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剧技巧:以为再也不相信,却会不知不觉的偷看(第654期)

 yushi823 2017-09-22

编剧帮专栏作者刘开建/文 斯想/编辑


是的,你没看错,我们讨论的是编剧为何厌恶“编剧技巧”,而不是编剧为何喜欢“编剧技巧”。


现在一提到:编剧技巧,编剧理论,剧本医生,很多编剧都会非常反感,甚至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谈到这几个词,就本能的抵触。技巧探讨,理论总结,剧本诊断,这本应该是好事,可是编剧们为什么现在如此厌恶这样的词呢?




一、怎样做一道好菜


在这里,先插个题外话,我最近打算办个厨师培训班,现在教案已经写好,大家可以先过目一下,喜欢做菜,想做一道好菜的,请认真阅读,希望你能从我的教案中有所收获。


怎样做一道好菜?下面我来教给大家,分四讲来讲,希望大家认真听,做笔记,回家多动手,勤练习。相信不久,你就会是一个大厨师。加油吧!相信自己,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做到!


第一讲


首先,你得有一口好锅,最好是铁的,因为用铁锅炒菜补铁啊,锅不能太薄,太薄了菜容易糊。


第二讲


你要去买菜,因为有菜你才能炒菜啊。你最好买新鲜的菜,这样炒出来的菜才好吃。然后你要仔细洗菜,洗菜要认真,洗菜洗干净了,才不会遗留细菌和农药。


第三讲


下面就是炒菜了,炒菜的时候,一定注意掌握火候,火太大了容易糊,太小了熟得慢。还要注意调料的添加,要适当。盐不能放太多,放太多了,咸,长期吃咸对身体不好。


第四讲


菜炒熟了之后,要把它盛到盘子里,注意,盘子大小要合适,这样才美观,抄起菜来也方便。另外,炒完菜,注意检查燃气灶开关,确定开关是否已经关掉,如果疏忽会容易造成火灾哦,一定要特别注意。还有就是,炒完菜一定注意把锅刷干净,把灶台和厨房都打扫干净。


好了,整个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讲的都是实战,是实践派的,不是学院派的那套理论,所以请你回去之后认真消化本课程,回家多练习,相信你一定可以炒出好菜,成为大厨师。


另外,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本课程属于内部培训资料,请大家好好保存,不要对外泄露。


二、正确的废话


怎么样?我这套教案不错吧?什么?你说我说的不对?哪里不对了?你要说我哪句话说的不对,我敢当着你的面把锅给吃咯。


我要办厨师培训班,弄这一套理论,实际上,我就会炒几个菜,我最拿手的就是各种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黄瓜炒鸡蛋,辣椒炒鸡蛋,再就是凉拌黄瓜之类的凉拌菜。所以,你也不能说我不会炒菜。


问题在于,我的教案中所说的都是谁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谁都知道的正确的废话,说它有什么意义呢?当然也有意义,比如说我那套教案如果放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来讲,可能就比较有价值。如果,我把该如何开关燃气灶,如何检查燃气灶的安全,作为一个炒菜课程的重点讲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那就非常有价值,能够让学生们提高防火意识,学习防火知识。




这就是编剧们为什么厌恶这些编剧理论的原因。


很多编剧技巧,洋洋洒洒写了一堆字,其实都是空话套话,都是正确的废话,完全都不在点子上,甚至有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如果刚接触编剧这行的人,没什么辨别能力,很容易被这种理论给带到沟里。这其中不乏一些老外的理论,好像老外的这种废话式的理论比国内的还多,大家留意一些相关的公众号,很多类似的文章,总结出个一二三,看着好像有道理,但是却全是没用的废话,和我的厨师教案一样。但是这种东西用于糊弄外行或者刚接触编剧的人来说,还是挺灵的。


正确的废话,那是垃圾,是信息垃圾,错误的理论,会误导人,是有毒信息。而在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微信公众号崛起,哪里都缺好内容,但是好内容总共那么点,但是每期还要发,所以只能随便弄一篇文章来充数,所以那些讲空话套话、正确废话的编剧技巧可以大行其道,甚至那些观点错误的文章,还可以获得大量的转发和点赞。


处于创作中的职业编剧会识破这样的套话,但是想学编剧的人或者一些不懂创作的影视公司的老板,却很容易一下子就拿这样的套话当圣经。对于那部分人来说,就是中了这种信息的毒。


面对这种“编剧技巧”的理论,对于一部人来说,需要做的是,自己装上过滤网,认真筛选那些信息,至少做到不要轻易把一些话当成圣经,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多推敲。不然的话,这些信息会把你带进沟里,学不到技巧不说,还会让你多走弯路。


三、见解至上




很早的时候,做过很短时间的图书编辑。虽然说是编辑,其实是在写书,写什么样的书呢?比如成功的十大法则,成功人士必备的22个素质等等,这样的书怎么写呢?就是去当当网或者亚马逊搜索大量的同类的书籍,仔细对比一下目录,然后再搜集大量的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再编本书,这样的书,最快的时候,一个月可以编一本,而且策划的好的话,可以卖得很好,甚至可以上畅销榜。


哈哈!怎么样?可是写这类书的,教给你成功之道的人,却是刚毕业的二十几岁的小青年。


在这样拼凑的书里,你指望能获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书,一般都会这样署名:某某编著,而不是某某著。所以,我自己选书的时候,一看作者是“编著”就直接扔掉。如果我喜欢某本书,会搜一下这个作者的信息,看看他都写过哪些书,然后尽可能把他的书都收下以后慢慢看。


相信很多人选书的做法和我一样,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因为我们当读到一本书的时候,发现书里的东西对自己很有启发,我们被作者的独到的见解所吸引,而这个作者的见解是他自己独有的,甚至一些概念是他提出来的,所以,我们愿意再去读这个作者所写的其他的书。


作者的见解,增加了作者的辨识度,而作者的见解正体现了作者的高水平。如果是一个刚毕业的二十几岁的小青年给你编写一本《成功人士的制胜之道》,你指望他能给你提供什么见解?所以他只能给你讲一些空话套话,而没法讲自己的见解,因为他关于成功还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


所以,识别这种套话的编剧技巧也很简单,就是看作者所讲的这套东西里,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他讲的都是你从很多书里看到的很大面的知识,那这基本就是废话,而作者自己可能就是个二把刀。


因为,如果你深入的去创作,长期的深入去创作,你会遇到很多问题,然后你不停的解决问题,同时又遇到问题,又解决问题,经过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深耕创作的人,都会内化形成自己的一套东西,这是属于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见解非常个人化,这样的见解越深刻越独到,说明这个人的创作能力越高。如果,一个人在创作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个人化的见解,说明他自己也只是个学习者。


见解是识别一个人的创作能力最有效最快捷的办法。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出过优秀作品的人所讲的话就完全不能听,比如,在电视台购片部门从事十几年工作的人,他的观点可能比很多编剧的话都有价值,因为他能提前看到行业趋势,更了解整体行业的弊病,他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告诉你他的创作观点;比如,一些编剧你看不到他出过什么作品,但他却可以持续提供给你一些非常独特的有深度的观点,暂时没出作品可能只是他没遇到好的机会而已。


只要有作品播出的编剧的话,你就完全相信,这也不可取,因为他可能只是出了非常一般的作品甚至是烂作品,他的话可能并不能真正启发你。说到底,还是要看他的见解的内容。


没错,你的观点可以出卖你,它要么展示你的深刻,要么暴露你的无知。


这是一个信息海洋的时代,这是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信息无处不在,阅读无时不在。但是,很多信息其实是垃圾,它占据你时间的同时可能还会误导你。所以,我们更需要认真地过滤掉那些信息垃圾。


我们并不反对真正的编剧技巧,我们需要的是个人化的创作见解,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观点。(斯想/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