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小刚挑战三十多年无人敢拍对越作战的题材 首度吐露电影《芳华》的拍摄缘由

 黄土地胡杨 2017-09-21


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电影《芳华》,将于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在全国上映,该片展现了30多年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真实场面,残酷的战争给参战老兵带来的身体和心灵精神的伤害,揭开了战争的创伤和后遗症的问题,弘扬了老兵为了国土安危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鞭挞了当今社会对国家有功之臣的冷漠和无情。在海南发布会上,导演冯小刚首度揭秘片中有一段花费700万元拍摄的六分钟战争戏,直言希望年轻人看完之后会懂得战争的残酷。

在生活中,作为那个时代的亲历者,冯小刚发现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对越自卫反击战,所以他想把这场战争拍给年轻人看,“有些年轻人很爱国,每天嚷嚷着打这个打那个,但是他们的爱国都投射在键盘上。我们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是真的献出了一个胳膊一条腿,他们更知道和平的珍贵。”  在谈及拍摄电影《芳华》的缘由时,冯小刚表示:“我是19岁去的宣传队,20岁到的文工团,部队文工团生活的这一段记忆在日后很多年都记忆深刻,回忆起往事的时候很多事都会被忽略掉,但唯独这一段生活一直长在我的心理,挥之不去。当脑子里面一片黑白的时候,唯独这一段生活在我的脑子里面是有色彩的。”对于这段青春往事,冯小刚导演直言:“《芳华》讲述的就是年轻一代的老炮儿”。 这部电影是国内30多年来首次有人敢拍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题材,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在选择女主角时,冯小刚如是说:“当时有将近一千个新人女演员,我都要求她们穿着朴素、素颜来面试,只有这样自然的面孔,穿上军装,才是我记忆中那个年代青春纯真的文工团女兵。” 、  “ 那个年代没有整容是特别自然天然的美,能从没整过容的里面挑出这几位确实是费了周章 ”。他是这样解读片名:“‘芳’是指芬芳、气味,‘华’是指缤纷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气息,很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

冯小刚特别强调自己拍这些是为了反战:“不管是拍《集结号》还是拍《芳华》,不管拍战争的部分下了多大的力气,但是有一条,我要传达给观众的绝对不是宣扬战争的力量,我不是在歌颂战争,我是想让观众看到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和我的同龄的这样一批人,在他们的芳华时期,他们真的投送到战场上,两条腿就没有了,眼睛就瞎了,有的人死了,手没了,胳膊没了,他的这种爱国是用他的牺牲作为一个注解的。我是要让观众知道,战争的残酷和恐惧,和平的珍贵,不要那么叫嚣着爱打仗,往往是我们的很多战友经历战争了,是平和的,没有那么叫嚣。”

《芳华》在聚焦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命运的同时,对那段尘封30多年的对越作战的历史刻画更是十分深入。正如他在微博表示,“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让战火中的《芳华》纪念在战争中为维护国家尊严献出年轻生命的战友们,他们不应该被忘记。”截止到今日,该微博已经超过百万的转发,评论里出现了各种生动真实的故事,读起来感动又心酸。

有网友这样评价:“30年没人敢拍的战争题材,冯小刚拍了,对老兵的敬意是他的动力。老兵们不应该被忘记,就应该有这样的片子来提醒大家!” 战争虽已过去,但曾经正处“芳华之时”的人却永远留在了战场。这些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为了保护人民而牺牲自我的人们,才是每一个时代都该铭记的英雄。30多年已过去,有人模糊,有人淡忘,甚至有年轻人对那场持续10年的中越战争一无所知。从这个层面说,《芳华》的出现,意义深远.......

铭记历史,致敬先烈。战场上的残酷对抗和战士受伤的惨烈的场景真是“令人心碎”,给那些热衷战争的人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冯小刚表达的反战意义很重要。片中战争场景的描绘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战争,使人们真正的贴近了战争的残酷,贴近生命的脆弱。希望大家特别是当年经过炮火洗礼幸存的参战老兵们在9月30日的时候能够抢到票,回味一下自己当年的经历和风采,观看这场中国30多年未曾有过的最好电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