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小学毕业证

 尔歌的图书馆 2017-09-22

这张60多年前的毕业证,除有几道折痕,完好无损

母亲有只栗色小木匣,久存卧房柜角,从未见过她开启。这天帮母亲整理衣柜时,又发现了木匣。见我一脸好奇,母亲笑着将匣子打开,里面放着一些家人的老照片、证件,此外居然还有一张60多年前的小学毕业证,除有几道折痕,完好无损。母亲端详着微微泛黄的毕业证,讲起了她当年读书的事……

上世纪50年代初,农村能读书的孩子很少,尤其女孩儿。幸运的是,外祖父上过几年学,又在城里工作,知道读书的好处,就提议让母亲去上学。母亲得知后,非常高兴,可作为一家之主的外曾祖父却是勃然大怒:“女孩家上什么学呀,既坏了规矩,又浪费钱财。”家里其他人也都不支持。

那晚,外祖父无奈地坐在小院里,发出一声声叹息。外祖母劝道:“她爹,闺女过几年该出嫁了,咱认命吧!”可怜的母亲躲在一旁,悄悄抹泪。“不读书如同睁眼瞎”,外祖父不甘心母亲一辈子蜗居在家,时常找机会给外曾祖父做工作。终于,次年,外曾祖父同意16岁的孙女去乡里上学。

从此,母亲走出闭塞的大山,进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高大苍翠的梧桐树,掩映着一排排窑洞,便是镇里的校舍。一摞摞青砖支撑着不光滑的长条木板,高的是课桌,低的便是凳子。一排排落座的学生参差不齐,从10岁到十八九岁,大的大、小的小。学校看似条件简陋,但教学秩序井然。母亲格外珍惜上学的机会,她知道自己年龄偏大,接受能力较差,因此特别下功夫。

同村女孩儿芙云和母亲年龄相仿,知道母亲出来读书,终于说通父母迟几天也跑来了。刚来的时候,学习倒挺认真,可时日不长,上课就不认真听讲,还说闲话乱动影响他人,为此曾挨过老师几次批评。深秋的一天,觉得受了委屈的芙云竟然悄悄背着铺盖卷儿离开了学校。得知消息的老师、同学纷纷赶来相劝,她却气呼呼地甩出一句:“上学有什么好,坐在那里活受罪。”任母亲怎么拽,终不肯回头。

上学来之不易,母亲特别感激家人,因此一放暑假,就赶快回家帮家人到田头除草、施肥做农活,或落座小院、炕头,一起搓麻绳、纳鞋底……

当时上学年龄放得很宽,学生结婚、生育都是平常之事。母亲婚后,便从乡里转入市区一所学校——上站小学!上站小学,堪称市里首屈一指的好学校,这里的环境、氛围,大大优于乡村学校。母亲班里有30多名学生,独有她是中途从农村转来的,且已结婚生子,因此备受冷落歧视。母亲生性要强,为尽快提高学习成绩,白天托人照看孩子,晚上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回,她趴在平柜上写了几张大楷,墨迹未干就去忙家务。谁知一不留神,孩子爬上平柜把作业抓个稀烂。母亲急得不得了,担心第二天交不上作业被老师批评遭同学耻笑,于是在昏暗的灯光下,熬了大半夜,硬撑着把作业全部补完。

临近毕业,紧张的复习开始了。尽管母亲平时很努力,也难免因家事影响学习。下课后,同学们大多跑出教室玩耍,她却在教室里向老师请教。对这个勤学好问的学生,老师们都十分关照。

考算术那天,母亲紧张极了,但拿到考卷后,她仔细审题,很快便进入状态。一旁监考的老师,也不时过来瞅瞅,大概太担心她的成绩,因为关乎到毕业。等她完成最后一道题目,跟前站着的老师,眼睛里流露出赞许。那次班里算术满5分的人并不多,而母亲就是其中之一。同学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经过严格考试,母亲各科成绩均合格,顺利拿到小学毕业证。读书改变人生,次年,恰逢市里某大型国有企业招收职工。母亲就是凭借这张小学毕业证,经过人事部门公开招考,最终幸运地成为一名国企职工。

我从母亲手中接过这张毕业证,轻轻抚摸着。如今,在人们看来一张小学毕业证根本算不上什么,可这张毕业证对于82岁的母亲而言犹如珍宝。我一定会将这张毕业证永久珍藏!

李瑞华

查看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