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很喜欢拍摄星轨,这种拍摄形式在上个世纪就广泛流行。那时候拍摄星轨要比现在的条件好的多,早年间空气质量非常好,几乎没有雾霾和城市的光污染,人们使用的相机也都是胶片机,这种相机不像数码相机有热噪和电池电量等因素影响长时间曝光。所谓的星轨是指相机在三脚架上静止不动,开启相机的B门或T门对着浩瀚的宇宙星河拍摄,由于地球是自东向西的自转,星光就会在底片或CCD上留下星光画下的轨迹。这些轨迹都是由圆弧形的亮线组成,如果画面里带有一些地面上的静止前景(比如:山川、怪石、残破的古建筑等等),整个作品将会出现更有内涵的优美画面。 拍摄星轨通常都会选择没有月光和远离城市村庄光污染的野外,明亮的月光和光污染都会导致背景曝光过度,拍不到或拍不好星光的轨迹。不要选择每月十五前后那几天,月明星稀就是不能拍的原因。每月的初一前后几天月光特别暗淡,是拍摄星轨的最佳时间,但是要选择晴朗的夜晚才行。我的经验是:广角镜头,对焦在无限远处,使用F11——F16左右的光圈,如果需要轨迹的线段短一些,最少也应该曝光半小时左右,如果需要长一些的线段,曝光有时会达到两个小时左右(用胶片相机效果很好,如果使用数码相机,就会出现热燥现象)。使用数码相机可以尝试这样做:采用较高的感光度(iso800甚至1600)、较大的光圈(f5.6或者更大)、较短的曝光时间(1分钟),连续拍摄几十张甚至几百张星空的照片,再用后期方法将这几十上百张照片叠加在一起,达到连续曝光几个小时的效果。 |
|
来自: 轻松jw2xptliue > 《2017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