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30年9月22日,抗清名将袁崇焕因通敌之罪被明廷处以极刑

 金色年华554 2017-09-22

1630年9月22日,抗清名将袁崇焕因通敌之罪被明廷处以极刑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一说字自如,明朝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石碣镇水南乡(今属中国广东省东莞市)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抗清名将。

1630年9月22日,抗清名将袁崇焕因通敌之罪被明廷处以极刑

清乾隆年间绘袁崇焕像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初十,袁崇焕进入蓟州,以关宁兵布防蓟州西部各地。而当时孙承宗指出应该守蓟州三河一线,否则皇太极越蓟州三河则可直扑北京。

十一月十四,袁崇焕获报,后金军已经蓟州穿越而过,袁崇焕被动急追。十一月十六夜,袁崇焕赶在后金部队前到达北京左安门,在广渠门外驻营。

明思宗迅速召见袁崇焕,并深加慰劳并谈论战事。袁以士兵疲劳为由请求入城休整,但未得到批准。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祖大寿领关宁兵九千人和莽古尔泰、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带领的后金左翼大军、护军及蒙古兵大战于广渠门,双方互有死伤,后金军伤亡数百后退去。

1630年9月22日,抗清名将袁崇焕因通敌之罪被明廷处以极刑

《清实录》中的宁远之战插图

当时后金所入隘口乃蓟州太守刘策所辖,而袁崇焕一得到消息立刻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而突遭兵灾,谣言纷起,说袁崇焕纵敌拥兵。而大臣也因为从前和议的事情,称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此外,清军设反间计,传闻袁崇焕与清军定有密约,并纵放捉获的宦官听闻后遣返回明廷去。其宦官告诉明思宗,加重了明思宗的疑心。

同年十二月,明思宗召袁崇焕、满桂、祖大寿入殿质证,袁崇焕不能对证,明思宗于是下诏逮捕袁崇焕入锦衣狱。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1630年9月22日),经过半年多的审判,袁崇焕仍被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遭判凌迟,死于北京甘石桥,并流放其妻妾、子女及兄弟等人两千里,其余不予究问。

1630年9月22日,抗清名将袁崇焕因通敌之罪被明廷处以极刑

2010年7月被下令铲走的袁崇焕的粗话

崇焕伏刑之惨情,令人毛骨悚然。当时北京百姓都认为袁通敌,恨之入骨,纷纷生吞其肉。崇焕死后,佘氏义仆为其收敛骸骨,葬于北京广渠门内广东义园,并从此世代为袁守墓。

乾隆四十九年(1772年),清高宗下诏为袁崇焕平反。不过,有不少学者认为所谓的真相大白仍有商榷之处。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将勇,忠魂依旧保辽东。”— 袁崇焕刑前遗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