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首先,发散风热。 1.薄荷味辛发散,性凉清热,可以推动体内风热之邪出体外,因其清轻凉散,可将内达筋骨外至肌表的风热均向上向外推动,以此透发凉汗,用以治疗外感风热证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证。 这就相当于发散风寒药中的麻黄,性温散寒,服用后可将体内寒邪向上向外发散到肺和皮肤,赶走肺中寒邪以治疗外感风寒证,所以说“伤寒用麻黄,温病用薄荷。”就是这个意思啦。 那么,如何辨别伤寒还是温病呢?简单来说,伤寒就是感受寒邪,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温病则是感受风热之邪,鼻涕黄浊,咳痰黄稠; 2.喉为肺之门户,风热之邪侵犯肺卫,导致风热壅盛出现咽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可用薄荷; 3.此外,薄荷这种清轻凉散的特性,还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束表麻疹不透等。但要注意的是,薄荷仅可推动肌表之邪发疹,而蝉蜕则可以升清气来发疹,治疗脾胃之处所生之毒导致的发疹。二者常配伍而用。 其次,入肝经,具疏肝理气之功。 肝主疏泄,其中心环节为调畅气机。 那么,肝失疏泄又包括:1.肝气郁结(就是肝郁)2.肝气亢逆,疏泄太过3.肝气虚弱,疏泄不及三种。 薄荷在这里可以解决前两种,即疏肝行气,直接将郁滞的肝气疏开,这样由肝郁导致的胁肋痛啊月经不调等就都可以解决啦,或者气郁日久化热,用薄荷在清热的同时疏肝理气,一举两得。 另外,薄荷发散风热的特性在此处也有所体现:肝在窍为目,在液为泪,故风热之邪上攻导致目赤多泪时可用薄荷。 最后,薄荷芳香避秽,化湿和中,可治疗痢疾等。 什么是痢疾? 痢疾和泄泻差不多,都有大便稀、腹痛,而不同的是,泄泻大便清稀,夹杂不消化饮食物且伴肠鸣,而痢疾的大便次数虽多但量少,且为赤白脓血便。 好了,说完怎么区分泄泻和痢疾,那么再来说一下痢疾是由什么导致的呢? 原因大致有二:外感和内伤,生活中二者多交感致病,即身体受疫毒、湿热、寒湿入侵且伴饮食不洁/节时可导致各种痢疾,如:疫毒痢、湿热痢、寒湿痢,薄荷清轻凉散,亦芳香避秽、化湿和中,清热与祛湿并举,可散外感之邪以散肠中湿热,治疗痢疾。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有腹痛拘急或隐痛,痢下白多赤少,或有黏冻,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等伴寒象的痢疾,是不可用薄荷的哦。 18期微课预告如下: 不见不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