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

 学中医书馆 2017-09-22

【血痹】

血痹 成因 内因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
外因 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因体虚而感受风邪,以致血行涩滞,痹于肌肤而成。
证治 针灸 较轻证 脉自微濇,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药物 较重证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耆桂枝五物汤主之。

【虚劳病】

虚劳病 成因 先天 禀赋薄弱,本质有偏损。
后天 起居失常,饮食不节,七情郁结,劳倦色欲过度,疾病误治或病后产后失于调理而成。
证治 阳(气)虚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马刀侠瘰者。
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男子脉浮弱而濇,为无子,精气清冷。
肾阳不足─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风气─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圆方主之。
阴(血)虚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瘥,阴虚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干血劳─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缓中补虚,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大黄蟅虫丸主之。
阴阳两虚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 时目瞑,兼 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主之。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弦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榖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