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信贷决策的系统思维与方法(非常全面,值得细细琢磨)

 诗者悦尔 2017-09-22

信贷经验 | 审贷感悟 | 案例解析 | 行业宏观 | PPP专栏   点击上方蓝字“信贷白话”关注  | 转载须注明来自公众号“信贷白话”(微信号:xdbh01)及作者

作者/信贷白话博主


我的朋友@阳明山人说过:“企业快速发展也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由于竞争,银行会主动或被动按新估值,不断水涨船高地扩大授信敞口,但授信并不是想退就退,银行很少躲得过快速回撤带来的打击”。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太多企业价值的连续向上跃升,以致于我们对超常规发展习以为常,忘了企业快速发展也会给授信带来风险。


这背后的逻辑是,由于企业不可能一直向好,如果银行跟着企业的发展同步增加授信,而没有能力前瞻性地收缩,那么在企业突然出现问题的时候,银行也只能与之共度时艰。


共度时艰这个词用得很好。因为,时间代表着变化,代表着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行业背景。


我在《我们凭什么同意贷款?》一文中列出了判断贷款可行性的九个因素,实际上,由于时间和区域是贯穿于多个因素之中的,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也有重大的影响,所以,判断贷款可行性的其实是以下12个因素:


1、宏观周期                           

2、行业特征                        

3、企业的非财务因素                  

4、企业的财务因素

5、企业实施的项目、或贷款事由

6、银行的授信品种

7、担保条件

8、法律政策

9、承贷机构

10、政府的调控政策因素

11、区域因素

12、时间因素

 

其中,我之所以把“宏观周期”放在前面,是因为这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背景。


当宏观周期下行的时候,多数企业都会受到影响,而银行如果不能洞悉变化,提前收缩授信,不良贷款就会大幅上升。

 

事实上,尽管我们一直追求逆周期的授信政策,追求适时调整授信、优化结构,但是,不得不承认,总体上,银行不是宏观经济波动的熨平机,而是波动的加速器。

 

在经济的高涨时期,由于乐观、由于竞争、由于考核,银行一般会采取宽松的授信政策,企业在银行拿钱也比较容易,这样就促进了企业的扩张,加剧了经济的膨胀。

 

在经济的萎缩期,由于不良贷款比率的上升,资本充足率的下降,银行的放贷能力大大下降,这又使经济的萎缩进一步加剧。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华尔街上所有的银行都不贷款了。有一家来自中国的银行给曼哈顿的一个楼宇发放了贷款,结果第二天《华尔街日报》就大幅标题报道《中国银行还在贷款!》,犹如给紧张的市场打强心剂一样。

 

金融、银行信贷确实在经济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以,尽管历史上,银行很难起到经济熨平器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波动的加速器,但是,我们有责任追求平稳经济的作用。退一步,即使不能在宏观面起到稳定的作用,我们至少应该追求:在某个区域、某个行业或某个具体客户的授信上,洞察先机、先人一步。这样才能保持授信地位的灵活性,取得竞争优势。做得更好的话,我们甚至能影响企业躲过一劫。这就是尽到了社会责任了。

 

这就是做信贷要研究宏观、研究时间因素(其实是研究变化)的原因。

 

宏观分析有三个分析要素:

1、趋势;

2、区域;

3、政府的调控政策。

 

其中,趋势就是:宏观经济目前在曲线图的一个什么点上?未来的走势如何?是将要上行,还是继续下行,还是持平?

 

区域是指我这个区域,有什么特点,与宏观经济和行业趋势是否完全同步?

 

而在这种宏观背景下,政府会出台怎样的调控政策?这种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何政策性机会和风险?

 

根据上述因素的分析,调整行业、客户、产品等授信政策,就是银行信贷政策的宏观分析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一再强调“信贷决策的系统思维”的系统性内容之一。

 

政府的调控政策,在每个国家,对于银行都很重要,但在中国尤其如此。在中国,银行承担了更大的社会责任,政府希望银行能够在减少经济波动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因而对银行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比如,2008年,当欧美银行大幅收缩授信、进一步加剧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的银行却能够配合政府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加快放贷,从而使经济重又掉头向上。这背后,就是国家调控意志的影响。

 

虽然现在很多人诟病四万亿的负面影响,而且,四万亿也的确急了一点,但是,实事求是地讲,当时不推出四万亿的话,问题会更多,世界经济危机也会更加严重。2008年以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总体上改善了中国的城市功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果没有08年以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你可以想象我们的交通多么拥堵,我们的公共场所多么匮乏。

 

在当前,欧美经济欲振乏力、中国增速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政府会采取何种调控政策?政策进一步会怎样发展?比如,政府的PPP政策会怎样进行调整?银行应该如何研究政策变化、寻求业务机会、取得竞争优势?在这种政策调整变动期,应该如何看待PPP项目的合规性风险?这些,都是银行信贷宏观研究的内容。而相关内容也散见于我之前的文章中。

 

本文是我应某全国性银行之邀,在他们条线会议上做业务交流之前,对信贷分析因素的回顾。本次决定把九因素明确为12因素,主要是为了突出时间动态因素和政府调控政策因素的重要性。


其他因素的主要内容如下:


行业特征


行业分析的第一个视角是该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

第二个视角是行业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三个视角是行业总的供求关系。

第四个视角是行业的核心特征。就是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关键要素,这些关键要素又构成了这个行业的壁垒,决定了具备哪些特征的企业才能够在行业中活得好、活得旺。

第五个视角是行业中的竞争格局。


企业的非财务因素


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

二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跟行业的核心特征关联的。

四是企业的产业链和产品线是否完整等。

五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团队情况。

六是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成本控制、产品、品牌、营销、渠道等等。这个也跟行业特征相关,不同行业中这些要素的重要性不同。企业的这些非财务要素应该有利于企业的行业地位的提升和稳固。


企业的财务因素


这个对于银行来说,是最重要的。

财务分析的基础,主要是三张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但是说起来,内容却很多、很有说头。因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财务分析是不一样的。


企业的财务分析,要动态地看,要与行业和同类企业比较看,与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对照着看。


项目或贷款事由


项目或贷款事由,是授信业务的基础,是授信的用途,授信的背景,也是授信的依托。

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


1、企业申请授信的事项是真实的。

2、企业是有能力完成申请事项的。

3、在申请事项中,企业应投入一定的自有资金,承担一定的风险,银行不能承担全部风险。

4、授信应用于有需求或有交易对手的事项。

5、授信事项能够产生对应的资产和现金回流,而且回流是能够覆盖成本的。

6、回流现金能够被用于归还银行授信。

7、如果申请事项的还款前景不确定,则要倚重企业的综合还贷能力。


银行的授信品种


从还贷可靠性来看,授信品种的区别主要是期限、以及自偿性的不同。一般来说,期限越长、自偿性越差的品种,需要考虑的因素越多。而自偿性,也要有新的认识,只有可以实现的自偿性才是自偿性,否则的话,是不可靠的。


我在《银行信贷业务的核心秘密》中说过,秘密之一是:授信要与银行能够控制的资产和现金流相匹配。这里的授信,是指授信的金额和品种都要跟用途相匹配。


现在创新的所谓结构化融资产品比较多,目的无非是:1、绕开监管或内部审批;2、避税或避开信息披露;3、降低成本。这方面的分析,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就是看看在这个结构下,银行离真实的贷款用途、真实的资产和现金流,是远了还是近了?如果越弄越远了,那就是不好的。


担保条件


担保是对还款风险的一个缓释。担保人的分析几乎跟借款人一样,考虑的核心是现金代偿能力。对于抵押,主要考虑对债务的覆盖程度,这种覆盖应该是以容易变现的价值为计算的。担保的另一个作用是对借款人的控制,以及优先受偿。


担保其实是一个挺复杂的事。除了技术上的问题,它还反映银企地位、企业资质、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的关系等。


法规政策


法规政策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授信方案的各个方面,包括结构、条件、契约能不能有效地保护银行的债权?另一个是,银行的授信业务是否合法合规?


承贷机构


就是银行授信的发起机构和贷后管理机构,一般是同一个单位。这一因素主要看的是承贷机构的风险识别能力和贷后管理能力。


有句话说:贷款不良,一半的原因是决策,一半的原因是贷后管理。由于决策也是建立在信息完全和信息真实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作为风险控制的第一道关口和贷后管理的实施者,承贷机构及其信贷人员,是十分辛苦也是十分重要的。

 

12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列示如下:


1、宏观体现了各个行业的总体情况,又构成了所有行业和企业的背景,倾巢之下,难有完卵。当宏观经济下行的时候,银行对所有行业和企业放贷都会谨慎。


2、政府会针对宏观经济的状况出台调控政策,政策会影响宏观,但政策的效果并不是确定的,政策的时机也很重要。


3、行业要看它的波动与宏观的关系,在宏观经济下行时,银行会减少“强周期”行业的授信,调整部分授信资产到“弱周期”行业;在宏观经济复苏时,则会加大对“强周期”行业的信贷投入,以扩大信贷规模。


4、宏观和行业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但还是有区域性的差异。各个区域受它们影响的时间顺序也并不同步。


5、企业要看它在行业中的地位。好的行业中可以多做一些贷款户,降低客户准入标准;不好的行业中则要提高客户准入标准,只做少量好企业。


6、行业的核心特征会构成一个行业的壁垒,壁垒高的行业中能够生存的企业更安全,壁垒低的行业中的企业风险更大。


7、企业的因素只有放到行业中去比较才有意义。


8、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是相互印证的关系,不能割裂、孤立地看。


9、财务因素反映企业的过去和现在,非财务因素决定着企业财务的未来,所以,企业的非财务因素是很重要的。


10、企业非财务因素的目的是赚取财务利益,企业的融资和再融资能力建立在它的财务实力之上,所谓以钱还钱。对银行来说,分析企业的财务因素很重要。


11、宏观、行业、企业、政策因素随着时间都会有变化的,要动态地看问题。


12、企业是项目或贸易实施的主体,企业因素是项目和贸易成功的基础。


13、企业实施的项目或授信所依托的贸易背景,决定着本笔授信的自偿性。授信的自偿性越好,对企业综合还贷能力的依赖越小。


14、如果授信的自偿性不能确定,则须更多考虑企业的综合还贷能力。


15、授信项目与授信品种的关系是,二者在金额、期限、用途、控制上能够匹配。短贷长用、即期信用证可以解决的贸易要开成6个月的证,一定有问题。2个亿就够的项目,提款要提3个亿,一定有问题。


16、担保是对前面所有分析的风险的缓释,越倚重担保的授信,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越大。


17、担保只是补充,但可以增强银行对企业的控制力,在出现风险事件时,使银行处于有利地位。


18、承贷机构的风险识别和贷后管理能力对授信的最终结果有重大意义。在宏观经济上行期,这一因素不被重视,在经济下行、不良频发的时候,这一因素已再次获得重视。应当在审贷部门树立重视风险、执行有力的形象。这其实是最厉害的内部营销。


12个因素看起来很多,但使用起来却不是面面俱到,并不是每笔授信都得分析这12个因素。跟具体授信业务的期限和自偿性相关。期限短、自偿性可靠的业务考虑的因素就少。


12个因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信贷决策是对12个因素的综合分析。分析的核心是看授信到期能不能归还?根据各因素对还款可靠性影响的大小而取舍分析。


《信贷决策的系统思维与方法》(12因素)是我多年在系统内的一个讲课,但一直没有整理成文字。我开这个公众号的初衷,也是把这些讲课内容用文字写下来。但是,由于热点业务不断涌现,后来的文章多是应景之作,其中PPP又占了很大的篇幅。

 

现在回头看,我在这个公众号里欠了很多债,文章债,我预告了下篇,却再不见后文。

 

没有办法,工作太忙,热点太多。

 

12个因素,一个一个细化解析,再配以案例,篇幅一定不短,光一个企业的财务因素分析,就可以写几十篇文章,十几万字。因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以我浅薄的学识,一定写不出严谨周详、煌煌大论。但我将力求明白易懂、通俗风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