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东西方的建筑有如此大的区别?

 茶香飘万里 2017-09-20

作为一个连巴洛克和洛可可都分不清楚的建筑小白,本文仅为读书笔记,绝不是一个建筑科普贴。所以,请放下说教,抱着一颗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心,咱们聊聊建筑那点事儿。这里,不说力学,不聊结构,咱们聊聊建筑与历史,说说人文与风格,看看过去重重一笔划下,而仅留在今天的浅浅一道白痕。

结构

十一个小时的飞行中,翻开萧默先生《建筑的意境》时,确是有些漫不尽心的。开篇第一章对中国屋顶抬梁式、穿斗式、硬山形态、悬山形态的描述,配上精致的房屋结构分解图,险些让我将本书定义为教科书级别,右手则已经开始伸向备用的飞行杂志了。幸好,耐着性子多看的那五分钟,促使我继续看了五个小时,并或许会在未来对建筑持续保有旺盛的好奇心。嗯,缘分,一眼万年,古人诚不欺我。

“为什么西方建筑以教堂的成就最高,而中国建筑最高成就则是宫殿?为什么前者只用石头建造,后者却以木结构为本位?为什么前者强调向高处延伸,几乎穷尽了石头材料所能达到的极限;后者却注目于横向的延伸,用大殿周围的全部建筑来衬托大殿?”萧默先生的这几个问题,已经白描出中西方建筑的根本差异,勾勒出整本书的筋骨。

为什么东西方的建筑有如此大的区别?

木石盟约

东西建筑的木石盟约

东方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木头的柔韧性给我们带来了大跨度的横梁和充分的内部空间;西方建筑以石结构为主,石头的坚固性也降低了其抗压性,我们看到的希腊柱罗马拱建筑往往内部空间有限。是什么导致了东方建筑以温暖亲切的木结构为主,西方建筑以坚强有力的石结构为主?小白视角看来,黄河文明的华夏民族,气候干燥,木结构轻便快捷好上手;地中海沿岸的爱琴文明,受西风带气候影响,湿润潮湿,石结构防潮耐造成本低;而大师视角则脱离现象看本质,从东西方文化基因和崇拜信仰上找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追求温柔敦厚的审美趣味和人本主义精神;同时期的希腊罗马时期,神本主义永恒神性价值观风靡,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庙都是典型的建筑风格,追求现实可视的不朽。这么看来,东西建筑的木石盟约也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为什么东西方的建筑有如此大的区别?

张驰之道

东西性格的张驰之道

东方建筑喜欢凹曲线、凹曲面,讲究屋角上翘,形态轻扬俏皮,空灵通透,总体风格倾向于温润秀美;西方建筑喜欢凸曲线、凸曲面,偏爱外张饱满的穹顶拱门,彰显力度美,高昂健康,整体风格倾向于刚建雄强。小白思路而言,东方建筑木结构为主,木头易腐蚀变形,凹曲线更稳定牢靠;西方建筑石结构为主,拱券穹窿更利于石头力度支撑,简单可依赖。大师视角在诠释力与美的结合的同时,从东西方民族性格入手,东方人注重群体认知,性格上的内敛中庸,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性格上外放张扬,这也恰如其分的表现在建筑风格上。

东西视角的赏景焦点

东方建筑的出发点是线,完成的是铺开成面的建筑群,从赏景角度而言,注重游玩性, “廊、墙、殿、台、亭、阁以及池岸、曲栏、小河、道路”构成典型的中国建筑群,赏景焦点在于人在景中,虚实交映,步移景异,情随境迁,与其说看建筑物,不如说看的是心性,品的是情怀,这也是萧默先生所说的“院落组合形成的中国建筑丰富的外部空间”。西方建筑的出发点是面,完成的是宏伟的建筑物个体,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大教堂,建筑物自身均宏伟可观,赏景焦点明确,看的也就是建筑物内外的宏伟华丽风格,品的是气势,个体在建筑面前显得渺小无助,神本主义又一次彰显无遗。

建筑,映射的无疑是文化记忆和民族性格,在精神洗涤之外,《建筑的意境》浅显的文字和丰富的配图也让我理清了西方建筑风格演变的脉络,此处建议自行阅读,以免误上贼船。一言以蔽之,本书现实和情怀兼备,深深浅浅,丰俭由己,在我无知之知的路上,或伴我一路随行。

(本文为无知之本作者:刘玲利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无知之本”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