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每年都有很多人来,也有很多人走。 每个来的人,都心怀梦想,希望能在这闯一番天地;离开的人,来了几年发现没有想象中就走了。 “没有归属感”、“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子”、“逃离北上广,去二线城市”...似乎成为离开的理由。 每天,我们总忙于工作,两点一线的生活,让我们渐渐地变得无趣,更别说了解这座城。 上周天,略略推送一篇《没去过这9个景点,怎么敢说自己了解深圳!》,让大家感受到深圳那些隐藏的历史。 那么,今天略略给大家扒扒关于深圳的那些城事。 原住居民是文天祥的后代 岗厦村这里曾因拆迁一夜诞生10个亿万富豪,西村已经改造的毫无城中村痕迹,而东村还基本完整地保留着原有面貌。 在岗厦村居住的原住民几乎全部姓文,大多数是文天祥的后代,现在岗厦文氏家族后裔共900余人。 中国第一家麦当劳 很多人都知道东门步行街,但却不知道在1990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麦当劳就开在东门! 那时,对连锁快餐非常好奇的人们,从各地蜂拥而至,只为了品尝麦当劳食品的味道。
▵楼顶的巨型麦当劳叔叔成为当地的地标。 有人说,东门曾是深圳的心脏,但面对这些年深圳各区层出不穷的步行街,大商场,东门步行街里的杂牌商品,还有街边小吃已经无法代表深圳,就好比东门的麦当劳,曾经辉煌,最终也泯然众人。 但如今,偶尔经过东门,都会走进去,买一只甜筒,一杯可乐,它代表的是深圳人的一份记忆,微缩了罗湖的变迁。 千年蚝乡的传奇 千年蚝乡的传奇,沙井人从宋代开始养蚝,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人工养蚝的地区。 很多人认为深圳没有自己特色美食,其实是错误的,深圳本地特色美食比较出名的有沙井生蚝,其蚝体大,肉质细嫩鲜美。 褪下的蚝壳自然也不会浪费,被沙井人用来铺造房屋外墙。始建于清代初期的江氏大宗祠,是深圳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蚝壳屋。 如果有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到那里看看。 见证了深圳墟数百年的繁华 东门商业步行街有一座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思月书院,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见证了深圳墟数百年的繁华。这个书院还是上世纪20年代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中,香港罢工工人返回内陆的接待站。 今日思月书院有“中华一绝”的一笔空心字及一剪成字像的民剪艺术;文房四宝应有尽有;件件景瓷精美绝伦。名家墨迹,翰逸神飞。思月书院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浓缩了整个客家文化 1979年深圳建市的时候,客家人占了总人口50%以上。他们分布在龙岗区的布吉、横岗、龙岗、坪山...在这里留下了一大堆客家围屋,根据粗略统计,在深圳大概有100多座。 客家围屋浓缩了整个客家文化,这里是深漂们了解客家人最好的切入点。大万世居,鹤湖新村等古堡一般的围屋,从侧面反映出客家人在深圳的辉煌! 承载了深圳历史的路 1979年深圳建市,来自陆丰600名壮汉,硬是用镐头和铁锹,一寸寸地挖出了一条从蔡屋围到上海宾馆的路,仅够两辆卡车对开,这是最早的深南大道。 ▵1983年时的华侨城,中间那条路就是今日穿过华侨城的深南大道 1983年,原来7米宽的路已经扩到了60米;1985年,深南路向东延伸到罗芳,这就是深南东路。 如今深南大道不仅有京基,平安等摩天大楼,还有欢乐谷,锦绣中华这些深圳地标,它不仅仅是深圳的一条路,在它身上浓缩的,是一整个深圳。 中国电子第一街 华强北--这个“中国电子第一街”、“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从低端到高端一网打尽,从山寨到名牌,在这里,你还能理解深圳“山寨之城”这个称号的真正内涵。 自2013年封路改造,影响了很多商家的经营,有人断言:华强北奇迹将不复存在! ▵华强北随处可见的铁拖车 4年后,华强北终于开街了。但这4年里,手机市场变化很快,线上手机销售夺去了华强北的市场,一面把市场价格压到最低,给了华强北的手机销售致命一击。 ▵华强北由盛而衰的手机市场 如今,华强北不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手机集散渠道,只留下庞大的二手翻新机市场暗中运作。 ♥ 生活在深圳 除了享受她提供各种机遇与便捷 更应该记住她的点滴历史 她曾经的渺小与现在的伟大 我们爱深圳 爱她所有的细节、和错过的昨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