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为子自豪图书馆 2017-09-23

自汉魏书法诸体皆备之后,后代书法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对书体进行完善,如何把字写得更美上面。随着书法审美意识的不断强化,书法评论也应运而生。有自评、有互评,更多的是后人对前人的评价。我们从这些书法评论里,似乎嗅到晋唐之后的书法家,越来越不自信了。

王羲之在《自论书》中,并没有夸自已怎么样,而是和钟繇、张芝二位大家做了比较,他说:“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张精熟过人,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后达解者,知其评之不虚。吾尽心精作亦久,寻诸旧书,惟钟、张故为绝伦。其余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贤,仆书次之。”王羲之的意思是,钟、张的书法是非常好的,和他们比我的水平也差不多,或者比他们还好些。总之,除了他二位,就数我了。王书圣的自我评价有理有据,既客观,又自信。

比王羲之还自信的,当属他的老七儿子王献之了。谢安曾问子敬:“君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谢安是王羲之的好友,也是王献之叔叔辈的大书法家,在王献之的仕途上,谢安没少提携,可以说是他的恩人。王献之对谢安也是很尊重的,写了满意的字,爱送给谢安欣赏。但谢安总是题跋后送回,向来不收藏王献之的墨迹。在这样的大家面前与父亲比较书法高低,王献之不但毫无顾忌,而且自信到什么样了。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那么大王和小王谁更胜一筹?这点萧衍和谢安意见一致,他夸“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并明确表态:“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到了独崇王羲之的唐太宗那里,王献之提都没有提:“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想必把王献之归到“其余区区之类”里了。

若论书法家的自信,真是没有最自信,只有更自信。南朝齐文学家、书法家张融,擅长草书,常常以此得意。齐太祖萧道成对他说,你的书法很有骨力,可惜没有二王的笔法。张融说:“别可惜我的书法没有二王的笔法,您要可惜二王没有我的笔法。”张融还常常叹息:“不恨我不见古人,所恨古人不见我。”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唐代怀素,是和张旭齐名的草书大家。虽然自己的草书水平已经很了不得,自己也很满意,但前有二王、张芝,也不敢口吐狂言。他一面到处进行书法表演展示,一面“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因为怀素深知,“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他在《自叙帖》里,更是借近十位名士贤达之口,把自己猛夸了一通,然后再装出谦虚的样子,说自己不敢当,大家这么夸我,我很羞愧。高二适先生对怀素的炒作行为深恶痛绝,一顿猛批。其实,炒作不正是不自信的表现吗?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一代英才苏轼,在《评草书》中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苏轼还与黄庭坚互相取笑:“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论,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可见在习书的过程中也被人取笑过,待到自成一家,人书俱老时,终于长出了一口气。

米芾有自负的一面。在他的《伯充贴》里,可以看出,他对朋友夸他为“天下第一”的奉承,也是顺水推舟,当仁不让。一面言不由衷的说伯充兄你看走眼了吧,一面又毫不客气的说,你如此了解我,太让我震惊了啊!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释文:十一月廿吾(五日),芾顿首启。辱教,天下第一者,恐失了眼目,但怵以相之,难却尔。区区思仰不尽言。同官行,奉数字,草草。芾顿首。伯充台坐。

对于前人书评,米芾不以为然:“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何等语?或遣辞求工,去法逾远,无益学者。故吾所论,要在入人,不为溢辞。”对于如何描述书法的抽象美,确实难为人。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都是比况。米芾虽然嘲笑别人,其实自己也有犯同样毛病的时候。

对于大唐书法,老米认为:“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脱子敬体,乏纤浓……”尤其对柳公权,更是批判起来:“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 虽讥贬过甚,然其论人论书,直言快语,不蹈陈规,也是条真汉子。

对有宋一代诸多书家,米芾也多有微词:“蔡京不得笔,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臣刷字。”

米芾在指点江山,品评左右之余,对自己的软肋也不遮不掩。米芾以行书见长,至于小草,则信心不足,在写《中秋登海岱楼诗》时,感叹“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元代赵孟頫、明末清初的王铎,由于二人大节有亏,盛名与骂名共存,他们对自己的书法评价很低调,对别人也很少评价。

赵孟頫做为宋皇室后裔入元为官,在蒙古人眼里他是贰臣,在遗民眼里他是汉奸。忽必烈首次接见赵孟頫,见他才貌卓异,称其为“神仙中人”;元仁宗也是对他赞赏有加,还把他的优点长处列举出来。但赵孟頫心里很姓楚,元朝皇帝看重的不是他的经世界之才,只是借以装点门楣而已。所以,赵孟頫的才情多用在书画上,取得的成就,可谓集大成者,领袖式的人物。耽于特有的人生经历,赵孟頫也很是低调。有诗云:“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世事总堪惭。惟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王铎做为降清的“贰臣”,也是无意于朝廷,明确表示“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这与赵孟頫的“惟有百年后,文字可传世”的心志,是一样一样的。王铎晚年,对自己的书法成就,评价还还很谦虚的:“予书何足重,但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假年苦学,或有进步耳。”但也认为“必有深相爱吾书者。”正是有此小小的自信,晚年让家人把他的墨迹刻石藏于壁间,嘱咐他们,日子若过不下去了,可以卖拓片度日。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晋唐之后的书家,虽然自信不起来,但也有不服气的时候。唐人在“法”上做文章,宋人在“意”上找出路,到了元代赵孟頫那里,他研究发现,还是回到晋人哪里学习比较靠谱。清代中后期的书法家发现,既然在帖学一路弄不过晋人,那就到碑里开辟新径。也有开枝散叶的,如赵徽宗弄“瘦金书”、金农弄“漆书”,板桥弄“六分半书”,大家都挺努力的,都最后,还是发现“书未宗晋,终入野道。”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晋唐之后的书家,如果还有点自信的话,都是在学习晋人书法中来的。王铎曾说:“余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虽有“文无第一”的俗话,但不适应书法。书法不是文章,书法是文化。

晋唐以后,书法家怎么越来越不自信了?

晋唐宋的行书成就分别排为第一第二第三,是在走下坡路。书法家的不自信源于书法高峰之高,也源于自知之明。而当代一些人的超级自信,可以当作笑话一笑,是绝对没问题的。这一点,我有相当的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