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四节:战术理念

 cpahyl 2017-09-22

从本节开始,我们来分析羽毛球的战术和技巧。

之前步法及击球技术说到底只是我们对羽毛球的一种基础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就像我们学习驾照时,首先知道该如何操作,然后去熟练这些操作,取得驾照之后还需要不断的磨合并加深印象,养成条件反射。

学习完步法和击球技术之后,就等于取得了驾照。想要把羽毛球玩的更熟练,就需要结合战术,步法和击球技术才能会千变万化。

这也正是很多选手在打球的时候会出现的困境:网前和后场球都打的不错,但是老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全场跑,累成狗,还丢分。也就是说,你和高手之间,只差一个战术。所以,今天我们就分享羽毛球战术理念(纯理念,无具体战术分析)。

- 拉开 -

羽毛球得分通常来自以下两点:①球在对方界内死球(接不到球);②对方回球死球(接不好球)。这两点都和“拉开”这个理念息息相关。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球场上的站位和跑动情况如下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米”字步法:

当我们站在中间位置时,几乎所有的球都能顺利的接到,专业运动员不仅能快速的移动接球,再加上预判与步法,在可控范围内的回球质量就很高。

那怎么才能制造空档呢?让对方来不及回中。比如下面这个图示,典型的压对手底线的战术。在底线两点调动对手,使其来不及回中,造成前场的大空档。如下图:

↑压底线↑

制造空档的目的就是打乱对方的进攻和防守,所以之前说高远球是一种过渡球,用来压制对方的底线。

再看下面的图示,拉吊结合来制造空档:

↑反手区的拉吊结合↑

让对手在回中的途中变向。采用吊球、搓球和放网来将球控制在网前,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拉开对手位置,制造空档。

将拉吊结合,利用正反手的前后两点,就可以打出我们常说的四角球。在单打的时候,往往利用四角球来拉开对手,如下图:

↑四角球↑

这是一个完整的四角球。当然,在实际比赛中很多时候是没有做到这些,而是重复利用2-3点,或者是间断的利用4点来拉开对方的位置。

拉开的主要因素:让对方边线,不能回中,空出最大的空档

- 变速(突击) -

不管你是否能将对手的位置拉开,变速突击才是得分的关键,拉开之后的突击会提升这个得分的概率。变速主要表现在:抢攻。也就是在对手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发起攻击。

发球(接发球)抢攻

在发球的时候,偶尔改变发球的路线,可以起到发球抢攻的作用。比如突然发平高球,或者发追身球,让对方一时来不及变换,造成回球失误,从而抢攻得分。

↑发球抢攻↑

也可以在接发球的时候,改变回球路线,出乎对手的预料之外,从而赢得抢攻机会。

↑接发球抢攻↑

下压抢网

下压,占取主动优势,是我们拉开的主要目的。将球下压之后,并不意味着能得分,而是做好抢网的准备。比如我们常说的杀上网,就是为了抓住对方回网前球的机会得分。如下两图,是李宗伟和勒维德兹在世锦赛的一颗球:

↑下压抢网↑

↑杀上网↑

第一个下压抢网回放网前,李宗伟挑直线后场;第二次杀球之后,李宗伟挡网前,勒维德兹上网扑追身球,李宗伟丢分。

突击杀球

突击杀球和之前的杀球有所不同,首先是侧身向后跳,其次是杀球时不转身,最后是依靠手臂和手腕的力量,突然下压。给对手造成的威胁较大,对自身的技术要求较高。如下图:

↑李宗伟突击杀直线↑

变速突击的时机有多种,后面我们会详细分享。

- 多拍 -

多拍其实不算实际运用战术,而是心理战术。很多业余选手的想法就是:一拍打死。那如果一拍无法打死,就是自己死了。

特别是杀球、扑球这种进攻性特别强的球,不能从心里上以为对方必死无疑就忽略下一拍。所以不管处于优势、劣势还是对抗的状态,一定要做好多拍的准备。所谓的“球不死,不放松”,就是这个意思。

↑打不死的“小强”↑

↑球不落地不放弃↑

↑这或许是林丹成神的一个原因↑

多拍,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的,费神费力。但是正是因为羽毛球中的多拍,才让进攻和防守各具精彩。

在防守时,我们要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在进攻时,我们要把对方看成打不死的“小强”。这样才能体验到羽毛球的无尽变化和乐趣。

总结:今天说的是战术理念,简单的来说就是:变线拉开,加速突击和多拍对抗。理论容易懂,实践却很难。大家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那就是用心去接受,在实践中去刻意体会。相信你会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