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辛长乐印:流传180年后再现于世

 秦岭之尖 2017-09-21

自发布《中国五大奇石》(东坡肉、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红烧肉)的报道之后,全国各地网友纷纷将自己的珍藏投稿,均都强烈希望能在网友们的品评中一展头角。

所以,由今天开始,因应读者需求,开设《藏宝》专栏,择优发表其中的典型代表。继上期介绍《柏年卓立田黄印》后,今天继续介绍的也是一枚名家印章:《张辛长乐印》。同时也热烈欢迎相关藏友继续以站内私信或评论方式联系投稿!

以下是本文主角——《张辛长乐印》简况:

张辛长乐印:流传180年后再现于世

印章规格为2×2×7厘米,重约40克。整体呈黑,包浆浑厚,印头为圆顶斜角,印面文字为“长乐”。整体造型古朴沉静,典雅大方,古劲有韵。

张辛长乐印:流传180年后再现于世

由包浆状态及印侧边款“道光丁酉贾平张辛刻画于灯下也”考证可知:此印为清代著名金石篆刻家张辛(1809—1848年)于1837年腊月刻制的常用印。

张辛长乐印:流传180年后再现于世

此印估价可参考:2015年05月23日福建东南拍卖有限公司《印象万千——金石篆刻专场》,当时该场拍卖行以成交价161万元拍出“钱松、童大年、王褆、方介堪、张辛刻印章九方”。

自中国文人篆刻艺术兴起乃至其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南京一直是印学活动的中心。当时驰骋印坛的篆刻巨匠多是江苏籍人,这种现象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浙派的崛起才得以改变。印学活动的中心由南京转移至杭州后,浙江一带出现了大批的杰出印人,数量之多,不胜枚举,不少竟被世人淡忘了。其中,活动于嘉道年间的张辛便是重要代表之一。

张辛,出生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卒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原名辛有,字受之,浙江海盐金石收藏和书画篆刻家张燕昌(1738—1814年,字文渔,号芑堂)的侄子。性好治石,精于墨拓。其篆刻师法浙派,上宗秦汉,深得嘉兴收藏家张廷济(1768—1848年,字顺安,号叔未)的赏识,故遍观了张氏清仪阁所藏的三千钮汉印。这对他的眼界开阔和篆刻技法的进步无疑会有很大好处。道光丁未(1847年)春,张辛与张廷济的次子稚春一同赴京应试,持叔未手书拜见了何绍基(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科罢后留京,治印之余借各家珍藏铜器拓成《丁未消寒集》。其间,他又将杨继盛(1516—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的《谏马市》、《劾严嵩》两疏墨迹上石刻帖,道光戊申(1848年)二月竟,当月暴疾而亡,年仅三十九岁。

十九世纪上半期的印坛,浙派还有着绝对的实力优势,尤其在浙江一带浙派篆刻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张辛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再加上,他是张燕昌的侄子,而张燕昌又是丁敬的入室弟子。当然,张燕昌谢世时张辛年仅五岁,他不可能当面聆听伯父的教诲,但是这种深厚的家学传统是他所摆脱不掉的。所以,他的篆刻生涯也深受浙派影响。

所以,张辛虽然英年早逝,传世作品不多,但他在当时的影响却很大。《书法》杂志1983年曾经刊登过十数方印作,就当时刊载和今天展示的印作来看,他在上溯古玺和汉印上的造诣确实很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