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从张大烈故居出来,回到泾水河边,准备再去明清街看看。 1、这样的老屋,在古镇上还很多。 2、北岸的游船码头,空荡荡不见人影。 3、码头上面是长泾镇的粮油管理所,老街改造了,这机关也跟着门面一新。 4、向西北方向望去,泾水上的兴寿桥前有一座牌坊,那里就是明清街了。 5、牌坊前的右侧河边,也是一座石牌坊,造型比较新颖。 6、这是一座功德牌坊,从上面题款看,是庚寅仲秋,即2010年。书写人修伯,是无锡地区著名的书法家。 陆修伯,男,汉族,1933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现任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兼任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政协联谊会书画社副社长,中国王羲之研究会研究员。 7、后来走到对岸,就在牌坊旁边看到有关于功德碑的介绍。长泾这条泾水及两岸的整治,是有很多单位及个人参与的。 8、功德千秋后面就是一篇《历史文化街区修葺碑记》,并列出了主要捐款单位名称及个人姓名。 9、在南岸边走边欣赏两岸风景,右边是兴顺桥。 10、11、看到沿河有一户人家,将河边的围墙修筑成长长的窗口,摆满了各种盆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此配合的镇民也真可谓模范了! 12、走近了兴寿桥,这座牌坊清晰的呈现于眼前,只见上面书有“长泾明清街”,牌坊为四柱五重檐结构,黑白对比强烈。 13、走上兴寿桥,桥下的泾水静静的流淌,两岸的建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远处才见高层建筑,如此就不破坏老街区的景观了。 14、再看牌坊及明清街,街上行人稀少,偶有车辆驶过。而牌坊上的一副对联——百业日兴万商云集,千秋盛况独领风光——将是这里的远景吧。 15、过桥后,看到右边也是一座牌坊写着长泾老街,那么这是老街的西端了。先看看明清街再说。 16、其实,这条明清街是新建的商业街区,大概还是建成不久,沿街及里侧的店铺大多空关着。 17、长泾镇经济实力及文化内涵都不错,这墙上的福寿图案砖雕也是十分精细。 18、明清街上的建筑接近徽派与江南风格,突出马头墙。 19、大街后面的足浴店已经开张。 20、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沿街也都是二至三层的建筑。 21、湘菜大宅院饭店已经开业,门前停着些电动车,看来有生意。这时已是中午12点不到,也是午饭时候了。 22、又是一家湘菜馆。还念念不忘那被淘汰的公社。 23、一直走到明清街的北端,也有一座同样的牌坊,对联也是一样的。 24、明清街上没什么看头了,就回到老街口。旁边有一幅铜质的长泾镇地图,因为反光,上面的文字也看不大清。中间蓝色的就是泾水,几个红色矩形就是那几座桥。 25、在老街口向东望去,这一长排的屋子前都有走廊,很像南方的骑楼。
26、老街口右边,同样的白墙建筑,这里是游客接待中心。 27、墙上一幅长泾风情浮雕,描绘了从前长泾的泾水及沿街的热闹场面。 28、这里是一个码头平台,对岸的店铺看来比明清街开得多了。 29、30、再次走进老街,第一个景点看到的就是缪氏义庄,这里要买票,想想在荡口看的义庄大多了,时间也不早就没进去。 31、关于缪氏义庄的介绍。如此看是1939年前后建的。 缪昌期(1562年~1626年),字当时,一字又元,号西溪,谥号文贞,南直隶江阴人(现属张家港塘市街道旗杆村)。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职检讨。因东林党首领杨涟代草弹劾魏忠贤的上疏而遭后者的忌恨,后因汪文言案被捕入狱,惨死狱中。(网络资料)
32、老街旁边的一块空地,这里可以看到在修葺前的面貌。
33、34、沿街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的石雕已看不清,牌坊当心间的大字板上也看不出什么文字。但挂着的一块介绍,说明这是汪家石牌坊,建于乾隆三年(1739年),属于贞洁牌坊。文革中百姓将其砌于墙中才免遭毁坏,由此还看得出牌坊上有些砖砌的痕迹。 35、老街旁边的小巷,也是石板路伸向远处。三出来长泾,很可能会走进去看看。 36、中午的老街上更是难得见一人。 37、38、39、老街的石板路,虽是重新修整过的,也铺设的十分平整。路边的排水沟也十分讲究。 40、从老街出来,接着再到文化路步行街。文化路开辟成镇上的步行街,作为一个小镇也是给百姓一个比较舒适的休闲购物环境,在乡镇中似乎不多见。 41、这步行街看着都是新建的现代建筑,但其中却还夹着老房子。这幢两层楼就是其中之一。 42、原来这就是廉珉轩图书馆。
43、44、顾家次子顾钢所撰写之“廉珉轩图书馆誌”曰:“廉珉轩,廉者廉洁奉公也,珉者白净如玉也;廉珉轩,廉者顾保廉也,珉者宋锺珉也。廉珉者,父母之联名也,廉珉轩吾家之旧居也。”“纵然游子千里,难断父老乡亲一脉深情;即使身在异乡,终怀报国心志如血纯净。”“遵循二老嘱旨,决将廉珉轩献给家乡建一个图书馆以报效社稷人民,以万一廉珉轩改建图书馆乃众望所归安得其所。廉珉轩如一滴细水,缘此汇入振兴中华之浩荡江河,浪涛激越奔腾东流。” 可见,这是历史人物顾保廉、宋锺珉的旧居。顾保廉是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 顾保廉、宋锺珉的长子、麒麟童的弟子、获中国戏曲协会唯一“金兰奖”的顾铁华,这位亦商亦艺以振兴祖国昆曲事业为己任的德籍华侨、香港联总公司董事长,于1988年献出自己的住宅楼房,斥资建起全国第一家乡镇图书馆“廉珉轩”。 小楼门上方的匾是戊辰金秋,即1988年秋天所书。
45、这幢小楼采用拉毛水泥的墙面、半六角形的飘窗,罗马柱的阳台、连接前后楼的廊桥等,无不透出欧式的风格。据说庭院中种植桂树、香樟,并有六角石栏的水井,带有浓烈的江南宅院的味道。只是中午图书馆不开放无缘进去看看。 46、现在这幢小楼是江阴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47、在步行街上继续向南走去,看到一处古建筑,这就是长泾镇的城隍庙。
48、城隍庙的介绍,这也是一处明清建筑。 49、50、城隍庙也关着,门前的2块黑板上,一块写着旅游消息,一块是上课消息,落款都是老年学校。那么说明这里已是老年学校的所在地了,不知是否还有城隍爷?
51、春天的中午,步行街上阳光灿烂,不是双休日,街上逛街的很少。
52、新开张的服装店,店名就是诱惑型男靓女的,把钱掏出来吧。
53、54、步行街中央都有木凳子可供游人休息,但是阳光下已经有点热了。 55、步行街的南端,一块巨石上镌刻着街名,是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所书的。 56、这里已经走到人民路了,就此结束了长泾的一日游。(2012年4月5日) 从张大烈故居出来,回到泾水河边,准备再去明清街看看。 1、这样的老屋,在古镇上还很多。 2、北岸的游船码头,空荡荡不见人影。 3、码头上面是长泾镇的粮油管理所,老街改造了,这机关也跟着门面一新。 4、向西北方向望去,泾水上的兴寿桥前有一座牌坊,那里就是明清街了。 5、牌坊前的右侧河边,也是一座石牌坊,造型比较新颖。 6、这是一座功德牌坊,从上面题款看,是庚寅仲秋,即2010年。书写人修伯,是无锡地区著名的书法家。 陆修伯,男,汉族,1933年生,江苏无锡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现任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高级讲师。兼任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政协联谊会书画社副社长,中国王羲之研究会研究员。 7、后来走到对岸,就在牌坊旁边看到有关于功德碑的介绍。长泾这条泾水及两岸的整治,是有很多单位及个人参与的。 8、功德千秋后面就是一篇《历史文化街区修葺碑记》,并列出了主要捐款单位名称及个人姓名。 9、在南岸边走边欣赏两岸风景,右边是兴顺桥。 10、11、看到沿河有一户人家,将河边的围墙修筑成长长的窗口,摆满了各种盆景,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此配合的镇民也真可谓模范了! 12、走近了兴寿桥,这座牌坊清晰的呈现于眼前,只见上面书有“长泾明清街”,牌坊为四柱五重檐结构,黑白对比强烈。 13、走上兴寿桥,桥下的泾水静静的流淌,两岸的建筑粉墙黛瓦、错落有致,远处才见高层建筑,如此就不破坏老街区的景观了。 14、再看牌坊及明清街,街上行人稀少,偶有车辆驶过。而牌坊上的一副对联——百业日兴万商云集,千秋盛况独领风光——将是这里的远景吧。 15、过桥后,看到右边也是一座牌坊写着长泾老街,那么这是老街的西端了。先看看明清街再说。 16、其实,这条明清街是新建的商业街区,大概还是建成不久,沿街及里侧的店铺大多空关着。 17、长泾镇经济实力及文化内涵都不错,这墙上的福寿图案砖雕也是十分精细。 18、明清街上的建筑接近徽派与江南风格,突出马头墙。 19、大街后面的足浴店已经开张。 20、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沿街也都是二至三层的建筑。 21、湘菜大宅院饭店已经开业,门前停着些电动车,看来有生意。这时已是中午12点不到,也是午饭时候了。 22、又是一家湘菜馆。还念念不忘那被淘汰的公社。 23、一直走到明清街的北端,也有一座同样的牌坊,对联也是一样的。 24、明清街上没什么看头了,就回到老街口。旁边有一幅铜质的长泾镇地图,因为反光,上面的文字也看不大清。中间蓝色的就是泾水,几个红色矩形就是那几座桥。 25、在老街口向东望去,这一长排的屋子前都有走廊,很像南方的骑楼。
26、老街口右边,同样的白墙建筑,这里是游客接待中心。 27、墙上一幅长泾风情浮雕,描绘了从前长泾的泾水及沿街的热闹场面。 28、这里是一个码头平台,对岸的店铺看来比明清街开得多了。 29、30、再次走进老街,第一个景点看到的就是缪氏义庄,这里要买票,想想在荡口看的义庄大多了,时间也不早就没进去。 31、关于缪氏义庄的介绍。如此看是1939年前后建的。 缪昌期(1562年~1626年),字当时,一字又元,号西溪,谥号文贞,南直隶江阴人(现属张家港塘市街道旗杆村)。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职检讨。因东林党首领杨涟代草弹劾魏忠贤的上疏而遭后者的忌恨,后因汪文言案被捕入狱,惨死狱中。(网络资料)
32、老街旁边的一块空地,这里可以看到在修葺前的面貌。
33、34、沿街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的石雕已看不清,牌坊当心间的大字板上也看不出什么文字。但挂着的一块介绍,说明这是汪家石牌坊,建于乾隆三年(1739年),属于贞洁牌坊。文革中百姓将其砌于墙中才免遭毁坏,由此还看得出牌坊上有些砖砌的痕迹。 35、老街旁边的小巷,也是石板路伸向远处。三出来长泾,很可能会走进去看看。 36、中午的老街上更是难得见一人。 37、38、39、老街的石板路,虽是重新修整过的,也铺设的十分平整。路边的排水沟也十分讲究。 40、从老街出来,接着再到文化路步行街。文化路开辟成镇上的步行街,作为一个小镇也是给百姓一个比较舒适的休闲购物环境,在乡镇中似乎不多见。 41、这步行街看着都是新建的现代建筑,但其中却还夹着老房子。这幢两层楼就是其中之一。 42、原来这就是廉珉轩图书馆。
43、44、顾家次子顾钢所撰写之“廉珉轩图书馆誌”曰:“廉珉轩,廉者廉洁奉公也,珉者白净如玉也;廉珉轩,廉者顾保廉也,珉者宋锺珉也。廉珉者,父母之联名也,廉珉轩吾家之旧居也。”“纵然游子千里,难断父老乡亲一脉深情;即使身在异乡,终怀报国心志如血纯净。”“遵循二老嘱旨,决将廉珉轩献给家乡建一个图书馆以报效社稷人民,以万一廉珉轩改建图书馆乃众望所归安得其所。廉珉轩如一滴细水,缘此汇入振兴中华之浩荡江河,浪涛激越奔腾东流。” 可见,这是历史人物顾保廉、宋锺珉的旧居。顾保廉是民国时期的经济学家。 顾保廉、宋锺珉的长子、麒麟童的弟子、获中国戏曲协会唯一“金兰奖”的顾铁华,这位亦商亦艺以振兴祖国昆曲事业为己任的德籍华侨、香港联总公司董事长,于1988年献出自己的住宅楼房,斥资建起全国第一家乡镇图书馆“廉珉轩”。 小楼门上方的匾是戊辰金秋,即1988年秋天所书。
45、这幢小楼采用拉毛水泥的墙面、半六角形的飘窗,罗马柱的阳台、连接前后楼的廊桥等,无不透出欧式的风格。据说庭院中种植桂树、香樟,并有六角石栏的水井,带有浓烈的江南宅院的味道。只是中午图书馆不开放无缘进去看看。 46、现在这幢小楼是江阴市的文物保护单位。
47、在步行街上继续向南走去,看到一处古建筑,这就是长泾镇的城隍庙。
48、城隍庙的介绍,这也是一处明清建筑。 49、50、城隍庙也关着,门前的2块黑板上,一块写着旅游消息,一块是上课消息,落款都是老年学校。那么说明这里已是老年学校的所在地了,不知是否还有城隍爷?
51、春天的中午,步行街上阳光灿烂,不是双休日,街上逛街的很少。
52、新开张的服装店,店名就是诱惑型男靓女的,把钱掏出来吧。
53、54、步行街中央都有木凳子可供游人休息,但是阳光下已经有点热了。 55、步行街的南端,一块巨石上镌刻着街名,是著名雕塑家钱绍武所书的。 56、这里已经走到人民路了,就此结束了长泾的一日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