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四所高校入选“双一流”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9-22

三部委公布我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一流学科名单

湖南四所高校入选“双一流”

  •   制图/王斌   制图/王斌
  •   扫二维码  看我国首批“双一流”  详细名单

  长沙晚报记者 徐媛

  昨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一流学科的名单。其中,4所在湘高校榜上有名,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湖南师范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被视作打破了985、211高校“身份制”,各高校也因此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双一流”的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的,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双一流”名单由专家委员会认定

  “双一流”从2015年被提出“接棒”985、211以来,具体名单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期间,假的“双一流”名单多次出现,每次都能激起千重浪。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双一流”建设。方案明确,“双一流”建设分三步走: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实施办法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此外,将设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组织人员组成,采取认定方式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湖南共12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

  从此次公布的名单可以看出,教育部重点建设的36所A类高校,分布在18个省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遥遥领先,上海拥有4所;拥有2所的有8个省市,包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和陕西,基本都分布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区域。在B类6所高校中,中西部地区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三所“非985高校”入选,十分醒目。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分别以41个和34个一流学科入围,其中北大以文理医见长,而清华以理工和管理见长。浙江大学有18个、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有17个一流学科,跻身前五。拥有10个及以上一流学科的高校还有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和武汉大学。

  湖南4所高校中,国防科技大学有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入选,中南大学有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等4个学科入选,湖南大学有化学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入选,湖南师范大学有外国语言文学一个学科入选。

  入选名单只是迈向一流的起点

  据悉,“双一流”建设高校通过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产生。遴选程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高层次战略专家作用,具体承担遴选认定和审核建设方案的有关工作。第二步,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第三步,确定拟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第四步,三部委根据专家委员会意见,研究确定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报国务院批准。

  三部委有关负责人指出,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

  据悉,遴选认定“双一流”建设高校,既要破除封闭固化的做法,打破终身制,又要考虑高等教育战略布局,考虑国家急需、特色鲜明、无可替代的学科。注意突出四个重点: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二是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三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四是扶持特殊需求。

  “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提出警示并减小支持力度。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不再具备建设条件且经警示整改仍无改善的高校及学科,及时调整出建设范围。建设期末,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及整体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期末评价。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相关新闻

  湖南将通过六大计划

  推进“双一流”建设

  长沙晚报讯(记者 徐媛)“双一流”名单公布前,我省有3所985高校(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仅次于北京、上海,与陕西并列全国第三位,属于“第一”方阵。

  面对高等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今年年初,我省发布《湖南省全面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通过领军人才、创新团队支持、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平台等六大计划,着力提高全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力争到2020年,3所大学进入国家争创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特色大学行列,5所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或国内特色大学行列,5所学院进入国内一流应用学院行列,6所高职学院进入国内一流高职学院行列。

  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表示,“双一流”是强国引擎和晴雨表。在“双一流”的建设上,不能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而是要引导和支持高校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各高校也要整合校内科技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大学科公共科研平台,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