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三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在论坛前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计划于2020年前后实施的火星探测目前进展顺利,相关载荷也已经基本确定,探测器共有13种有效载荷,其中环绕器上有7种、火星车上有6种,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火星表面探测、火星表层结构探测等领域。 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外观设计构型图。 张荣桥说,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我国将完成对火星的环绕和着陆巡视探索,收集火星的空间环境、形貌特征、表层结构、大气环境等重要数据。目前,正对预期的科学目标进行预先研究。 2016年1月11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计划于2020年在海南文昌发射场,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火星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表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不仅要实现环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还要突破火星进入、下降、着陆、巡视、远距离测控通信等关键技术,使我们真正进入深空,走近火星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这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火星探测任务示意图。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介绍,2020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三个目标,这是其他国家第一次实施火星探测时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火星距离地球最远达4亿公里,探测器在器箭分离后需经过约7个月巡航飞行才能被火星捕获。环绕器环绕火星飞行后要与着陆巡视器分离,然后进入任务使命轨道开展对火星全球环绕探测,同时为着陆巡视器开展中继通讯,这在轨道设计上就要兼顾环绕和着陆的需求。”张荣桥说。 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着陆巡视器)外观设计构型图。 当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将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外形减速、降落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动力减速,最后下降着陆在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 火星表面巡视探测就要正式开始啦!任务还不少咧! 要探测火星的形貌、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和内部结构等等。 中国第一个火星车外观设计构型图。 张荣桥还提到,由于远距离数据传输的大时延,要求火星车必须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时,火星光照强度小,加上火星大气对阳光的削减作用,火星车能源供给也比月球车更为困难。 “这些都使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更具难度和复杂性。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仍然抱有必胜的信心!”张荣桥说。 来源:综合自微信公号“来点科学”、中青在线等,图片来自网络。 |
|
来自: 徒步者的收藏 > 《科学,技术,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