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龙果栽培技术要点

 nhql 2017-09-22




火龙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其茎贴在岩石上亦可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火龙果可分为红皮白肉、红皮红肉、黄皮白肉3大类。因品种及地域差异名称繁多,目前广东、广西热衷于种植红皮红肉类自然授粉品种,推广得较好的有金都一号、软枝大红等台湾大红系列。






1、繁殖方法

苗床管理 



育苗床宜选通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田块。畦宽1~1.1 m,长度视地块而定。每平方米的苗床施腐熟人畜粪5~10 kg,石灰0.5~1 kg,与土混匀。种苗株行距10 cm×15 cm种于苗床。扦插后不要马上浇水,10 天以后开始浇水。苗床不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一定的干度,有利生根(插枝后15~30 天可生根),出根后即可移栽大田。



苗期剪芽 



种苗在移栽前出的芽要全部剪除,目的是保留养分给移栽定根后再发芽,确保主茎芽能长得健壮饱满,爬桩过程中不分节,为植株今后的养分输送创造良好的茎干基础。




2、大田种植


种植规格



第一,柱桩种植。火龙果的种植株行距为1.8 m×2.5 m,按规格种水泥桩(水泥桩高度1.8~2.0 m),靠桩四周种植,每一条水泥桩火龙果苗4株,每亩种植600株左右。

第二,栅状种植。按2.5 m行距,每3~5 m种1条水泥桩,顶端再横挂一条钢管或拉钢丝,每隔50 cm左右插一条竹桩,每竹桩种植1株火龙果苗,每亩种植600株左右。




施足基肥



种植大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钙镁磷肥100~150 kg,与土充分搅匀。




水肥管理



火龙果所需要肥料较少。但由于果实采收期长,水肥充足,果实大、产量高且外观漂亮;反之则果小、产量低。施肥要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幼苗期施肥以20 天左右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10~12.5 kg,硫酸钾5~6 kg。开花结果期间每隔20 天每亩施尿素10~12.5 kg,硫酸钾5~8 kg,人畜粪水1 500 kg。此外,每批幼果形成后,根外喷施0.3%硫酸镁+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1次,以提高果实品质。火龙果比较耐旱,但结果期保持土壤湿润,在干旱天气每3~5 天要淋一次水,树盘可用稻草、杂草或菇渣覆盖。




剪枝整形及绑护工作



在苗期,火龙果苗基部会长出许多分枝,要及时剪去。绑护工作:火龙果幼茎还未长气根,不能攀援生长于水泥柱上,所以要用包装线绑住,防止倒伏,以免影响生长。当苗生长到水泥桩顶时,要在水泥桩顶端加一个铁钷,也可用自行车轮胎或摩托车胎来代替,或自制水泥圈。剪枝整形:当母枝长到桩顶要摘心,促进一级分枝生长,并让枝条自然下垂。一级分枝每株选留分枝3~5条,多余的剪去;当一级分枝长到60~80 cm时再摘心,促进二级分枝的生长(火龙果二级分枝是主要的结果枝),二级分枝每株选留3~5条,多余的剪去。




人工授粉(适用于人工授粉品种)



火龙果具有自交结实性,但部分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率较低。由于火龙果花多为夜间开放,昆虫数量少,虫媒传粉的成功率也较低。因此,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气,更加要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先采集花粉;用雌花柱头直接黏花粉,或用毛笔(棉签)蘸取花粉涂在雌蕊柱头上。授粉时间:可在傍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进行。




疏花疏果



火龙果1年有14~15批花,但大量开花结果只有4次(6—9月),疏花疏果工作主要在这几个月。疏花从见花蕾后7 天左右时进行,主要疏去发育不良的花蕾,一般在1条枝条上只留3~6朵花蕾。疏果一般在生理落果后进行,把发育不良果,病果,小果剪除。1条枝条一般留2个果。




采收



火龙果结果后,夏季果(5—8月)30 天左右成熟,秋季果(9—11月)要40 天才成熟。果实转色期要5~8天。成熟的果实要及时采收,采收过迟,会出现裂果。采收后要进行分级、分类包装。



3、产期调节




火龙果为感温感光长日照作物,开花适宜温度20~30 ℃,每日光照时数需满足12 h。不同品种对光照的敏感度不同,在相同条件下,红肉品系较易利用灯照处理来促进开花,白肉品系则较钝感,处理效果不明显。目前实践比较成功的亦为台湾大红系列品种,具体做法如下。

 

灯光处理在不同地区因温度、光照不同开始使用的时间有所差别,海南三亚一带从10月开始,而广东、广西需从9月开始。灯照材料目前采用专门设计的12~15 W的LE天黄(白)光灯,每灯泡间隔1.2~1.5 m,架设于两行间或行枝条上方。照灯时间有日落后(18:00—22:00)开始点灯与凌晨前后(22:00—02:00)点灯两种,进行间歇式照灯处理(开45 分钟后关15 分钟,循环处理),照灯处理时间每日4~5 h,根据白天有效光照时数而定,日照不足则需适当增加照灯时数。




4、病虫防治




火龙果病虫较少,幼苗期易受蜗牛和蚂蚁危害,在高温高湿季节易感染病害,出现枝条部分坏死及霉斑。




叶子发黄



火龙果的肉茎上有红斑,或发黄,主要是缺铁的现象。处理方法:发病前可喷雾0.3%~0.5%的硫酸亚铁溶液,或喷雾0.1%~0.2%整合铁溶液,使叶色恢复。也可用波尔多液喷雾(硫酸铜500 g、生石灰1 kg,水75 kg),可控制病害发生。




腐烂病(白绢病)



此病是由虫口或由机械伤造成伤口后,在长期阴雨环境中形成。处理方法:腐烂病可用刀具切除患部,或用刀将溃烂组织剖开引流(晴天高温时),让伤口自然干燥或涂硫磷粉防治。也可用强力氧化铜等防治,效果良好。




蜗牛



防治蜗牛为害的方法:在苗的周围撒石灰或人工捕捉。




蚜虫、蓟马



主要为害幼芽、花蕾和幼苗,影响幼芽和幼苗的生长,造成落花落果。防治方法:可用哒螨灵、吡虫啉等农药防治。

本文来源文献《火龙果在徐闻县的栽培技术要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