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门螺杆菌,该不该“杀”?

 就是吾 2017-09-20


随着不断地研究,幽门螺杆菌(Hp)相关疾病被发现得越来越多,弄得大家很纠结。它是好菌还是坏菌呢?


Hp是人类消化性溃疡,也就是胃破个坑,让患者肚子疼的病中第一位的致病原因;它是近一半慢性胃炎,令患者腹胀的主要原因;常年Hp感染,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1994年,Hp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Ⅰ类致癌因子。可见,Hp对人类有害,是个“坏”细菌。


那么,幽门螺杆菌需要“斩草除根”吗?专家们认为,Hp相关疾病是一种病原明确的传染病。目前国际上认为,如果患了Hp,倾向根除,也就是“杀”掉它。


但首先,Hp的根除需要多种抗生素的协同杀菌才会有较好的疗效,而滥用抗生素或不规律使用抗生素很容易产生耐药菌,也容易加重肝肾负担。


其次,目前推荐的根除Hp的是四药组合方,近两周的疗效近千元。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负担。


其三,对各类多次根除Hp未成功的患者,应该追问其周围亲密人群Hp的感染率,是否规律服药,细菌耐药性等,根据Hp的耐药性选择合适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


因此,杀菌需慎重。建议首先结合病情,管好自己的“病从口入”的卫生,再有重点地根除Hp。


明确的消化性溃疡、某种胃淋巴瘤(MALT淋巴瘤),推荐积极根除。

胃癌、部分胃炎、胃癌后、胃大部切除术后、长期服用镇痛药、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部分不明原因的血液病,以及患者强烈意愿的,推荐根除。

其他发现同时存在Hp的疾病,是否需要根除Hp并无明确推荐。


对于身体健康,没有不舒服的患者,杀菌治疗不是紧迫和必须的,可以观察。但患者要注意与人交往时的“口口相传”的卫生问题,不要成为Hp感染的源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