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古人的床

 汉青的马甲 2017-09-21

泰国人的罗汉床是一种实用家居,几乎家家都有。躺一躺,舒适惬意。只有在这种实用的家居氛围下,你才会想到“床”以及与床有关的那些事儿。

所谓“罗汉床”,其实应该叫“懒汉床”,是最能体现床的起源和原始用途的一种床。可坐可卧,或寤或寐,朝起晚寝,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中心物件,甚至还是一辈子生老病死都离不开的核心物件。

1 几与床:从一块木板到坐卧两用的家具

古人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席上置蒲团、案几,在案几上饮食和书写,没有桌子,没有椅子,也没有床。

如果“席”不能算是家具的话,那么古人最早使用的家具就应该是“几”,其次是“床”,然后才出现“椅”,最后才出现“桌”。几和床大约出现在甲骨时代之前,椅的出现大约在唐宋时期,而桌的出现则是明以后,其中饭桌的出现应该是清以后的事。

“几”和“床”,其实是一个东西,就是有支撑的木板。“板”字的原形应该是甲骨文的爿(pán),这个字是片、几、床的同一个字根。



从甲骨文字根情况看,一块有支撑的木板为爿(pán),平视为几,横卧为床,将床翻个面就是片。

如果说“爿(pán)”和“片”只是原始材料,并无工具意义的话,那么既有“几”,又何来“床”呢?

如果说“几”置于席上,只用于餐饮和书写,那么“床”无疑是用于坐和卧的。床是古人除席地而坐和席地而卧之外,还可以坐和卧的最早家具。

床的功能,从甲骨时代的许多与床有关的文字可见一斑。比如我讲诗经《关雎》时讲过的“寤寐思服”之“寤寐”。寤,就是在坐在床上讲很多的话,处理政务或事务的意思。寐,则是累了在床上似卧非卧地小睡一会儿,类似今天窝沙发上打个盹儿。

古人真要睡觉了,不叫寐,叫“寝”。寝,起初与床无关,将室内打扫干净,铺好席子就可以了,所以甲骨文的寝字中只有表示扫帚的符号,没有床。到了篆文时代还是进一步强调打扫干净的含义,到了汉隶的时代,“寝”字才出现有床。可见,睡觉完全睡到床上,至少是汉以后的事情。



但我们要知道,床并不专指寝具,而更多指坐具,至少是坐卧两用的家具,直到清代还是这样子。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有“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和“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等句子,这其中的“床”就是类似罗汉床或沙发一类的坐卧用具而非专用寝具。

直到唐代李白写“床前明月光时”,我们要知道,这床可不是今天所说的床,还是类似罗汉床或沙发的一种可坐可卧的东西。正如我在泰国的罗汉床上小寐时,既可抬头望星空,亦可低头思故乡一样,李白的“床”也应该是置于庭院里的类似罗汉床的坐卧用具,而不是专用于睡觉的寝具,否则就不太可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古代的房子窗户极其细小,是根本不可能举头望明月的。

直到清代,汉人还习惯于将可折叠的小马扎称为“胡床”,即胡人的小磴子,这都是床乃椅磴的前身,是椅磴出现之前的坐具的证明。

2 生老疲病:床与古人的一生

    今天的许多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相关的文字,都与床有关,包括生育和生老病死的全过程。

至少在汉以前的古人看来,床主要不是用来睡觉的,而是用来坐的。我们也无法知道床开始作为专用寝具出现的准确时间。但是,通过读甲骨文,我们可以知道床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变成专用寝具的。

人在极度疲劳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或者妇女在怀孕的时候,是要躺在床上的,这一点确定无疑,甲骨文的“疒()”字就是明证。下面甲骨文的“疒”字,依次表示极度疲劳、生病盗汗和怀孕三种情况下躺到床上的象形。到了篆文才简化为不管什么原因,躺倒在床上即为“疒”。




“疒”的字根就是“爿(pán)”和“床”,而一切与“疒”字头有关的文字,其实也都与床有关。比如:



“疲”的本义大约是指过度劳累,躺床上休息,从字形看,似乎还需要有人为之按摩以舒解疲惫。而“疾”与“病”正体现中医所谓“内病外疾”的概念。疾者,外部箭伤,引申外伤。病者,内部体弱。总之,都是需要躺床上休息的。

此外,还有“瘦”字表示体弱的老人,躺倒床上不能动弹的意思。还有“壮”字,表示体格健壮的武士,站在床边,护卫床上或“寤”或“寐”的主人。

总之,床是古人日常生活的核心用具,也是最常用的家居用品。

3 有爿才有墙:比床更重要的是建筑技术革命

中国古代建筑是栏杆式木架支撑的棚式建筑,因为有了夯土技术,才开始有了围墙,也才开始有了家、城池和国的建筑形式,以及基于建筑形式的文化概念。

夯土技术的基础是“爿”和“版”,两块床板(爿)夹起来,就是“版”,版中间夯土就是“牆”(行楷以后才变成“墙”)。



早期的栏杆式建筑是没有夯土墙的,之所以要夯土建筑,起初是为了储存粮食的需要。夯土墙结实,比木头更能抵御老鼠蛇虫的侵害,这从墙的甲骨文可清楚地看到。

夯土技术除了用于建筑住房,还用于防洪抗灾和整治农田水利。今天我们还在讲“河床”和“苗床”一类概念,这正是早期夯土治河和治田的历史印记。

这是我今天躺在泰国人的罗汉床上所想到的,以及想到之后还要跑去查资料并研究明白的东西。留心处处皆学问,看到任何东西,只要肯动脑子,肯花时间去研究问题,就一定能学到知识,逐渐具备人文素养。希望我写这样的文章,能够给学生们树一个如何读书学习的正确模样。

 


欢迎收听本人公众号及语音直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