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通纪念币无法流通?!竟然是因为……

 海派書鄉 2017-09-23


流通纪念币就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用于流通的纪念币,通常的话,我们的纪念币可以分为贵金属币和普通纪念币两大类。虽然国外发行流通纪念币的国家不在少数,消费时使用到纪念币也不是什么值得稀奇的,但是在我国就完全不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流通纪念币的收藏属性


众所周知,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流通币的收藏是一个大的门类。而且国人有储蓄的习惯,流通硬币大部分都沉淀在家家户户。由于流通纪念币价值低,易于兑换购买,于国人而言,是成本最低的收藏品之一,同时收藏流通纪念币也是最普及的收藏活动之一


除开近几年发行的天量纪念币之外,之前的一轮生肖币,六运会等纪念币由于兑换、发行渠道不透明,并且发行数量少,造成了之前的纪念币价格暴涨,因此更激起了大家对于流通纪念币的收藏念头。



流通纪念币设计独特


很多流通纪念币在面值、用材、尺寸、重量、图案上与常规流通币差别较大。如生肖贺岁币,一轮生肖贺岁币虽是1元面值,但二轮生肖纪念币出了10元面值,再加上航天、孙中山等等各种纪念币,面值,大小,重量等各有差别。以上这些差异都是受到了贵金属纪念币设计思路的影响,于是造就了流通纪念币与生俱来的收藏基因。



流通纪念币作为礼品的初衷


流通纪念币的初衷虽然是以“普通”来定义的,但其却自发行早期开始就大量针对着礼品需求。从国礼、央行礼品、银行礼品到普通民众礼品需求可谓应有尽有。


据悉马年纪念币礼品装帧量已高达几百万之多,如此种类繁多的纪念币中,很大程度上就造成了包装本身成为独立的小众收藏品种。很明显地,流通纪念币的礼品属性成为其偏离流通功能的重要推手



流通纪念币的真假难以辨别


由于现在国内假货横行,加之假币也越来越多,虽然我们发布了很多关于辨别真假纪念币的文章,但是,还是有多群众无法正确分辨手上的纪念币是真是假,甚至连银行员工都以不能识别真假拒绝回存纪念币,因此流通纪念币更加无法流通。



流通纪念币宣传不足,收藏人群出现断层现象


从集邮开始,咱们国家有一批收藏爱好者,但随着这部分人年龄的增长,年轻人知晓纪念币的人群比例还是过低,即使是这两年公开透明发行纪念币。


另外,作为主管机构的央行限于人员、精力等原因,宣传力度不够。而商业银行承担纪念币的兑换工作,费力不讨好,宣传动力不足。



新中国流通纪念币的历史有近30年,从发行和设计理念方面来说表现还不是很成熟,基本上还是处于探索阶段。题材多样且缺乏预测性、发行数量不固定、规格不一、面值各异、用材多样等现象都是非常不利于纪念币的流通的。最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流通意识不强,相当数量的纪念币最终进入了收藏市场,翻倍溢价。所以说,要想让我国的流通纪念币“流通”起来还是需要些时日的!



编辑:周晓霞,审核:王春良

整理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