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南碗窑——古龙窑的“真面目“

 碗窑有约 2017-09-21

作者:朱成腾  祖籍碗窑社区下垟村  早年就读于厦门集美轻工学校  就职于苍南县陶瓷总厂陶研室

写作不易,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编辑、转载。

查看原作品请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苍南碗窑的陶、瓷艺是一种文化,一种生存的智慧,一种历史的承载!一种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年轻是因为现代陶、瓷艺的独立与发展,古老是  因为她伴随着人类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体现在“古村落“一股粗犷与仁厚的野性美,如同碗窑萦绕在古村房前屋后的一圳清流,倾诉一曲不衰的乐章。

苍南 · 碗窑



陶是土的艺术,烈火煅烧的文明,更是人性的艺术。



如果说“CHina“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那么碗窑便是上帝斟酌琼浆玉液不慎跌碎人间的一粒碎瓷片,偌大的“CHina“便是由无数个“碗窑“拼接成的版图,而苍南桥墩碗窑古村落的核心精髓,便是古龙窑跳跃着的火之魂谱写下的千秋,成就的一段故事。


今天,就为你揭秘古龙窑的“真面目“。


所谓窑,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指窑炉,即焙烧陶、瓷器的重要设施。

二:是指生产陶、瓷器的窑口,比如邢窑、龙泉窑、景德镇窑。

三:是指窑器,即陶瓷器,如越窑制品、钧窑制品、瓯窑制品等。


碗窑古龙窑指的便是一种窑炉,煅烧陶瓷器的必备设施。



碗窑古龙窑,位于古村落顶窑天灯脚,口传由碗窑王氏族人于清乾隆年间建立。为雍正元年起1723——1958这230多年间,碗窑先后建造的19条窑之一,虽因历年不断煅烧而多次修整,但原来结构基本不变,是全国各地为数不多完好保存下来的古窑文物。古窑窑体为砖土筑就,窑房为木构青瓦。古窑沿坡而筑,坡度25度,层叠递次,窑长共40米,14柱13间12层,13间每间宽2.5米至4米不等,每级窑室高、宽、深依次呈递增制,中高部窑室高达4米,拱形窑洞口高1.5米,进深7米。而窑头部分高则低至1~1.5米。均因烧制窑温和煅烧制品所关联。


古龙窑由窑室、窑床、窑门、窑墙、窑顶、测火孔、烟囱、窑顶梁、架等组成。由若干个拱顶呈馒头状的窑室串联而成,窑室拱顶与窑厝结架呈架空状,留有较大空间,因燃料为木柴,主要是考虑利用窑顶余温烘烤柴火。


此古龙窑为碗窑古村落仅存的一条,1984年熄火停烧,2003年又重新点燃,烧制高温耐火砖,于2006年终其使命。为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古窑炉之一。见证碗窑兴衰。而碗窑现存的古龙窑,确切的叫法应为“阶级窑“,阶级窑由龙窑逐步演化改进而来,最早于明代由中国福建德化制瓷人发明,故又称德化窑。


在现有考证基础上讲,碗窑始迁祖“巫人老“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始迁碗窑上窑顶部“田腰“地带建基立窑,据对原窑址的考证,早先建造的应是“龙窑“,据上岁数的老人相传,上窑老窑址也有一条龙窑,俗称“蛇窑“。而龙窑(蛇窑)正是“阶级窑“的前身。(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平阳瓷器一厂/后改苍南陶瓷总厂,尚保留龙(蛇)窑、阶级窑,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多孔窑、倒焰窑、隧道窑等等)


龙(蛇)窑窑长可长可短,形较似长龙(蛇),故称之龙(蛇)窑。结构分窑头、窑库、窑尾三部分。最大特点窑身是“通“的,不分室。龙窑出现于商代,这个时期的龙窑既烧制印纹硬陶,又烧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说的“陶、瓷同窑合烧“。至东汉晚期结束了陶、瓷同窑合烧的状况,出现了专烧瓷器的龙窑。此后,不断发展,龙窑的长度,倾斜度和结构也不断改善,使龙窑烧成效果不断完善。至宋、元时期的龙窑出现了一种在窑内砌筑多道挡火墙,便于控制烧成温度,缩小窑内不同部位温差,再其后又发现将其分成若干类似小室,挡火墙下部设烟火孔,使室与室之间相通,使每个小室内火焰由上而下的走势,更容易充分煅烧,缩小温差,即所谓的“分室龙窑“。其特点是装烧量大,产量高,其升温、降温都较快,容易维持火焰呈正压和“还原气氛“烧成,故有人称分室龙窑是青瓷的摇篮。



而“阶级窑“的出现,则是福建德化窑工长期劳动经验积累,由宋、元时期的分室龙窑发展而来。由于依坡而建且开始明确“分室“,产生层层“阶级“,故顺理称之为“阶级窑“,延用至今。它集龙窑装量大、产量高、与馒头窑(分室仿馒头窑结构),容易控制升、降温速度,同时具有节省燃料的长处于一身,特别适合于白釉瓷器的烧造。



作为中国陶瓷窑炉史上的变迁,阶级窑也有其阶段性的优点和缺点:


优缺点

一:烧窑时室内呈正压,大大成少了冷空气的吸入,一定程度避免室内温度不均匀,并易于控制还原气氛,以便烧出较好的瓷器。


二:可利用烟气余热加热生坯,同时还可利用产品在冷却时放出的热量加热助燃空气,热利用率较高。


三:窑室内的加热和冷却过程较缓慢,匣钵损耗较小。


四:窑墙较厚,室内隔墙较多,利于保温,但蓄热损失大。


五:窑室内温差偏大,不易同时烧成一种坯釉的制品,也就是说烧制同一坯釉制品时,不同部位的温差影响坯釉的烧结度和玻化程度。


⊙  六:由于依坡而筑,煅烧过程中形成自然抽力,故烟囱可设置很小即可。




明末清初后德化窑(阶级窑)被引进到全国各主要陶瓷生产区域,如景德镇,湖南醴陵。甚至曰本、朝鲜等,尤其日本瓷窑受德化阶级窑影响很大,且把其称为“串窑的始祖“。(日本称阶级窑为“串窑“)


话又回到碗窑的焙烧,现存的阶级窑共13室,一般窑头第一二两室不装产品,视季节、气候而定,都要预烧8~10小时,去窑内水气,预热窑体和产品,称“火炬“。


第三间起,装烧“红釉“制品,一般俗指粗陶小器,因温度低,原则上指未达到瓷化温度的“陶“制品,通常以制品烧成温度,坯体密度,吸水率等加以判断。


第四~五室起烧制饭碗、茶瓯、二斗、三斗,六室起烧制大碗、盘等,七~十三室则烧制大件,如鹅中水、瓮子、酒瓶等,以及一些需套匣钵烧制的制品,而依“窑头“(窑工头)指示,据产品的瓷化程度的不同要求,每室依次分前、中、后,窑门近、中、远分装不同产品,以达到不同温差下的最大“烧成率“。


因而碗窑所产有酒盏、酒瓶、茶瓯、瓮子、二斗、三斗、川花大斗、鹅中水、小品、大品、六寸、七寸、八寸、九寸盆、大皇斗等十几个品种,也可依客商要求拉坯定制其它产品,如早时放置木制家具的周遭剩水防白蚁侵蚀的瓷烧垫柱,大小香炉等等,都是碗匠的创意。



早时的碗、盘之类都是“裸烧“,除大件和不能叠烧的产品,都采用裸装、裸烧。叠烧时,上个碗的碗脚和下个碗的碗底都得轻轻刮去一层釉,以免粘黏,这道工序称“刮碗“。叠装裸烧装窑师傅的技术好坏关系重大,直接影响整窑的出品率,因而装窑师傅,也称“入碗师傅“便跟“窑头“一样重要,据老人口述,顶级“入碗“师傅的曰均工钱是挑泥土的8倍!且过了春节,年初就得打上猪“膀腣“上门预约当年的工作。一般一敦碗装18个,“窑头“测试“入碗“师傅装得稳不稳,用五指手背轻推不愰,则敦脚稳,煅烧不倒。


碗窑的“东家“,有大有小,大“东家“独建一窑,一般以家族亲联建一窑,也有族亲碗匠自备碗土,自拉碗坯,自备柴火租窑室烧制的等等,更有甚者只租1/2室或1/4室等米下锅的懒散小户,都得由“窑头“统筹装窑入室的部位,因而至亲或好友便能得到“窑头“按排的好部位,出品率高,收成便好。


清中后期,碗窑比较上规模的家族制碗业都有各自的“商号“(瓷号),比如:


巫氏——元生

朱氏——德兴

陈氏——茂盛

江氏——永和

余氏——顺生


也有标记为“唐~合办“字样,意为某某与唐氏合办烧制  ,更有散户寄烧的直接标明 “  林春和  “ 姓名或做个“十“字“元“字小记号的。至民国12年,涌现一批以商号“德兴“为主的碗、盏、盘等家用陶瓷,远销江苏、河南、山东、台湾等地,创年产值约银8万元。


除拉坯、制碗、修底、上釉、着彩等工序需要熟练工外,烧成品“开碗“工也至关重要,一敦裸烧碗一般为18个,成品的上个碗脚和下个碗底有轻微不同程度的粘黏,需用一种铁制的“錾子“錾开,要求眼明手快无破损,也是技术活。车间里熟练工“开碗“的节奏,你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夸张成“瓷音神韵“来换取外来客一眸眸羡慕嫉妒恨。



一般一窑制品,从装窑、煅烧、出窑需7天时间,而烧制过程则视冬季或夏季不同,一般3~4天。


柴火一般在“退温“时放置于窑背烘烤,俗话说干柴烈火,最好的柴火要用在烧制高温的窑室。窑工,烧窑时,忌说“红“,碗烧红了,便成了次品或废品。也忌说“倒“,窑内碗是一叠叠、一敦敦的,一倒就怕“多米诺“。也类似渔民吃鱼不翻一样,窑工不穿白裤,碗窑产品是青花、红釉、或素面青白釉,一白了便成次品。


传说中,窑工烧窑时小息坐的是三足櫈,一足短,二足长,依坡(阶)而坐,示意坐时也不可分心,走神,瞌睡,否则会跌倒。


碗窑也有窑主爷,尊称为“窑公爹“。每年开始烧窑前,要先祭祀“窑公爹“,以后每次烧窑要烧香。旧时,每年要做一次“窑福“,四年两头“醮“,也即三年一打“醀“。传说中窑主爷就是鲁班,在造窑时还请过玄女娘娘。至今,造窑时使用的尺是很特殊的“玄女尺“。不过,巫氏族人更愿意尊始迁祖“巫人老“为窑主爷。而“福“事及四年两头“醮“至今从未断过。



成品碗用草绳捆扎,一般10个称“一连“也称“一筒“,15个称“一支“。细分正品、等外品、次品等,到民国后期,货币较不稳定,一般以银元或行市米价定价,如“一连“(筒)兑5~6斤米,如定亲嫁娶论米多少担下聘。


据《苍南县志》载,民国13年(1924),沪商达兴公司开辟鳌沪航线,18年(1929),鳌江开辟南至汕头、香港,北通大连、营口新航线。故民国9~19年,碗窑所产土碗旺销,最高年产量达316800筒。后因抗日战争开始后,海运封锁,交通受阻而产量大减。


当时,有民谣佐证:


碗市当好碗当烧,吃鱼吃肉碗窑地。

吃烟摘茶有时候,碗窑画碗无春冬。

四脚坐落椅子在(稳),笔子摇摇钱就来。

啊爹名子透上海,教咱要学好肚才。



足窥当时鼎盛之景象。据初步统计,当时每烧一窑可赢利80~90银圆,下窑埠头有40张竹排在小口运输。


据《瓯南朱氏通志》记载,自雍正元年1723~1958年这230年问,碗窑先后建造的19条窑分别是:蕉滩陈同车后门和龙园潭头2条;长潭村维猛坎脚1条;鲤鱼山尾1条;瓦窑贡郑正华厝基边竹脚1条;直贡朱成德厝后1条;七亩田石壁仔2条;米筛溪大桥头3条;后按朱成余厝基右边1条;六份寮菜园尾1条;陈窑大枫脚1条;坑头窟内坎脚1条;新窑子江运泉碗厂脚左右2条;上窑天灯脚旧窑1条,新窑1条;上窑水圳顶1条,共19条。有数据统计,每窑烧一次,需投入1350个工时,即上山采土、水碓春土、土斗漂浆、泥浆凉晒、手工制碗、修坯、画花、上釉、刮脚、入窑、烧窑、出窑、分级验收和入库共16道工序。再加上非制碗业的从业人员,客商等,万人聚集的碗窑,窑火彻夜通明,名燥一时。



特别喜欢一位书法文人的字说:“碗知山语,窑箴千秋“。



这正是大自然给于碗窑人民劳动智慧创造的概述,几百年的起起落落,兴兴衰衰见证一段历史,谱写一份承载!


古龙窑的“真面目“,却是她用没有窑火的“窑魂“,附依古村蹒跚的老躯,焕发出的青春舞动!


道也是:


碗艺几经达沪苏,窑龙犹忆擘横阳。

兴衰更替随波去,闲与游人话短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