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角度考虑语词用到了“的”

 樊贤泽 2017-09-21

量角度考虑语词用到了

樊贤泽1陈芸芸2谭凤仙2杨敏2徐向虎2

摘要:逻辑学里说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方面的内容。语词是概念,语词的运用是涉及到从质、量两个角度考虑语词。现代语言里,语词表达的是质还是量?有些情况下用到了来提示语词是表达量的。在语言里起到了量化位邻它们的语词的作用,提示量角度考虑语词。

关键词:语词;量角度考虑语词;论域

1引言

实词+是可当作名词用的。这种情况下,其中的为什么不能省略?。如果把的作用看成是量化其中的实词的,提示从量角度(对象角度)考虑位邻前的相关语词,那么实词+结构是指对象的。如果省略了,运用前的相关语词,就不知前的相关语词是从质角度考虑还是从量角度考虑。语言里有的作用,便可区分了。

正因为这样,使用规则就高度概括了。按语法规则使用,语言是不流畅的,要用高度概括了的的使用规则语言才流畅。这里面当然要排除像目的等词语中的

2“的提示——“实词、词组、语句+所指对象和它们的量化表示

2.1介词、副词、形容词后跟所指对象和它们的量化表示

介词、副词、形容词后跟介词、副词、形容+结构指的对象是这样的:用介词、副词、形容词等实词表述的质(内涵)做尺子,在思维论域内区分出来的对象。在语言里,思维论域(全域)一般不表述,是省略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看,把介词、副词、形容词看成是修饰语,修饰的对象是所有思维对象(全论域内对象)。表述被修饰对象的术语省略了,不好用日常语言来描述,可用符号来量化表述。用U(x)表示全论域内对象,P表示介词、副词、形容词的内涵,介词、副词、形容词+结构是所指对象可量化表示为:(x)(U(x)∧P(x))。用了存在量词符号,可顾及不同语境下介词、副词、形容词+结构是所指对象,对象可多少(后面用到存在量词符号就不重复说明了)。苹果是熟了的/熟了的是苹果,其中的熟了的所指对象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介词、副词、形容词+结构是指对象的,一方面体现在该结构可当作名词性语言使用。

以前的就算了;飞的是鸟;走的走了;很的是考满分;白的是雪;写的写;称大的;挑好的;看飞的

2.2词组后跟所指对象和它们的量化表示

词组后跟,因词组后的提示,要从量角度考虑当中的词组,词组+结构是指对象的。词组+结构指的对象是:用词组的内涵做尺子在论域内区分出来的对象。将对象量化表示为:(x)(U(x)∧P(x)),U(x)表示全论域内对象,P表词组所示内涵。

词组+结构是指对象的,一方面体现在词组+结构可当作名词性语言使用。

快速旋转的是机器;胡言乱语的是你;你是胡言乱语的我要做的是记英语单词;

2.3完整语句后跟所指对象和它们的量化表示

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述的东西,可以看作是事件,小的事件。事件包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或物、原因等方面的内容。语句本身是对象,但语句后跟后,语句+结构指关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或物、原因等方面的对象。用M(y)表示一个完整的语句,P1、P2...i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或物、原因等方面的内容。语句+所指对象量化表示为:M(y)x)[U(x)∧(P1(x)∧P2(x)...∧Pi(x)

语句+指对象,一方面体现在它们可当作名词性语言使用。

这次考试成绩是满分的举手;电灯还亮着的是那间房里的灯

2.4名词(代名词)后跟所指对象和它们的量化表示

名词(代名词)后跟名词(代名词)+结构所指对象并不是指名词(代名词)本身指的对象,而是指显示前名词(代名词)本身所指对象的属性集合体里的对象。名词(代名词)+结构所指对象,包括显示前名词(代词)本身所指对象的结构、组成、性质等若干属性方面的对象。M(y)——名词(代名词)本身指的对象,P1、P2...i——名词(代名词)本身指的对象蕴含的属性。名词(代名词)+结构所指对象的可量化表示为:M(y)x)[(U(x)∧(P1(x)∧P2(x)...∧Pi(x)]。

运用名词(代名词)+结构,是考虑对象(x)[(U(x)∧(P1(x)∧P2(x)...∧Pi(x)],从两个方面考虑该结构的运用。

  一是集合的角度运用名词(代名词)+结构。设集合A={(x)(P1(x),2(x),...i(x))},比如(x)P1(x)A:这枚勋章是张三的

二是析取的角度运用名词(代名词)+结构。(x)(P1(x)∨P2(x)...∨Pi(x))∧(x)(P1(x):他的是那只笔

2.5实动词后跟所指对象和它们的量化表示

动词后跟动词+结构所指对象有两方面的:一是动作的实施者(P1(x)),二是动作完成后的结果P2(x)。将这些对象量化表示为:(x)(U(x)∧(P1(x)∧P2(x)))。

动词+结构所指对象是动作的实施者(原因)(x)(U(x)∧P1(x)):笑的笑;推的推;唱的唱;哭的走了;椅子是坐的

动词+结构所指对象是动作完成后的结果(x)(U(x)∧P2(x))):写的是书;店里卖的有零食

2.6含的修饰语表达的是在特定论域内区分出来的特定对象及其量化表示

的修饰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可以这样概括:用后语词的内涵在特定论域(实词+确立的特定论域)内区分出来的对象是什么。实词、词组、短语、语句+的还有一方面的作用:它们是特定的论域或特定对象。用P表示修饰语的内涵,用Q表示被修饰语内涵,含的修饰语言要表达的意思是指对象的,符号表示为:(x)(P(x)∧Q(x))。P(x)对Q(x)而言可能存在全同、真包含、真包含于、交叉关系,特定论域可以是P(x),也可以是Q(x),要用存在量词。名词(代名词)+的结构所指对象一般都可认为是特定论域。

你的勇敢;你的学习;我们班的座位;小明的爸爸。火红的太阳;慌里慌张的杰克;红的果子;12点的车;进步的学生;上面的物品;

  2.实词+与实词的外延

是的中的,一般将它的意思解释为:这样。是的表达的意思可解释为:是这样。这样是一个宽泛的代词,这样是可替代是的是这样的。这种解释似乎有疑问。如果把是的中的解释为:存在、真,是的中的既不是代词这样的意思,也不是语气词;那么是的的理解就不同了。语词是的是在一定语境下出现的,提示量角度考虑是的是指对象的,指语境中的事物是属于存在的、真的所指对象范围内的对象。存在的、真的所指对象是包含是这样所指对象,是的中的解释为这样是行得通的。个人认为是的中的还是解释为提示从量角度考虑好些。同样,不是的中的也要这样解释才较为合理。

是的(不是的)的解释得到启示,有些实词+所指对象同该实词的外延相同。比如,这样、那样、能、会、会做、想、很想、相同、等词同这样的、那样的、能的、会的、会做的、想的、很想的、相同的、字短语的外延相同。所以,在现代汉语里,有些词的外延同它们构成的的字短语的外延相同的。相应的存在有些语句“……是(不是)……”的句末加后语句表达的意思不变;或有些语句“……是(不是)……的后面去后,语句的意思不变。

现代汉语里,也有些实词的外延同它们构成的的字短语的外延不相同。举例:以前/以前的;上面/上面的;说/说的;看/看的;;他们/他们的;冷/冷的。所以,现代汉语里也存在有些语句“……是(不是)……”“……是(不是)……的句末增加或去掉句末,语句表达的意思会改变。

2.8语气词理解

有些语气词可以解释为短语+。如,看你的/去你的,用P表QR,"看你的/去你的"可量化为(x)(U(x)∧P(x))。看你去你是谓宾式短语,本来就表达了确切的意思,它们后面再跟,强调这类对象必须存在。这样解释语气词,语气词有量化短语的作用。

语气词大多用在含判断词的语句里,语气词的量化作用更为明显。“...(不是)...(不是)...语句中的都可解释为提示量角度考虑语词的意思。

我的书存在书是我的,其中的意思相同吧。他是努力学习的相当于努力学习的他的意思。两个例子中的的逻辑意义相当于属于的意思。

的逻辑意义相当于蕴含的意思时,“...(不是)...语句中的主语无疑问是指对象的,宾语可以是指对象的术语。因为主语对象的存在蕴含着宾语对象的存在。

太阳是火红的;果子是甜的;笔是用来写字的,这几个例子中的火红的、甜的、用来写字的都是指的对象。

因为语气词后省略了表论域的术语,它的读音同我们讲的结构助词有别,我们还是可以把语气词理解为:它是提示量角度考虑语词的。

参考文献

[1]陆丙甫的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从描写性到区别性再到指称性,200301

[2]王路,的逻辑研究《哲学研究》, 1992(3):65-73

[3]朱水林,从外延逻辑到内涵逻辑——现代逻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哲学动态》(亰)1994年第增刊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