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两个距离不远的水旋涡或大气旋涡(例如热带气旋),因为涡度、质量及相对位置的不同,而互相影响的状态。藤原效应最早是由当时的日本中央气象台(今日本气象厅)台长、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咲平在1921至31年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水工实验及研究发表,主要解释当两个台风同时形成并互相靠近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因而得名。藤原咲平发现,两个接近的水旋涡,它们的运动轨迹会以两者连线的中心为圆心,绕着圆心互相旋转。而大气旋涡亦出现类似情况。
1995年,飓风温贝托、飓风艾瑞丝及热带风暴杰里之间发生了藤原效应,并形成了“风暴游行”之局面。 在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时,台风玛莉亚(右上)、强热带风暴宝霞(左)及台风桑美(右下)之间发生了藤原效应。 在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时,台风米娜(右)与台风海贝思(左)之间发生了藤原效应。 在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时,强热带风暴狮子山(1006)与热带风暴南川(1008)发生藤原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