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意义-俄狄浦斯故事的隐喻

 刘淑姿 2017-09-21

  

生命的意义


     

       《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故事。“俄狄浦斯情结”作为杀父娶母的隐喻出现在精神分析中,弗洛伊德认为处于“俄狄浦斯期”的孩子会与同性父母争夺异性父母,因而对同性一方产生敌意。本文试图从另一个层面来谈希腊神话中这则故事的心理意义。

 

     
        俄狄浦斯(Oedipus)是忒拜(Thebe)的国王拉伊俄斯(Laius)和王后约卡斯塔(Jocasta)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时,其父母得知神谕,了解到俄狄浦斯未来会杀父娶母。国王和皇后感到深深的畏惧和震惊,为了逃避这命中注定的劫难,他们决定将俄狄浦斯遗弃。后来俄狄浦斯辗转成为了科任托斯国没有子嗣的国王和王后的养子,偶然中他也获知了自己将杀父娶母的神谕,但他并不知晓自己是养子而非亲生的事实,为了躲避神谕,避免伤害自己深爱的养父母,俄狄浦斯离开了养父母,踏上了去往异国的路。不巧的是,俄狄浦斯阴差阳错又回到了忒拜,无意中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又因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拯救了忒拜城,受到人民的推崇被选为国王,按照习俗与失去了丈夫的王后结婚,命运以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力量嘲弄着普通人,俄狄浦斯最终应验了“弑父娶母”的神谕。当俄狄浦斯知晓了一切真相,他羞愧万分又悲愤不已,他诅咒自己,不忍目睹这人间的惨剧,他将自己的恶行公诸于世,愤恨地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放弃了国王之位继续漂泊流浪。


        每当读到俄狄浦斯的故事,一种非常悲壮难言的感情冲击着笔者的胸口。俄狄浦斯终其一生推翻命运的定论,俄狄浦斯及其亲生父母都想避免神谕,他们都为此做了努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如果用心理学的视角去看这则故事,不难发现它讲的是一个人潜意识的人生脚本注定了这个人的命运,一个无知无觉的人与之抗衡,试图去改变命运,经历了种种苦难,可是仍旧被命运所玩弄和嘲笑。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经历了一系列惨痛的事件之后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句话也可以说成:我要打破强迫性重复的怪圈。他的史诗般的交响曲,就是他的心灵与坏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做顽强斗争的写照。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有什么痛苦的或失败的经历,只要他打败了曾经控制了他的强迫性重复的力量,或者说命运的力量,那他的未来也会是一部讲述英雄的故事的史诗。”

                                                 ——曾奇峰《解读命运》


        两年前,笔者自身有一种分析,如果俄狄浦斯一开始懂得敬畏神谕,接纳命运,放弃徒劳的抗争,反而神谕就不会实现,甚至俄狄浦斯的父母最初能够不遗弃俄狄浦斯,神谕也有改变的可能性。不理解命运规律的人用抗争的方式实现和印证它,理解命运规律的人用顺应的方式超越并改变它。逃避、抵触、装作漠不关心、强行改变…种种这些让人正中了命运的圈套。如同一个害怕被遗弃的女子歇斯底里地用控制、要挟留住恋人,最终真的被遗弃一般。只有在内心中平息了对命运好坏的判断,放下改变的念头,把抗拒的力量收回来,将任何一种结果都视作必然,顺其自然地生活,命运便也失去了那种压倒一切的力量,个体也开始拥有了扭转命运的能力。命运实际是一种心理现实,从本质而言,命运是虚无的,之所以对于普通人它颠扑不破,是因为恐惧和抗拒维系着这个命运变成实体一样的存在。接纳命运是不抗拒不畏惧它,敬畏它但并非向其认同,带着“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心态生活。人生是多么诡秘复杂,在命运这个怪物面前,什么都不做竟然比奋起反抗要好。俄狄浦斯还有一种方式改变命运,就是他真的知道了命运的全部,也就是造成了这种心理现实的原由。俄狄浦斯只是知道了神谕,但对自己的过去一无所知,也对神谕的因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入潜意识了解到命运脚本的来龙去脉,意识和理性便不再具有盲目性,觉知之光便可以把努力的方向照亮,这个虚幻的命运就有了可以被打碎和突破的可能性。


        当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去看俄狄浦斯的故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俄狄浦斯的人生是失败的。如今笔者再看这个故事,经历和见证了自身及他人的成长历程,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俄狄浦斯的故事是悲剧,但人生并不会因为是一出悲剧减损了它的意义,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包含着另一层超越悲剧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和悲剧相伴相生,但又令人肃然起敬。


       “然而,尽管希腊人承认一切都是命运和必然性所决定的,但是他们并不因此就对命运采取放任自流和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是义无反顾地逃避或抗争…《俄狄浦斯》告诉我们,在希腊人看来,命运的确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不过他们并没有在命运面前低头,而是在否认这是自己命运,或者逃避自己的命运的过程中,展开了丰富多彩乃至惊心动魄的人生…可以说希腊精神是一种积极的悲剧精神。人人都知道命运是命中注定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积极地投入生活之中。即使命运已经确定,他们仍然要证明自己有不同的命运”

                                                 ——《西方哲学十五讲》


        “在否定这是自己的命运,或者逃避自己的命运的过程中,展开了丰富多彩乃至惊心动魄的人生”,以故事的结果来看——神谕应验,俄狄浦斯这一生背负着绝望的挣扎和徒劳的努力,但是不是徒劳无功的努力就没有意义,就应当被高明的人所嘲笑和不屑,就等同于一片虚无和没有痕迹。不是这样,至少应该看到,俄狄浦斯得知神谕后,不愿连累自己的养父母,这种良知是有意义的;当其知道所有真相,刺瞎双眼悲愤交加,这种愧怍之情是有意义的;流浪途中,俄狄浦斯拯救了陷入危难的忒拜,这种英雄主义和担当是有意义的;他没有隐瞒真相,而是将其公诸于世,这种光明磊落是有意义的。在痛苦的深渊中熠熠生辉的人性良善面是有意义的,它们超越了悲剧,悲剧也因此变得无比伟大。



        苏格拉底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俄狄浦斯是一个痛苦的人,只是他对于命运的“知”不够,即便如此,他在无知时尽了最大的努力和不逃避,他因直面灼灼良知而备受煎熬,双目失明,浪迹天涯,但最终也因此获得了一颗好灵魂,他的行为得到了所有人原谅,实际上,是所有人的敬畏。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斯蒂芬·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俄狄浦斯的故事演绎和闪耀着人类最值得敬畏之处:神谕可以注定人的命运,但是无法夺去人的尊严。命运可以剥夺一切,只有唯一一点不行:人与之不懈抗衡的权利。


        还有一点耐人寻味,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谜底是“人”。这也可以看作是整个故事的主题,俄狄浦斯终其一生求索一个答案“人是什么”,俄狄浦斯用悲剧回应了这个问题:人无法战胜神,时不时落入强迫性重复之中,卑微渺小又愚昧自负,不过人类亦有可取之处,须臾短暂又无知的生命,通过顽强地斗争,不断地索求,坚守住良知,不至于彻底滑落至庸俗卑鄙和一无是处。这样的人生,就算是失败了,也值得一活。从这点看,俄狄浦斯悲剧的命运以及失败,都并不妨碍其值得一活。


       这种精神,和荣格所理解的人性很像。


       荣格是一位真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对人性积极面的乐观态度不浮于表面。


     

 “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要使病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在面对苦难时能树立一种具有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

                                 ——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


        精神分析常常令人变得聪明而深刻,但深刻的人往往容易洞穿现象看到本质,善于冷静地分析问题,但也却十分容易产生消极悲观,当他们发现一件事情的根本性错误,也对这件事情整体嗤之以鼻。所以他们鄙视徒劳的努力,悲观冷眼地看待个体做出坚持和努力。


        以荣格的自性化,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这些标准来衡量人,基本所有人都是相当悲苦无明的,只是无知的程度略有不同。俄狄浦斯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把推翻命运作为衡量心理治疗的目标,毕竟成功的案例总体而言还是少的(以绝对健康的标准来看),心理咨询师做的是给来访者打开一扇窗子,照亮来访者自知自觉的道路,让来访者拥有更多的自由意志,并不断鼓励来访者在自知自觉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改变命运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但我们要有俄狄浦斯的精神,自我成长的道路本身是有意义的,反求诸己后的承担痛苦是有意义的,远离沉溺不再自怨自艾是有意义的,绝不推卸责任任由情绪摆布是有意义的,误入谬途后拒绝魔鬼的诱惑也是有意义的。尽管摆脱了一个心理问题,还有下一个,整个的过程里相当无知愚蠢,又相当真诚无畏。


        那些因童年或更早带来的不安全感、偏执、自卑的来访者想去改变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即便是错误的,自律、反省、克制、忍受…他们没有缘由得承担起这些,莫名其妙得背负起生命的重荷,无法选择地成为了这个人,这个家庭以及这个社会中的一员,便也要完成这个主体的宿命。反复挣扎在心理矛盾的迂回和复袭之中,但仍然要去面对、去觉知,在和心理问题展开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即便痛苦也绝不放弃,这是俄狄浦斯的精神,也是每一个进行心理成长的人应该具有的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