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你好,孤独!

 花间一酒壶 2017-09-22


这位天才的最后三年


1890 年,在法国巴黎的奥维尔小镇,梵·高(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完成最后一件作品《有乌鸦的麦田》后,拔枪自杀。


医生从他衣服口袋里发现一封未寄出的写给弟弟提奥的信:


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 50 法郎。

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已经没有用了。

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

我为它(绘画)付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有乌鸦的麦田 1890 年


在《有乌鸦的麦田》中,主色调仍然是他独有的金黄色,但充满不安和阴郁。乌云密布的蓝天,死死压住充满生命力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已凝固,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加预示了某种即将到来的情绪。


这是梵·高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他 37 年的生命里,共写下 800 多封信,收件人多数是提奥。


在他 8 年的绘画生涯里,共完成 1000 多幅作品,但生前只售出一件价值 400 法郎的作品《红色的葡萄园》。


红色的葡萄园 1888 年


梵·高生性孤独,不善言辞,但却渴望倾诉。提奥是他内心情感毫无保留的唯一倾诉对象,也是他经济上的重要支柱。


1889 年 5 月,在提奥和医生的陪同下,梵·高来到距离巴黎 20 公里外的圣雷米精神疗养院。圣雷米是改建于 13 世纪奥古斯都时期的修道院,19 世纪初改为精神疗养院,由天主教修女管理。


圣雷米紧靠着山腰,景色极佳而且非常幽静,在那里,梵·高孤独的灵魂暂时得到治愈,他完成了 150 多幅油画和 100 多幅素描,包括那幅最著名的《星夜》。


星夜 1889 年


在圣雷米期间,他写信给提奥说:


最近的日子过得很有意义,我开始到野外作画了。已经完成了 12 幅画,其中有两幅是极不容易配色的松树画。我把前景配上另一种色调,衬托出坚硬的地面,然后再加上其他色彩。这样画诚然令人劳累,幸好陶醉于画景里,也就不觉得疲惫了,请你不必担心。


随着深秋的来临,梵·高的创作力也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渐渐熟悉了圣雷米周围的乡村,并且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但是好景不长,他渐渐地对这个疗养院感到厌恶,并觉得修女们的祷告是在折磨他的心灵。


他给提奥写信希望离开圣雷米疗养院,即使再坏的地方也不要紧,只要不是在这。


梵·高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残留着他孤独生命的地方,不久后,麦田里传来了枪声。


圣雷米疗养院与教堂风景 1889 年


圣雷米疗养院


毛姆笔下抬头望月的高更,在 1887 年已有些名气,但生活依然不富裕,绘画风格上的探索也让他苦恼。


梵·高渴望与年长自己 5 岁的高更一起创作,为了迎接高更的到来,他刻意布置了房间。作品《梵·高的卧室》像是梵高布置的新房,他以此来庆祝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迎接高更的到来,明亮的暖色调占据了画面大部分空间。


此时他长久以来煎熬的孤独感得到缓和,因为只要有了高更,今后再不用别人指明方向。


梵·高的卧室 1888 年


高更在 1888 年 10 月来到梵·高阿尔的住所,但他们的相处并不和谐,生活如此紧密,太多冲突,太多摩擦,太多琐细的现实细节使两个敏感纤细的心灵发疯。


梵·高精神亢奋的狂热并没有感染高更,他们日日夜夜在一起作画,常常画同一个主题,同一片风景,但是观看的方式却完全不同。


梵·高画过阿尔的《夜间咖啡屋》有着令人窒息的寂寞,是彩度极端对比的红色的墙、绿色的弹子台、黄色的灯光,有一种陷入精神高度亢奋的错乱。


而高更画笔下的《夜间咖啡屋》涂抹了深沉的冷静,以咖啡屋老板娘“吉诺夫人”为主题前景,也用到墙壁的红、弹子台的绿,但是色彩被一种黑色压暗,和梵高画中强烈的对比不同,高更的画面有一种深沉的冷静,他好像要刻意过滤掉梵高画中过度高昂的情绪。



夜间咖啡屋 梵·高 1888 年



夜间咖啡屋 高更 1888 年


梵·高在长久巨大的寂寞中渴望着一种温暖,在高更到来的这一年,他点燃了自己的生命。


向日葵,在这一年的梵·高作品中大量出现。向日葵像在阳光中燃烧自己的花朵,冶艳、顽强、热烈、剽悍,使人感觉到旺盛而炽烈的生命力。那些明度非常高的黄色,事实上是大量的白色里调进一点点黄,像日光太亮,亮到泛白,亮到使人睁不开眼睛。


这是梵·高走向梦想的巅峰,也是梵高走向毁灭的开始。他已经开始用燃烧自己来取暖,用燃烧自己来发亮。


梵·高也许不知道他画的正是他自己的生命,如此热烈,甚至使人害怕。


向日葵 1888 年


一颗孤独的灵魂,在如此热烈的情绪中,还是出了问题。


高更描述梵·高常常半夜忽然惊醒,看到梵·高向自己走来,凝视着,又无言地走回自己的床上睡倒,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发生。


两个月,高更“落荒而逃”。梵·高在极度绝望的夜晚举刀自戕,割下了右耳。


一年后,梵·高走向了那片阴郁的麦田。


他用短短 3 年的时间激发淬炼出生命的精华,如此美丽,如此孤独。


你还可以看:

这位影响了梵高、毕加索的巨匠,却在90岁时说自己仍不是一个真正的画家

故宫一半的珍品皆源于此人,他的收藏撑起了半部美术史


新浪微博:LCA的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