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gddx02302 2017-09-22
原创 四库全叔 2017-09-22 09:34

公元8至12世纪是帕拉佛像艺术的创作时期,一般称为“帕拉艺术”或“波罗艺术”。铜造像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大量流行的,应是受到了当时经济发达的南印度铸造技术的影响。由于帕拉王朝是在古笈多王朝的国土上建立的,所以帕拉造像主要以笈多造像的样式和技法为主

文殊菩萨

藏西·克什米尔风格,公元10-11世纪,高61厘米·合金铜/错银/错红铜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菩萨头戴三叶冠,面部袖长圆润。鼻梁挺直,眼睛嵌银,嘴唇嵌铜。身体修长,腰身纤细,胸部和臀部宽实。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莲花手观音

印度帕拉风格,公元11世纪,高84厘米·黑石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造像主体姿态突出,装饰优美。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四位侍从分别是度母、马头金刚、赤尊公主和多宝王子。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此像应该如同其他帕拉石雕,当初是有彩绘的。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无量寿佛

印度帕拉风格,公元11世纪,高59厘米·合金铜/错红铜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造像颇具帝王气派,面部饱满,方额宽颐,尖下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铜色沉郁,遍身的璎珞于强烈的装饰中不失写意之粗犷。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宝冠释迦牟尼

印度帕拉风格,公元11世纪,高30厘米·黑石/冷金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雕刻精细的黑石碑表现的是佛陀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的场景,戴有宝冠,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底座下有两狮子及跪在布毯前的土地神。

骑狮菩萨

印度帕拉风格,公元11—12世纪,高10厘米·合金铜/错银/错红铜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这尊菩萨像的镶嵌技术是一流的,双眼错银,嘴唇错红铜,璎珞钏环错银,短裙上点缀白银和红铜镶嵌成的小花,十分传神。

黄财神

印度帕拉风格,公元12世纪,高8.5厘米·合金铜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黄财神是密教之护法神祇,诸财神之首,传入西藏后备受尊崇。造像铜质细腻,身体线条流畅,肢体语言丰富,神态活泼而极富韵味。

自在观音

印度帕拉风格,公元12世纪,高18厘米·合金铜/错银/错红铜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这尊精美的雕像充分展示了雕塑家的高超技艺,形状、线条、图案、色泽无不精致华美,红铜和银被用于提高塑像的亮度。

佛韵古印度佛造像赏析(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