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史有什么用
2017-09-22 | 阅:  转:  |  分享 
  
“历史有什么用?”来源:北京日报2016年06月13日版次:16作者:杨念群?“历史有什么用?”当面对儿子的突然提问时,从事了
多年史学研究的法国年鉴派大师马克·布洛赫仍显示出了一丝犹疑和紧张。但他镇定下来之后所做的回答,对西方人来说应属正常,却会令中国人感
到不适甚至震惊。因为布洛赫说,对于个人而言,“历史有什么用?”永远都是个假问题,因为历史对于个人应该完全是一种令人销魂的爱好,是兴
趣聚集酝酿的源泉,与是否有用毫无关系。?在西方历史学家眼中,历史学是个人感情和想象力的最初起飞点和泊锚处。历史要真正体现价值,就要
通过将通俗的曲调升华为一种普遍的象征,而这需要一种伟大的艺术才能,一种从某一高度出发的创造性眼光。尼采为此区分了“工匠”与“工程师
”,“博学者”与“大师”。?但是千万不要误解,好像在布洛赫和尼采的眼中,历史仅仅是个人的消遣。其实他们的意思是,让历史成为艺术只是
个人抉择的起点。当“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群体式的提问时,历史学家的回答自然不会仅仅从个人的艺术想象力出发,而必须在社
会需求的功能层面上对历史学予以重新定位。那么,在这个群体式的提问中,历史学应该如何体现其意义呢?简单归纳一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
几种说法:?一、历史学是文化储藏的容器。文化的各种形态在现实延续的价值内涵需要历史学做出判断与解释。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历
史学家要想让文化价值得以保存,往往会难以和现实利益的拥有者达成妥协和共识,其结果常常以冲突告终。?二、历史学是寻求社会发展演变规律
的学科。这是最主流的看法,目前所有大框架、大趋势的解释都与此“功能论”的定位有关,这个选择建立在20世纪以来进化论、目的论的哲学观
基础之上,成为挥之不去的情结。?三、历史学是资治的源泉。这是个传统的命题,自古中国史学就有“资治”传统,但“资治”并不意味着历史学
仅仅是政府政策和文件的注脚,而是应有自足的判断力和解释能力。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中国史学尚未解决好这个问题。?四、历史学是反思社
会现象的一面透镜。“透镜说”的提出肯定是有些不合时宜,因为我们的史学基本还停留在针砭时弊的层次上,如果反思的标准仅仅停留在这个水平
上,恐怕历史和新闻的区别就不大了。真正反思的意义在于如何转变我们认识现实的态度。它是批判型知识分子产生的动力与源泉。?五、历史学是
个人审美的工具。布洛赫和尼采把它作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历史由此被置于充满想象和个性的缤纷叙述中。这恰恰是我国史家最忌讳的,人们更愿
意把治史的个人化动机深深隐藏于对历史趋势和规律的叙述之中。?以上开列的五种选择只是概括勾勒出一幅粗糙的鸟瞰式图像,这幅图像昭示的是
一种历史研究的若干基本态度,在这些态度选择中弥散着无以计数的具体方法和认知准则。这些态度均和中国史学家有关。《中层理论》这本书既然
要讨论一些态度,兼及一些方法,就要首先辨明中国史学家以什么样的态度作为治史前提,又无意或刻意回避了哪些基本立场和选择。(作者为中国
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本文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层理论》“自序”编辑)
献花(0)
+1
(本文系诗城向日葵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