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古城」街巷逸闻 紫河套——昔日保定古玩市场

 唯我英才 2017-09-22

紫河套位于城隍庙街和原杨淑胡同之间,是一条路长近200米的南北向街道。这条多岔的小巷曾吸引过保定各阶层人士的目光,何以如此?因为它兼具北京琉璃厂和小市的双重功能,各阶层的人们,花不了俩钱,都能在那里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

紫河套原是莲池经北水门入护城河的排水沟,因沟水呈紫黑色而得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填平河沟,辟为古旧市场。它的兴起和繁荣,跟“打鼓的”这一行业相关。

“打鼓的”便是走街串巷,收买故物旧货的人们。因北京干这一行的,都用带头的竹片,敲打手握的皮鼓,专收珍贵物品的打硬鼓,只买日用杂什的敲软鼓。而保定收值钱东西的不打鼓,只吆喝“珠宝玉器,金银首饰,硬木家具,名人字画的,我买”;只购家用杂物的,则挑一副笸箩状荆筐,手摇碗口大的带把皮鼓(很像孩子们玩的拨浪鼓),但人们还是叫他们“打鼓的”。他们收购来的故物旧货要集散,要销售,于是紫河套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经营故物旧货的店铺、地摊,很快兴旺起来。

紫河套

既是古旧市场,凡是旧物就无所不有了。除估衣一类多在城隍庙内,其他诸如木器、铜器、铁器、瓷器、玉器、玉饰、漆器、玻璃制品等各类古旧什物都在这个市场的经营范围之内。单以瓷器为例,就有各式茶具、酒具、食具、花瓶、掸瓶、帽筒、福禄寿三星神像及多种瓷质古玩。铜器则有五供(香炉、蜡扦等)、佛像、墨盒、笔架、镇纸、火锅、锁钥、古钱币等。其中应不乏具有文物价值的精品乃至珍品。那些台镜、梳妆镜、清装美人画挂镜多为清代及民国初之物,颇具时代特征。至于那些怀表、茶镜、鼻烟壶、水烟袋、绣花扇套、槟榔荷包、蝈蝈葫芦、蛐蛐罐儿等等杂项就难以一一记述了。

由于此街和杨淑胡同有横道相通,以至那条街的一个地段也渐渐衍起商摊。经营的多为旧鞋、旧帽、旧书、旧报之类。旧书档次低,一些中小学生的旧课本也单摆陈列。20世纪50年代,作家梁斌经常光顾这里的旧书店和古画店,原副省长李子光、省政府副主席李一夫曾于此购得宋元古画真迹。

「漫话古城」街巷逸闻 紫河套——昔日保定古玩市场

紫河套

紫河套北口有一段带棚的过厅,里边两侧都是古玩店、裱画作坊,有七八家,门脸儿个个古色古香。其中头一家,是家收售古旧字画兼营裱画的店铺。店的四壁悬满山水、人物、花鸟及书法条幅。柜台一角,还摆有各家各体的法帖出售。其中有清末名书家刘春霖的小楷字帖《兰亭序》、《阴骘文太上感应篇》。因为这位末科状元和保定有着非同寻常的渊源关系,所以老保定对其人其帖记忆较深。从北口往南不远,路西有一家旧硬木家具店。一进去,就见各式的硬木桌、椅、橱、柜、条案、茶几、高脚花盆架等,密集有序地摞于曲折通道的两旁,直达顶棚。这些明清紫檀木器,如在今天,当会“抢手”,不致束之高阁了。

今天,紫河套已经旧貌换新颜。这篇谈往只想告诉后来者:咱保定历史上曾有过这么一处经济色彩、文化氛围都很浓的场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