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楚汉争霸中,刘邦因为大意,56万联军被项羽3万铁骑打败,九死一生地逃到了邑下后,稳住阵脚的他开始励精图治,重振旗鼓,特别是他使出拉拢人才的计划,成功把九江山英布拉到麾下。随后,他再接再厉,马上又来了个双管齐。这双管看似虽小,却对日后整个战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管:封太子,建根据地。 为了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夺天下的决心,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把那个在逃难过程中被自己几番推下车的刘盈封为太子,很好地稳住了人心。并且根据形势所需,他还把对抗楚军的军事根据地建在了荥阳,自己亲自坐镇荥阳指挥军马调动。 荥阳地处河南西部山区与中东部平原的交汇处,易守难攻,是军事防御系统中的天然屏障。荥阳附近的敖仓是大秦帝国时建造的,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因此,选择荥阳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萧何依然留在栎阳,服侍年幼的太子,处理朝廷事务,负责军马粮草的征集,进行兵器衣食的运输,为刘邦在前线的部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单从这一点来看,刘邦用人的确是一流的。萧何没有行军打仗、冲锋陷阵的军事才能,却有很好的组织策划才能。让他管理国家内政和后勤,正是知人善用。而善于出谋划策的张良和善于带兵征战的韩信在前线出谋的出谋,打仗的打仗,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华和潜能。难怪后人公认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 正如刘邦自己所说: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粮,畅通粮道,我不如萧何;运兵百万,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人都是人中俊杰,我能任用他们,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都用不好,这是他之所以被我擒杀的原因。” 第二管:打造“伪楼烦”骑兵。 彭城的惨败,让刘邦最受伤的不是项羽的厉害,而是楼烦骑兵的厉害。这三万骑兵简直不是人,而是机器、是魔鬼,要不怎么能以一敌十、以一敌二十,打败五十余万联军? “没有自己的骑兵,永远都不可能击败楚军啊!”刘邦发出了深深的感叹。 属下很快就察觉到了刘邦心中的痛,推荐了秦朝旧将、名声在外的李必和骆甲两名骑士,请他们两人来当总教头,调教一支铁骑雄兵。 刘邦一听大喜过望,马上派人把李必和骆甲两人请来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刘邦很真诚,但李必和骆甲两人却拒绝了。理由很简单,他们觉得自己是秦国人,不足以服众。刘邦执意相留,两人只好说,我们留下来可以,但只能当军事顾问。 刘邦只好任命灌婴为中大夫令,李必和骆甲分别为左右校尉,组建了一支骑兵进行秘密训练。这支骑兵很快就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一次,项羽还是采取他的骑兵战术,以高举高打的方式攻击刘邦的步兵。这时候,刘邦的铁骑突然杀出,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最后楚军一败涂地。 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就拥有了骑兵,项羽在惊讶之余,不敢再轻举妄动。于是,楚汉两军就这样眼对眼,以荥阳为界线对峙起来。而这个也成了楚汉争霸的一个转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