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家警告,地球即将有足够的碳来发动第六次生命大灭绝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0-02-14

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已经历了31次大大小小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属于全球性生命大灭绝,最大一次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造成地球上96%的海生动物,70%以上的陆生脊椎动物消失,被正式称为“大死亡”。近日,麻省理工学院地球大气和行星科学教授丹尼尔·罗斯曼博士研究后发出警告,地球上第六次生命大灭绝将可能从2100年开始。

很多人对这个警告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危言耸听!那么我们来看看罗斯曼博士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首先,科学家们是如何知道地球上曾经发生过31次上规模的灭绝事件的呢?地球表面是极其不稳定的,风化、河流、植被、动物活动、陨石撞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会被新的变化覆盖,从而转为沉积物沉积下来,变成一层层的沉积岩,动植物尸体、磁场方向、气候、环境……地球上发生的所有重大变化,都可以在岩石记录中找到。科学家们通过追踪化石记录和化学痕迹,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的岩层里有大量的动植物化石,有的岩层里又突然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这说明在地球的某些时期生命活动突然急剧下降,意味着很多生命被灭绝了。

那么生命是如何被灭绝的呢?罗斯曼博士通过数学方法分析过去5.42亿年31次灭绝期间海洋中碳的变化情况,发现灭绝事件都和碳排放量异常高涨有关,大量二氧化碳快速被排放到大气和海洋中,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通过比较,罗斯曼博士发现,大多数时候地球碳循环的扰动都低于引发大灭绝的阚值,但五次大灭绝中有四次大于了阚值。罗斯曼教授因而得出结论,是否发生大规模灭绝事件,取决于碳进入大气和海洋中的数量和速度。

(中国梅山沉积岩,含有地球最大规模灭绝之前碳循环的干扰特征。)

罗斯曼博士比较了目前的碳排放数量和速度,发现到2100年将达到引发大规模灭绝事件的阚值,地球上第六次生命大灭绝可能即将发生。但罗斯曼博士同时也发现,即使是过去最快的灭绝事件,碳含量的增加也用了数千到数百万年时间,而我们现在仅有数百年的数据,未来依然是不确定的。但愿我们不是鸵鸟,只是把头埋进了沙堆。

这项研究发表在9月20日《科学进步》杂志上。

参考:http:///R0Lqni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