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文正在采摘枣子。 红网时刻9月21日讯(常宁分站记者 周英红)9月17日,正值周末,深秋的下午,阳光静静的泻在荫田镇斛林村的一片枣园里,记者看到一番热闹的景象,游客们笑脸盈盈地拿着篮子前往枣园采摘枣子,看着诱人的大枣,忍不住摘下往嘴里塞。“这枣子不打化学农药,绝对绿色安全。”徐国文说。 原来,游客们通过网上的消息,知道这里有一片枣园,趁着周末放假的时间,带着全家来采摘枣子。 在徐国文的养护下,满圈茁壮成长的猪仔。 据了解,徐国文高中毕业后一直都在广东中山、惠州等沿海城市打工,做过零时工、批发铺生意。由于家乡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把老人留在村里,山地被荒芜,徐国文决定回乡创业。2016年,徐国文在常宁市荫田镇斛林村流转了370多亩土地,当起了“农场主”,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说起自己的创业,开始投资180余万元,养猪100余头,种植香樟、樱花、桂花、楠木等林木,建设酥脆枣基地10亩,风景苗木基地300亩,中药材基地60亩。 “左手边有个很大的招牌,写着“常宁市富宁农业专业合作社”,你往右转直开就到了。”9月17日下午,徐国文正忙着在电话里给游人指路。 这一片枣园就是徐国文精心培植起来的,并成立了常宁市富宁农业专业合作社,如今带动了周边十几户人家脱贫致富,贫困家庭到合作社打工,年收入3000-4000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青翠微红的枣子,看着诱人。 正值枣子成熟,在枣园里,徐国文一边忙着搬运枣子,一边对记者说道。“打电话来的,都是来枣园摘枣子,这段时间忙得很。”太阳不大,徐国文的脸上却冒着汗水。话还没说完,他的手机铃声又响起来了…… 一大串一大串的小枣挂满枝头。 记者发现,枣园里约1000棵枣树上都挂满了果子,密密麻麻。仔细地观看着这种大蜜枣,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肉厚核小,口感酥脆、甜中带香。“生态种养,枣子核小脆甜、口感也非常好。”徐国文介绍栽培过程中不施化肥和农药。 来源:红网 |
|
来自: 刘政人性本恶 > 《好想科学发明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