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到现在,市场一直处于调整阶段,纵然期间也出现了不少惊喜,但是市场的二八分化还是在拉大。只有极少数的收藏家才能接触到顶尖艺术品,而绝大部分的艺术爱好者偏向了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品消费。从而中低端的艺术品自然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考验。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市场的调整让更多人意识到,艺术品不仅仅是投资手段,也是提升生活质量的方式。显然金字塔顶尖的收藏家已经让艺术品很好的融入生活,那么如何让艺术品走进大众消费家庭就成了市场好转的关键! “如果无意与作品朝夕相对 就千万不要收藏它”。安思远生前是个单身汉,他收藏的几千件藏品分布在位于美国曼哈顿私人寓所的22个房间中,那儿既是他的私人住所,又是他的珍藏馆,名流汇聚。他去世后,藏品被送去拍卖行,足足耗时五天才拍完,总价高达8.16亿元。安思远 对艺术品的陈设很讲究,不仅有中国字画、圈椅、花瓶,还有日本画作、印度的佛像艺术品,以及英式的椅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藏品,居然能井然有序地陈列在一起,相当奇妙! 水松石山房主人─ 莫士撝 (Hugh Moss) 在英国的一栋十五世纪的建筑里有一间工作室。与他本人一样,在西式的外观下却有着东方的灵魂。壁炉上挂着的是上个世纪水松石山房主人所藏的吴昌硕题写的“水松石山房”的书房匾,自此即作为莫士撝先生的堂号。 截至目前,100余件可追溯到中国16-17世纪,质地为黄花梨、紫檀的稀有明式硬木家具珍品,使菲利普·德·巴盖先生成为中国以外拥有该类收藏数量最多的藏家。据统计,明代生产的黄花梨和紫檀家具总数不超过2000件,流传至今的约为1000-1500件。德巴盖先生因收藏产生“生活于明代”的想法,遂由王世襄先生惠赠收藏室名——侣明室。 名导冯裤子,家内琐碎东西价值10亿,房子却只值八万一平!屋内有专设的艺术长廊,摆设着各类艺术品,看来豪宅并不止是豪在房子啊! ![]() 这幅艾轩的《圣山》,早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 刘嘉玲的家,用众多艺术品的收集以及多种元素的碰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曾在采访中透露“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品都太贵了,我只能远观,买不起。”不过她却有着自己的收藏之道,“我会关注很多新生代年轻艺术家,也会收藏他们的作品。” 众所周知王健林是做地产致富,然而很少人知道,早在80年代起他就开始做收藏,许多入他眼的画现已升至数千倍。他自己是刘海粟收藏的大家,“十上黄山画了10张,黄山的丈二匹,我现在收了9张。剩下的一张不知道在哪儿,要是知道就拿东西换一换了。” 众所周知,哥哥张国荣是著名歌星,影星,但少有人知,他也是一位极有天赋的艺术收藏大家。他喜爱的作品来自五湖四海,各具风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艺术风格:自然,简约,纯朴,淡雅。张国荣生前最喜爱的艺术家之一,便是台湾的朱铭! 张国荣的收藏 朱铭作品 《人间》系列之《僧侣》与《母女》 朱铭作品 《太极》系列之《物我两忘》和《太极对势》 都说没有艺术品的房子就像丢失了灵魂,那么有了艺术品的房子灵魂是否美丽还得看你如何摆放!无论是收藏家还是收藏爱好者,显然以上他们的房子都惊动了你我的心。艺术品的存在不仅能改善居住环境、还能提升生活情趣。你又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艺术消费和奢侈品消费是同一类型的消费。但是香奈儿、LV、宝马等这样的奢侈品都是世界级知名品牌,识别度更高,拥有它们更容易在社交群体中引起共鸣,而艺术消费的识别度相对来说就比较低,识别度高的名家名作又不是普通人能消费得起的。但是小编认为把奢侈品的资金放到艺术品上会更有意义。 其实不只是各种收藏大咖和艺术品爱好者依靠艺术品提升居住环境,为了适应市场,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也主动去推艺术生活化的拍卖主题。比如:苏富比的奇趣专场、佳士得的当代书屋、上海明轩的一间屋还有保利的古事,他们努力让不同类型、年代、还有价格的拍品去跨界,从而更加和谐的去展现艺术走进生活的观念,促进市场消费。 2017年佳士得在“开创|上海”专场隆重推出、精心策划的全新专题——“当代书房”,一共呈现了20件代表不同文人生活审美趣味的各式拍品,这绝对是一次对于传统概念中“文房”的重新定义。'当代书房”集书画、家具、插花、绿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艺术品的跨界表达。从而使得不同种类的艺术品在如此和谐的空间中相互促进。 清幽雅物 这两年,上海明轩掌门人曹向东先生首创了将古今各门类的艺术珍品融汇在同一个人文空间的【一间屋】拍卖,真实还原一个琳琅满目的“明轩”,一时间,“曹员外”的美名名震江湖。 一个专场200多件藏品,估价绝大多数只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但整个专场从设置理念到藏品的选择,可能更加纯粹的回归到了收藏的本质——高品质而有品位的生活,这便是致力于回归古时文人生活的——“古事”专场。 其实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培育艺术品消费,发掘艺术品市场需求,提升有效的市场供给能力,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课题。艺术品市场的需求,是市场中最为主动、最为敏感与最具驱动力的要素,是艺术品市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中国正在进入艺术消费的培育和爆发期,趁势而行,让艺术撞进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