分享

田应梅教授: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分析与赏析

 东山观海 2017-09-20
圣宁油2017-09-14

主持人 陈如刚

圣宁VIP群的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是我们VIP群的第二十五期微分享,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们国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但是像我们长期生活在内陆的这些朋友可能对这些少数民族的了解非常有限。

我们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知,要么源于影视,要么来自书本。有句话说的好:书上得来终觉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事实上,当我们身临其境的时候,对于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我们可能也仅仅是走马观花,了解有限。

今天给我们分享的嘉宾是来自贵州大学法学院的田应梅副教授。她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她本人就是苗族。她今天分享的主题是《黔东南地区苗族文化的分析与欣赏》。

田教授是一个非常有气质的美女,曾经有幸在贵州得到田教授的接待。我相信自喻为“游走于理想与现实间”的田教授,今天给我们分享的苗族文化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就有请田教授!

分享嘉宾 田应梅

首先谢谢陈总的邀请和介绍,也谢谢朋友们花出这样的时间来听我的分享。

我的父母都是苗族,从血统上来讲我是非常纯正的苗族。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认真的审视过自己的民族。我自己的专业是法律,民族法涉足比较少,但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可能我的很多体验是在书上或者是其他地方体会不到的。

大家印象中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善饮酒,为人豪放,豪爽,特别是像苗族这样一个民族,但这种认识往往是比较表浅的,从深层次来讲,苗族有它自身的根源,有它自己的特点,有它的现状,也有它的独特的文化背景。

要了解苗族,首先得了解苗族的文化。如果你问苗族人,特别是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他们都会说自己的老家其实并不在贵州,都是外迁而来。所谓的外迁,其实最早最早可以推远到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济水、淮水流域一带,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山东西南部和河南南部。

苗族通常认为蚩尤是自己的祖先。那时蚩尤因造五兵而威振天下,万民钦命,各部落纷纷与蚩尤结成联盟,形成了史称“九九八十一兄弟”的强大的九黎部落联盟。正当蚩尤九黎部落逐渐向黄河中下游平原扩张发展时,与来自甘陕黄土高原的炎帝神农氏部落不期而遇,开始他们和平相处了一段时期,后来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发生了激烈冲突和争逐,蚩尤驱走了炎帝,夺取了炎帝曾占有的黄河中下游的全部疆域,即史书上说的“九隅无遗”。

而黄帝九战蚩尤失败后,遂联合炎帝,共同进攻蚩尤。公元前4600年,黄帝大军与蚩尤部队会于涿鹿,一场空前激烈残酷的大战随即拉开序幕。那以后,蚩尤败北,战败被擒杀,部落被迫向西南迁徙,聚居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来从秦汉到清末经历了五次迁徙,逐渐形成以西南为主要聚居地的分布格局。其中聚居地最大最集中的是在黔东南,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实际上苗族在我国分布是比较广泛的,几乎南方所有省份,以及包括北方的大部分省份都能够找到苗族的聚居地。但最多最广,以及最集中的还是黔东南地区,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也是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文化。

黔东南有两大少数民族。这两大少数民族,一个是苗族,一个是侗族,由于苗族人口比较多一些,所以人们常常把苗族放在了前面。苗族是黔东南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黄平、三穗、镇远、雷山、台江等地不同的地区,各地区苗族人民相互独立,苗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各有千秋。

一个民族最主要的沟通方式肯定是从语言开始的,苗族有自己的苗语,但苗族没有文字。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语支。黔东南苗语属于苗语中的方言,也称为黔东南方言。有北部和南部两个支方言。

黔东南由于是中国苗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苗族语言表达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历史上苗族是否有文字尚无确考,但秦汉以来的汉文献没有记载。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头,各方代表和苗族各界代表一起正式创制了苗文,到目前为止只在官方出现过,还没能在民间进行推广和实施,还缺乏群众基础,

我看过创制的苗文,基本上是以汉语拼音为蓝本进行创制的。苗族由于没有文字,语言只能口口相传,所以在世代的文化传承中,往往这种文化传承就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了,比如说以服饰、歌舞、建筑、民俗节日等等。

所以今天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文化,主要从服饰、歌舞、习俗这三个方面来介绍一下苗族文化。

苗族服饰是苗族历史特征、文化特征和美学特征的集中体现。最能表现民族的特色和民族的风格,是苗族历史记忆的载体。

苗族是一个集自然崇尚、祖先崇拜、多神崇拜于一身的民族,相信万物有灵。朴素崇拜神灵,并把这种朴素的自然宗教观念毫不隐晦地表现在服饰上。

黔东南苗族支系繁多,服饰种类各异,大概有两百多种。每一种服饰各具特色,是中国苗族服饰最多,保存最好的地方。苗族服饰基本保持着古老传统的织、绣、挑、染等几个方面。

为什么我会把这个服饰放在最前面呢?我们有些民族学家认为苗族的文化是写在服装上的。苗族的一些习俗文化,就是通过服装的一些图腾、图案,包括一些绣法来加以表现。刚才发的这张红色服装的图片是非常典型的黔东南地区黄平县的苗族妇女服装,而且是属于盛装。

这个衣服的后背,完全是靠手工绣上去的。我的外婆曾经给我的母亲做过一件绣服,这个绣服据我母亲说是从我母亲才五六岁的时候,我的外婆就开始给我母亲准备了。这件衣服一直要绣大概十五年左右,等到我的母亲快出嫁的时候才完工。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主要有几类,:一类是丹寨式,俗称白领苗。婚前婚后有所不同,但都是以青色为主,未婚前是挽发髻于头顶,婚后就穿琵衣,发髻蓬松下坠,头包黑巾,到节日时改戴银花。

这是一张丹寨地区已婚妇女的图片,她的这个服饰和发饰就是代表已婚后的装扮。

雷山西江地区的服饰主要以绣图案为主,在盛装上采用传统的图案,衣袖是服饰的重点,所绣的图案基本上是使用鸡鸭鱼等动物图案。

从我的介绍大家可以听出来就是黄平和雷山的苗族服饰所绣图案实际上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就是,黄平的图案比较抽象,没有具体的形象。但是雷山它的图案就非常写实,它是比较典型的一些鱼呀,鸟呀,花呀,草啊,甚至包括在雷山西江苗寨里面有一个蝴蝶妈妈的传说。在它的很多绣片里面都有这样一个体现。

苗族服饰中使用得最多的图案是蝴蝶,无论是哪一个亚族群或次亚族群,在服饰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蝴蝶,这是苗族对人类和万物始祖“蝴蝶妈妈”的“朦胧的记忆”。在苗族的服饰里面除了刺绣以外,蝴蝶这个装饰也非常的突出。

苗族的银饰是苗族历史的特色产物,到过贵州旅游的朋友,肯定会看到很多地方都有首饰店,其中最主要的首饰就是银饰。

很多朋友也问过我说是不是因为贵州产银,所以贵州的苗族都喜欢用银来作为装饰物,因此感觉非常的多,满大街都是在卖银饰的。实际上贵州省并不产银。苗族之所以用银来装饰是有它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苗族是一个迁徙民族,素有“东方吉普赛人”之称。在苗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长时间的、大跨度的和频繁的迁徙,迫使苗族只有将自己创造的财富制作成代表自己族徽标志的、可以随时带走的银首饰,这就是苗族银饰特别多的历史根源。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有男饰和女饰两大类。男饰较简单;女饰以成套为主,种类较多,有头饰、耳饰、项饰、胸饰、手饰和衣饰等几大类。

头饰有银花、银角、银簪、银梳、插针等;耳饰有耳环、耳柱、耳坠等;胸饰有压领、项圈、项链等;手饰有手钏、手镯、手链、戒指等。

苗族的银饰在结构上以对称、均衡、放射为主要结构。在苗族银饰的图案上,多以蝴蝶、牛角、锦鸡、花草为主要内容,蝴蝶是苗族的徽章,银角是苗族图腾的标志,锦鸡是“嘎闹”的族徽,花草是不同支系生活坏境的印记。

苗族银饰造型以蝶形、鱼形为主,在苗族观念中,蝴蝶是“蝴蝶妈妈”的象征,鱼是企盼民族人丁兴旺的向往。

苗族男士的银饰是比较少的,女性的银饰较多。几乎在苗族家里面,只要家里生下女孩子,从女孩五六岁开始就会给她准备刺绣的苗族服装,以及首饰等等。这些服装和首饰是等着女儿以后出嫁的时候要送给女儿做嫁妆的。

之所以这个银饰传女不传男,在苗族的习俗里面跟他的这个继承是有关系的。

苗族家里的地产、房屋、牛羊等这些是留给儿子的;而作为女儿要远嫁,只能送给首饰、服装等,这些首饰送的越多,就说明这家越富裕,对女儿的爱越浓。

大家看到后面这张图片,很多人戴着银饰的帽子,像这样的穿着,应该是在黔东南地区过芦笙会会场上的照片。

苗族的服饰介绍完了,第二个给大家介绍一下苗族的歌舞。苗族的歌舞主要是表现在歌上,

有飞歌、多声部情歌、古歌、酒歌等等。

飞歌是黔东南苗族声乐的瑰宝,音调高亢激昂,豪迈奔放,曲调明快,有强烈的感染力。飞歌曲调以台江飞歌为最典型,情调开朗,曲调流畅,是苗族人民开朗豪放的性格特征和真挚思想感情自然流露。一般来讲,飞歌并不轻易唱,只在节假日或家里有重大活动的时候,比如婚姻、祭祀等才会有飞歌的演唱。

苗族歌曲里第二类是“游方歌”,苗族“游方歌”即情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在“游方场”上用以交流思想、倾诉爱慕思恋之情的曲调。“游方歌”中,曲调最优美的要算凯里、雷山、台江交界地带的“5136”四声音阶徵调式民歌。

游方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在赶集的时候,比如说是中午赶集,赶集完毕后,双方经过相互交流彼此比较有好感,可能就会三三两两的约上开始对歌,在对歌的过程当中加深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实际上游方歌并没有固定的歌词,只是曲调是统一的。歌词由唱的人自己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根据调自己来编歌。

除了游方歌以外,在苗族歌舞中还有一类苗族人最常见的歌舞载体,就是酒歌,在佳节或者是在婚宴喜庆的时候,经常用酒歌来祝福应酬,在酒席期间老人们往往用酒歌曲调来传唱历史,歌颂民族英雄或祖宗的业绩,歌曲曲调旋律起伏不大,庄重严肃带朗诵风格,经常是一个章曲的无限反复,仅仅是因为歌词调子不同而稍有变化。

苗歌我确实不会唱,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这种苗歌,比如说飞歌或者酒歌或者游方歌,我只会唱一首《火车开到苗家寨》的苗语版,如果大家不嫌弃我五音不全的话,我可以试着给大家唱两句。

(苗歌演唱.......)

这首歌实际上是一曲汉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湘西开往黔东南,一直开往贵阳,最后通到昆明的这一段火车开通的时候,大家表达这种喜悦之情。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它主要传达的是火车开到苗家寨,所有人都非常的开心,火车的声音比雷大,火车的车头比龙大,火车的车身非常长……

黔东南地区的乐器主要就是芦笙,一般来讲我们在当地节日的时候都会看到芦笙的表演。

这张是民族节日时的照片,大家仔细看,远处是男士在吹芦笙,近处是女性在围着芦笙在跳舞的一个场面。

苗族的乐器除了芦笙外还有古瓢琴,古瓢琴主要流行于丹寨县排调一带是民间古老的乐器,它的形状像半边葫芦瓢,所以称为古瓢琴。该琴将一块桐木削成半边葫芦状,挖空后另削一块薄木板盖住,着两根牛筋弦,按一码头,弓为马尾丝或棕丝,一般为二至四玄,用左手按弦右手推弓,音质浑厚,为男女青年对歌或跳舞时伴奏用。

苗族打击乐器有铜鼓、木鼓和皮鼓。

铜鼓是苗族人民珍惜和喜爱的一种民间乐器,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形状不仅苗族各地相同且与其他民族相同,黔东南苗族铜鼓属麻江型,直径最大的约有 100cm 左右,一般为 50—60cm。铜鼓制作精细,鼓面为浮雕图案,中心为日光形,边缘刻有蛙、龟、牛、马等主体装饰,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丰富多彩。打击时,常以小木桶于鼓背助音,其音质雄浑深厚,锐耳圆润,传声甚远。

木鼓:各地式样不同,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尺许,小的只有四五寸,长约五尺,短约一尺,将树干挖空后两头蒙以牛皮而成,作为祖先的象征,无故不能乱动。

此外,皮鼓、手鼓、腰鼓等乐器经苗族千百年来的兼收并蓄和改造,已成为苗族人民的民族乐器之一。

苗族的习俗非常的多,那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婚姻习俗。

苗族的婚姻形式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又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古老婚俗。主要特点有“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姨表不婚”和“不落夫家”等。

“姑舅表单方优先婚”是苗族的重要婚制。历史上,舅舅家的儿子有优先择聘姑妈女儿为妻的权利,姑妈的女儿必须嫁给舅舅的儿子为妻,俗称“还娘头”。这种舅舅家儿子有权优先聘姑妈家女儿为妻的权利是单方面的,所以称“姑舅表单方优先婚”。这是苗族的财产继承制度决定的,为了保证嫁出的姑姑带走的氏族财产不外流,必须要求姑姑的女儿再带回来,这就是“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存在的根本原因。苗族在实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的同时,实行“姨表不婚”制,姨表兄妹间严格禁止通婚。

另外苗族在婚姻上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称为“不落夫家”,所谓不落夫家就是经过媒证、纳聘、缔结的婚姻在婚礼的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新娘子要随同送亲的人一同返回娘家。到了夫家有婚丧嫁娶的时候或者过节,才来人接女方到男方家小住,小住几天后又返回娘家。

这个习俗,各个地方,即使是在黔东南地区也有所不同。有些地方是新娘子嫁到男方家以后居住一星期,然后回娘家,一直到第二年插秧的时候,男方家以农忙为由要求新娘子回男方家去插秧,把新娘子从娘家接走,插完秧再把新娘子送回娘家。这种情况一般是到女方怀孕后才正式到夫家落户,这就是我们所讲的“不落夫家”。所谓的落到夫家就是怀孕的时候才来夫家居住。

在这种比较松散的婚姻缔结过程当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女方离开男方以后,夫妻双方之间感情发生变异怎么处理?又比如女方回娘家后不想再到男方家,或者男方等女方走了以后又不想去接这个女孩儿了怎么办?这种情况下是可以取消婚姻的,相当于我们说的离婚,双方是可以分开的。但这种分开可能会对个人的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分开的时候也是要经过家族和个人的慎重考虑。

当代苗族家庭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在这种家庭构建里面夫妻双方基本上是平等的,实际上也是一个男耕女织的状况。每户都有一个处于家庭核心地位的家长,这个家长可以是妻子也可以是丈夫。每户虽然有家长,但家庭内部的大事件,比如说家庭财产的使用、分配、结婚、生嗣、建房等等这样一些大事情都要经过成年男女的讨论。

苗族的节日是比较隆重的,比较隆重的节日是四月八。在这个节日里吃糯米饭,还会举行一些活动,比如吹芦笙、还有龙舟比赛。

另外一个节日就是芦笙节,芦笙节在农历的九月二十九,之所以是在这个时候是因为农忙已经结束,相对来讲苗族人进入了一个比较闲散的时期,这时候就有这样一个节日,大概的内容就是聚聚会,喝喝酒,跳跳舞。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传统习俗已经被淡化或者同化,苗族文化的确面临着凋亡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苗族文化需要一个有效的传承和有力的保护。如果让它自生自灭,苗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苗族原生态文化相信很快也会灰飞烟灭。

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现在到黔东南地区,十几岁的小孩,包括上小学的孩子,能学会完整苗语的已经很少了,而且在很多地区还没有建立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接受双语教学的孩子在以后的高考或者其他考试时也会有一定的负担。对于这样一个民族文化怎样去传承、保护和发展,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件事,同时也希望这次分享能让大家对苗族有一个粗略的认识,也认识到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不可代替性。

非常感谢大家花时间和精力来听我今天的分享。如果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

谢谢大家的支持!第一次很多不到之处多包涵。

再发些图片与大家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