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族外战的两场经典,一场打出千年军威,一场打垮百年祸害

 mickeychow805 2017-09-23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中国的古诗词作品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诗词题材—边塞诗。不同于田园诗的隐逸潇洒,也不同于咏物诗得托物言志,边塞诗以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气势通常豪壮雄浑,一往无前。从边塞诗作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中华历代武将对外征战中的飒爽英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千古名将中的两名佼佼者。一位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另一位是“燕然刻石,勒马而归”的窦宪。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而窦宪是东汉权臣,名将,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霍去病出身低微,受汉武帝赏识,是名副其实的“天子近臣”,而窦宪出自名门之后,其妹是章德皇后,是名副其实外戚“国舅爷”。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但是他们彪炳千古的赫赫战功都是同匈奴对战所立下的。

汉时的匈奴由于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戈壁沙漠草原上,气候和生存环境恶劣,无法种植粮食作物,多以畜牧业为生。如若遭遇暴风雪和其它自然灾害,牲畜大量死亡,就会直接威胁到他们的生存。为了生存,也因为弱肉强食的原始文化,匈奴人凭借健壮的体格,强健的骏马快刀疯狂的杀戮汉人、抢劫汉人的财富,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在长达数百年里,边境地区的汉人苦不堪言。直到汉武帝时期,情况才有所改变。

从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汉武帝派兵和匈奴进行了多次作战。其中最巅峰的就是霍去病对匈奴的“封狼居胥”之战,史称漠北战役漠北战役是西汉规模最大,收复失地最多的一场战役。经次战役,匈奴受到了致命打击,北徙漠北,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北无王庭”的局面。

公元前 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十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分别从定襄郡(今内蒙呼和浩特东南)和代郡(今河北蔚县)出发,寻歼匈奴主力。卫青北进千余里,渡过大沙漠(戈壁沙漠),直抵阗颜山(今杭爱山脉),歼敌1.9万余人。而霍去病率军深入一千多公里,越离侯山,渡弓闾河,追击匈奴左贤王兵到狼居胥山(今肯特山),俘敌7.4万余人。

狼居胥山,霍去病命人堆土增山,然后他登临山顶,设坛祭拜天地,并在山上立碑纪念,以示此地纳为汉家疆土。

从此,中国的成语故事里有了一条“封狼居胥”,以此作为对将军们最大战功的旌表,也成为了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霍去病军威之盛,千载相传。

此后,历史变迁,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依附汉室,北匈奴桀骜不驯。公元78年,窦宪因暗杀幸臣刘畅获罪,自请击匈奴以赎死。公元89年,窦宪与耿秉率汉兵出征,随行有南匈奴骑兵。他们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国杭爱山)相遇并发生激战,军容齐整的汉军大破北匈奴。敌众如鸟兽溃散,单于只率少量部众远遁。窦宪又整军追击,直追到私渠比鞮海。此役,汉军斩杀北匈奴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登上燕然山,在去塞三千余里的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经过此战后,窦宪又出击三次,在公元91年左右,打得北匈奴彻底远遁,自此消失在中华历史的滔滔长河。

中国龙脉走势图震撼曝光,竟然泄出日本百年阴谋!关注公众号:lishijimi (一道秘闻),回复“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