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现在特别怕看到这个挖掘机〡 娴院演讲第5位讲者 肖刚

 昵称29819924 2017-09-21



就像一个大家庭,爷爷老了,儿子长大了,有了孙子,不能因为有了孙子就把爷爷推出门外,我们这座城市必须是有一个阶梯式的,所有的历史建筑都有它的脉络属于它的生存空间,不能因为后边城市要发展就把前面的东西都否定。


纸笔筑“心城”

肖刚

大家上午好,我是肖刚,我的演讲的题目叫做纸笔筑心城。

那么心城二字来自于佛教语,叫做外缘不入的清净禅定之心,这也是我近几年的一个自己的心境,那么我的这个纸笔,如何完成一座心城呢。

其实,还要跟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是1970年生于北京),那么,我从这座大白塔开始讲,大家知道,在中国有几座著名的大白塔,那么其中两座就在北京,最熟悉的就是北海的大白塔,它是一个标志性(建筑)。

(第二,就是在,北京的妙音寺的白塔寺,妙音寺白塔,我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个大白塔,妙音寺大白塔下长大的,母亲生我不久就把我带到了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农村也不叫山村,这个地方位于塞北,就是现在的朔州地区,那么,我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为什么会带这么幼小的我会带我来这么偏远,连油灯也没有的地方呢,其实这源于一场可以说一场浩劫吧,人生的一场浩劫,因为赶上了一场非常大的一个政治运动)。

(我再次见到我的父亲能够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已经整整七岁了,所以说这一段记忆刻骨铭心,所以我就提到了第二处地方)

大家看一下中间的这个,当时我的头发还多,大约在2006年,大家看到背后有一个很奇特的建筑,这个建筑其实是一个哥特式教堂的遗址,上面的尖顶 已经被换成带有革命特色的红旗,但是我小时候因为没有见过原貌所以只能通过父母留下的照片来获得,但是我出生以后来到这里就是这样,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一直在梦里不时的出现。

为什么,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母亲落难的地区虽然说非常穷,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教堂区,这个教堂区留下了完整的建筑群,究竟是意大利人所建还是德国人所建没有具体的考证,但是这片地区改成了一座学校,是一所师范学校,我母亲当时从北师大毕业以后,错判成右派以后,把她直接发配到这里来,然后这个地方我没有觉得苦,小时候只觉得挺高兴,因为这个地方很有异域风光,那么异域风光和教堂特点有关。

大家看一下右手边的图,这是这座教堂的侧面保存得非常完整,如果没有更多的解释,可能会误认为是国外的一些教区。大家再注意一下这一座教堂中间呢,有大面积的一块儿红色,上面的有毛主席语录,写的是什么呢,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这个是当年我母亲被一根吊绳,也就类似现在于威亚一种状态从上边吊着,然后她亲自所书。

所以,我在2006年回到这里的时候它这里边已经迁址了,所有的东西都和废墟一样,这时候我带着自己的孩子,就在这里边拼命的寻找我当时能够记忆的所有景象,因为我很小也就离开它了,只能在梦里面有些印象,这里边所有的杂草都非常的高跟探险一样的在这里边游走,最后呢我把我的第一幅钢笔作品留给了这座记忆深刻的童年的乐园,就是这座教堂,由于我搬了几次家所以这张作品一直没有找到,这也是我的一个很遗憾的一个过程,暂时告一段落,后续的话有机会我找到了,还会给大家继续分享,这是我的所有的钢笔画作品的第一(幅)开端。

那么第三处地方 ,就是我离开了这个朔州地区,小时候很小很小离开了以后,最后落到了另外一座古城,大家知不知道对这个作品对这个景象有没有印象,我们山西的第二大城市大同,我的所有的带有苦难性的童年随着这一次父母的政策的落实,我来到了山西的第二大城市,一个煤都,这个地方对我印象也非常深,但是生活并不长这个就是留下来的比较经典的古建,就是善化寺。

现在的大同这方面的开发力度非常大,那么我在2015年的后半年,开始把重心转移到大同地区,这也是了却我的一桩心愿,我把它作为第二城,因为第一城我留给了太原。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我手绘的这一座双塔,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这个是我们太原市地标性的建筑,双塔寺,双塔寺实际上是俗称正常应该叫做永祚寺,来源于永锡祚胤四个字就是把这个抽取了一下。

那么返回头 ,我们说一下我的第一城,太原,那么太原究竟怎么回事儿,,名称怎么由来简单的简述一下,这个所谓的太原字面上,大而加甚谓之太,广而至极(高而平坦)谓之原,所以说连在一起它是一个大平原的概念,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最早的太原的原字,我们看见现在是这样的,底下一个“小”,但是正常的在古代底下沿用的是一个“水”,所以太原离不开水,这样又联系到两个和水有关的,那么其中我们太原的一个神,台骀,台骀治水,到现在大家都知道,这里边我做了下简述。

那么包括王继祖先生,他把台骀治水包括太原的历史由2500年上升到5000年这么一个概念也不是空穴来风,他是有一定的道理,这个我做了一些艺术性的处理,因为画它的时候比较新,所以后期我人为的做了一些笔术上面的变化,沧桑一点让它感觉到更有一些古韵,这样一个感受。

那么一直往下我们到了另外一条街,这个都是串着的,就是我们现在的食品街,现在也是游客比较多了,虽然没落过几年但是现在逐渐在修缮,那么下去以后,从唱经楼再往下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民国时期的建筑,就是山西省银行旧址,这都在我的画纸上。

那么我重点说一下鼓楼街和柳巷街口、柳北街口的小二楼。

大家清晰的还能看到,上面写着“羊肉杂割面”,当时这个小楼历经波折,一会儿是卖羊杂一会儿是改成一个药店,一会儿又刷成红的改成超市,终于在一天大约三年前吧。应该是在三年前甚至是四年前,我路过那儿的时候突然看到几个挖机开始工作了,我现在特别怕看到这个挖掘机,因为这个家伙太厉害,胜过变形金刚的破坏力,它所到之处灰飞烟灭,我们大量的遗存就在它的铁爪之下荡然无存,那么我去的时候正开始挖,我整整守了两天,后面再说吧。

这是我们太原城留下的一座和我小时候关联的一个,记忆当中关联的一个教堂,也是保存最好的一个天主教堂,曾经它也属于一个复建,但是年代距离比较近,可能和义和团八国联军都有一定的关联,当时究竟什么原因烧掉了不太清楚,但是很快就复建了所以它还是上百年的历史,很有分量,但是很不理解,中国人对古建是又爱又恨,爱的时候 他可以只要有古建的地方我就去旅游,这是一个最吸引人的地方,但是恨是什么,他可以一夜之间用涂料把它刷成一个千奇百怪的颜色,很让人接受不了,究竟是什么心理很难去揣测。

这个我去画的时候也是如此正好赶上它一次大的粉刷,倒是刷的挺新的,这个(行为)无异于把一个老人,浓墨重彩的画涂脂抹粉的感觉,很让人不解,但是解放路这个天主教堂也是大量的年轻人喜欢去的一些地方,尤其是在平安夜,这个可能是和这两年的文化氛围有一些关联,但是真正懂太原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的人还真是不多,所以,我也是力图用我的一只画笔,让更多的人去了解这些,真正的说,朋友们来了太原,你能够带一些朋友去,和大家去交流。

原来我们太原2500年的城池,还留下了很多历史的真迹一些遗址能够说一些,以至于他们也会对我们这座城的认知能有所改善,我刚才提到了我们这座城,其实它是一个包容性的城,为什么这么说呢?它既有天主教,也有传统的道教佛教的地方,也有伊斯兰教,那么这个是在我们太原城里留存最完整的规格最高的古清真寺,从大南门下来往北走就能看到。

首义门,首义门实际上它的原址就在我们的五一广场,五一广场雕塑的附近.

这个是五一广场附近的,另外一处规模很大的一个道观,这个道观俗称吕庙,吕庙是供谁呢,吕洞宾,八仙之首。

但是如果从山西的脉络,因为我现在在做山西的系列,所以我自驾从山西的最北段一直到最南端,做了很多梳理性穿越,其中我把吕庙也做了一个梳理,它的最北端有一座吕庙,在大同,纯阳宫,那么最南段在芮城,那么中间这个恰恰就是我们的吕庙,这三座在同一轴线上,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很讲究,很多东西并不是玄而是整个脉络非常清晰,当你读懂了山西的古建也相当于读懂了一本书,一本中国古建的史书,非常有意义。

这个地方叫做皇华馆,这也是在太原街名里一个很奇特的建筑,长短总共可能才二百多米,但是大家知道,太原南北通常被称为路,东西被称为街,但是这个既不叫路又不叫街叫皇华馆,在上面除了几颗古树以外其他也找不到更多的古建,我一看这个民国时期的建筑,所以我也画下来了,这个其实我只是为了和街名关联在一起,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它的旁边又发掘出一个老院子,也是在修缮状态。

那么我提到另外一处重点就是太原的皇庙,很多人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也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么我做一个最简单的阐述,也就是说但凡见到黄色琉璃的建筑,必然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最高规格的,那么正常的故宫(有黄色琉璃)不奇怪,但是它出现在太原,为什么?这也就是太原唯一规格最高的一处古建,它和明代的朱三太子有关,晋王俗称晋王,当时朱元璋为了保护他的政权稳定,所以把他的十几个太子驻守在北方的各个重镇,其中朱三太子 朱棡就驻守我们太原,所以,实际上是给他的母亲建了一个皇家祠堂,这个是我当时现在可能现状也差不多,只是蒿草不见了,当时那个蒿草可以没过人。

我坐在那里基本上就可以没掉我,然后有一个长期停留的,我称为僵尸车在那里,当时中新社做了一个采访当时跟我也谈过,说是这个卡车能不能去掉,错了因为我的所有的作品 ,如果是熟悉我的作品的人,都会发现这是我的一个肖氏元素,所有的作品里边,有些不和谐的元素正是我想要表达的,正因为它的不和谐才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度,正是我想要的我想说的我想表达的语言,那么这些僵尸车也好包括一些杂乱的电线杆也好,就是现状,现状既如此,你没必要刻意的去粉饰它,当人们被触动的时候被你的作品触动的时候,他或许会尽一份力,那么这些被触动的人,他的层次非常多,也可以是老百姓、也可以是官员、也可以是企业家、商人。

那么我其实在搏一个概率,这个是在皇庙附近的另外一处老宅院,当时在改造当中也没有幸存,五一路改造的时候也做了一个大量的调整,这个是当时国民党时期邮政局长的一个院落,里边的很多的结构都非常完整,包括照壁都有,所以当时是住着人我没有进去,后来和山西电视台合拍了一个短片的时候,当时进去这个地方已经人去楼空了。

这个复建了这个是挨着皇庙,是一个基督教堂的一个旧址,现在完全复建了,修的还是比较好,但是原貌究竟是什么样通过什么样检验很难去说清,我去画的时候当时还有很多的临时建筑,但是最吸引我的,这个图不大,大家注意背景后边有两处砖雕吸引了我,为什么呢?这两处砖雕和咱们的一个通讯公司联通公司的logo,基本上一模一样,其实是中国结,它一个西式的建筑出现了一些本土化的图纹,这是我特别喜欢的那种感觉,因为正好处在一个中西方文明交汇期。

那么民国时期的建筑特别特殊,所以我对民国时期的建筑情有独钟,很多作品里都有体现,谈到街名里边有一个东华门也有一个南华门,南华门里边这条街上留下了一处老院,这处老院是一个名人故居,名气非常大,赵树理,赵树理故居是在南华门留下的,一个为数不多的老建筑之一,那么它也是赵树理先生在这个院子里边,做了大量的创作的一个场所,现在对外开放,免费的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而且是太原唯一的名人故居。

这个是在南肖墙,大家知道南肖墙,经常从一个成语里会听到,祸起萧墙,那么萧墙到底怎么回事,萧墙其实就是王府外边的两道墙,基本上就是这样一个概念,这个南肖墙因为我刚毕业以后就住在附近,对这里挺熟悉,它在柳巷街口有几处非常大的老院子,老遗址,一处是关帝庙,一处是浙江会馆旧址,其实我也搞不清,后来很多的朋友们给我指引,给我说了一些很多的线索,其实这是一座关帝庙,我真的和关帝庙一点儿也联系不起来,因为很多关帝庙它都有它的形式和规格,但是这也佐证了为什么很多地方有关帝庙,而且它的形式也不局限于一种模式,由此我又展开了一个关帝庙的系列,包括城区的另外一出地方,已经坍塌,长期做幼儿园的一个地方,它也是关帝庙,教场巷关帝庙,也就是说只要是供奉关帝,这个地方就可能被称为关帝庙,也有这样的可能性。

这就是我提到的南肖墙的另外一处地方这个显然是属于民国建筑,而且这种建筑在天津上海非常常见,角楼,临街的一个角楼像一个熨斗,但是就是这样一处建筑,有非常多的故事在里面,不是这座角楼有多精美,是因为这个角楼这里有一个老的国营理发馆,可能上了年纪的都知道,叫做华义美容厅,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太原唯一的一处国营理发馆的活化石到现在仍然在经营,所有的老家伙式儿都在里边,但是前三年这个墙上写上了大大的拆字,当时还是微博时代,我点开了我的微博以后突然发现几十条@我的信息,都是指向这个南肖墙的角楼,什么内容,肖老师你画过的这个南肖墙角楼要拆了,你能不能想办法给我们保护一下,我当时也很吃惊,赶紧骑车去看了一下,果然是这样,所以我当时以我的人脉资源调动了非常多,包括黄河电视台、包括文物局、稽查大队,全部都打了一通电话,最后一个政府的官员给我回了话,肖老师你放心吧这边是误写了 ,肯定不拆能保下来。

真的太原的很多建筑都是这样,我形容这样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像一个大家庭,爷爷老了儿子长大了,有了孙子,不能因为有了孙子就把爷爷推出门外。

我们整个这座城市必须是有一个阶梯式的,所有的历史建筑都有它的脉络有属于它的生存空间,不能因为后边城市要发展就把前面的东西都否定,那么一座古城拿什么来支撑,你的文化在哪里,其实承载历史文化最好载体就在于古建,没有其二,对于我的理解。所以善待它们,我们应该是出于本能,而不是要从它身边索取什么,更多的就是大家的一种情怀,现代社会发展太快人们会非常的浮躁,对所有珍贵的东西视而不见,当它逝去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它的价值所在,(那时)一切都晚了不可逆的。

这是我提到的文庙,棂星门,所有的文庙一般都有一道棂星门,有一个大成殿,这是规格的,那儿当时我去了现在不知道在不在了,当时有些完整的铁狮子,铁狮子应该都在,那都是老物件儿,很完整外表也锈蚀很少,有两块代表山西的巨型的大炭的原型,煤炭块的原型,我也都把它作为一个符号画在里面。

这个是武庙,大关帝庙,很漂亮,这个是修缮以后的,还有一个北岳庙,其实这个庙根本找不到任何痕迹,离得我们帽儿巷也就是现在的食品街非常近,我去这里的时候污水横流,到现在可能仍然没有多少改善,旁边有一些老的建筑,包括我们著名的靴巷,也都贯穿在一起,我当时就是串巷,在画,那么在北岳庙这个地方也有一段故事,当时对我触动比较大,我(这里)去过两次,从巷子里出来一个老人 ,可能80多岁了,然后很不解的看着我说,小伙子,因为可能我当时被误认为是年轻人,其实年龄也不小了,但是她说,这里这么臭你在这里待着干什么,我说我看看你们这些老人儿,回去了,过了有一两个小时又出来了我还在,但是我纸上已经出现了我的这幅作品,已经画了很长时间了,然后她跟我说了一句话我在这生活了七十多年,我从来没觉得我们这儿还会这么美,她就是换一个角度来考虑,也就是说很多人视而不见的时候,你真实生活在那里的时候他可能视而不见,但是换一种表现形式他会感受到它的美,所以老太太在那跟我聊了很长,从她的小时候开始到住在这如何如何,脸上洋溢的都是幸福的笑容,虽然我知道她不幸福,因为她上一次厕所都要像一次探险一样,离得老远老远,那么冬天怎么办?下雨怎么办?这都是问题。所以如果从民生角度来说这些痛我可以举双手(赞同拆建),但是如果不是从民生角度来考虑,这些(古建)能留则留。

这个是在闹市区的另外一处规格很高的地方,叫做道台府,离柳巷很近,如果不是下辛苦去找它,基本上是擦肩而过的,一辈子不可能见到的,但是我看到我这个画面里有一个栏杆围起的,一个碑但是这碑已经被推倒了,周边全是垃圾,很多中国式的保护往往碑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任务,认为这个碑立在那任务完成了,你塌不塌反正我碑立上了,仅此而已,很无语。

这个是崇善寺,香火极盛的一个地方,但是我希望你们除了这道门以外进去看看,它大殿里边的雕塑极为精美,保存质量也极为完整,但是因为历史上它出现过几次火灾,包括波及范围也非常大,所以现在幸存下来的仅仅是它的一小部分。

这是我刚才提到的离北岳庙比较近的靴巷,为什么叫靴巷呢?就是因为它窄吗?是这个原因吗?很多人这么理解,但其实去了以后的第一认识包括我在内也是这样,我认为它是窄巷(像)一个靴子,特别窄,其实不是,它这个地方是做鞋的,过去做靴子做鞋的一个地方,比如说和它平行的一块叫帽儿巷现在是食品街,(曾经)是做帽子的,所以中国很多的商业街名也好,都跟它过去场所的性质有关,包括我们的韶九巷、馒头巷、酱园巷,这些其实和这些(场所的性质)都有关,西羊市、西米市,你说起来街名就是一段历史,通过街名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和这座城有关系的历史。

这是当时靴巷里比较有名的一个地方,叫做书业城,它实际上是过去的一个书店,卖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些东西,但是后来我去的时候 ,是一个个人搞装裱的租住的,但是正好去了以后是过年期间,春联很喜庆,所以我为数不多的作品里边做了一个略微喜庆的样子加了一些色彩。

这是我的母校的前身,过去太原师专的一个楼,当时的山西大学堂就在这里。

这个是海子边,文瀛湖畔的劝业楼,这个是我们山西所有医院的鼻祖,山大二院那有一个医学专科医院,它在抗战时期大量的救护了抗日志士,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史料,这个地方曾经是幼儿园,现在归还给了山大二院,把它也利用起来了,民国时期的非常漂亮。

这个就是山西省银行旧址,当时发行了大量的货币,但是它现在仍然是太原的金库所在地。

这个是咱们柳北的唐槐,这个都是千年老树,当时有三位作家同时写到柳北的古槐,报社的编辑给我打电话说能不能有一张这样的作品,我当时只画古建很少画这些植物,但是我去了一看我说可以,所以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以植物为主的绘画,到现在依然很茂盛,到了夏季这两棵树依然是枝繁叶茂。

古建遗址我们的城内,我主要画两个区,一个区是城内的杏花岭区,第二是西南郊外的晋源区,宋代的著名的遗构我们可以说是太原最精美的一处建筑,晋祠圣母殿,大家去的时候除了看这个圣母殿以外,再看一下大柱上面的龙,全部是宋代的遗构。

这是会仙桥,这也是在晋祠里边的,我们的晋祠之水,有一个智伯渠,这些都和这些桥有关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座小桥虽然很小,但是石板桥上面,斑驳的腐蚀的非常的古韵有味道。

这个是晋祠的八景之一,叫做奉圣寺舍利生生塔,保存极为完整,很精美很漂亮,那么据说当时的舍利塔上边,当时有舍利,后来舍利自己变多了而且是很多,所以这个现象很奇特,没办法解释,后来这个塔就叫做奉圣寺舍利生生塔。

这个就是著名的水镜台,其实这个水镜台它的功能就是一个戏台,它的后边有一个戏台,而且这个戏台在唱戏的时候声音非常嘹亮,像有扩音器一样的感觉,为什么呢?就是它的四角埋了几个大口径的大翁,相当于一个扩音器的作用。

这个就是我的可以说,识别度比较高的一件作品,蒙山大佛,一般的大佛愿意从侧面去画或者仰视着去画,而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特殊的角度,因为这个角度离得很远,我想把这个佛作为一个,既有人间画的性质也要让他有一种抚慰众生佑护众生的一种视野,所以我把景分为中远近三类,这个构图比较特殊,所以很多人对我这个大佛的印象也比较深。

到了蒙山景区还有一座塔一定要注意,这个也是北宋时期的遗构,北宋时期留下的唯一一座连理塔,它们基座相连,连理塔,所以我画的时候当时有很多的脚手架准备要修复了,我也是有点着急了,我认为这么去弄的话,可能它就见不到了,这个东西可能完全见不到原貌了,所以呢我当时也跟当地的很多政府(部门)说,最好是先别动手先等一等,大家作为一个探讨作为一个商榷 ,把它更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这最好,绘画有一个便捷的手段,无论前面有多少的遮挡物,我都可以利用绘画语言把它去掉,该留的留该去的去。

这个是我们龙山,大量的石窟都是佛教的,道教石窟很少,但是我们天龙山挨着旁边有一个龙山,龙山石窟就是道教石窟,所以我当时去的时候也是遗址性的东西很多,大家可以看到这个两个沙石状的,这个是当时筑基旁边的一些残留,它这个地方除了树是老的剩下这边都不存在了,曾经的昊天观也是道观。

这个是耿市长主抓的一处地方叫做晋源老城,这个是它的北门叫做德化门,我去的时候是2010年已经过去七年了,但是这一场轰轰烈烈的修复,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 ,因为很多人在举双手赞成认为拉动了地方的旅游经济,可以让老百姓受益 ,但是我去的时候,我最心疼的就是这座德化门,而且我也向很多部门反映,这座德化门一定要保下来,因为这个晋源老城它延续了600年,基本上格局没有变,他也有一个别称叫做凤凰城,凤凰城从它的上面看像一个展翅的凤凰,而凤头在哪里就是这座德化门,从这个门洞出去以后东边还有一座城,正好是凤头,所谓丹凤朝阳是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德化从何而来,汉文帝的治国纲要,汉文帝刘恒龙潜十数年最后成就大业,但是他留下的治国纲要,写在了北门上面,德化是什么意思,以德化民,放在当下仍然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所以我当时去看已经斑驳到如此,没必要继续修复,也没必要让它继续毁坏,保留下来最好,但是现在修复以后我一直没敢再去,我就怕看到一种没法接受的现象,所以大家要旅游的时候,有兴趣的话最好替我看一眼,它是否还好。

这个是晋源老城里边的文庙,这也是棂星门,文庙前面这个棂星门,后面是大成殿,这个也是非常完整的,那么在它周边还有一些古村落,这个大家可能有的猎奇式的探险式的,去看过,现在开发成景区了。

这个是店头古村,全部是石头的,当时有一种说法你从一处地道下去,它可以所有的地方全部串联,现在由于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可能要坍塌,究竟因何而建不好说,但是后来大部分指向是一个军事城堡。

它有地方还留了一个小庙很精致,这都是在晋源地区的,这个是属于另外一个了。

太原西北这一块也留有一个重量级的元构,这是窦大夫祠,窦大夫祠非常精致非常雄浑,元代的大构最明显的,就是它的柱子和藻井。

这个是我们崛围山,崛围山一般到了十月要去看红叶,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制高点上面有一个小小的琉璃塔。

目前我有一个省级的工作室,也有自己的一个文化公司,这个并非是我刻意而为之,因为我要走出去,可以说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其中我没有办法得到更多的资金的时候,我只能是以自己的文创产品来支撑我往下走,所以希望大家能理解,不要认为我是打了折扣了,或者是我对艺术已经失去了信心,而我正好相反,我是想以这种手段,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山西,了解山西的古建,了解山西的文明。

好了,谢谢大家。


在这里可以找到【娴院演讲】相关内容。


娴院新浪微博:娴院


娴院音频:喜马拉雅、荔枝FM、网易音乐搜索【娴院】即可


观看娴院演讲全部视频:请在优酷搜索【娴院】,腾讯视频搜索娴院


今日头条:在今日头条搜索【娴院】



空中娴院  别有洞天

❖精英沙龙❖创意策展

高端私享❖个性定制


长按加关注


公 众 号:娴 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