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伏首拜阳明(三)——平定宁王之乱(下)

 金色年华554 2017-09-23

一生伏首拜阳明(三)——平定宁王之乱(下)

平定宁王之乱(下)

平定宁王之乱(下)

正德十四年,七月初,宁王率军六万,沿江而下,迅速攻占九江、南康,然后抵达安庆。

安庆,位于南昌下游,南京上游。属于战略要地,欲取南京,必先取安庆。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时曾在此打的不可开交。后世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与太平军也曾在此激战。南京当时是大明王朝的三个首都之一(北京为北都,南京为南都,凤阳为中都),而且南京的领导班子跟北京分毫不差----除了没有皇帝。

朱宸濠不傻,想要造反成功,在小小的南昌城是成不了气候的,而下游的南都是最好的选择。只要能攻下南京,南方半壁江山很快将成为囊中之物,再寻机北上,将正德皇帝赶下去,自己便成了这大明王的新皇。蓝图已经构思好了,这万里江山都将是孤王的,朱宸濠信心满满!小小的安庆城,根本没放在眼里,按照朱宸濠的计划两天就可以拿下。

再说王守仁在吉安统领着数万兵马,把吉安城造的是固若金汤,而那边传来消息,宁王已经攻取九江,正在攻打吉安。王守仁早就料到宁王会顺江而下,却没想到九江那么快失陷。王守仁迅速召开军事会议,这时手下将领都摩拳擦掌,积极请战前往安庆,到时候前后夹击,必将一举功成!

这时王守仁说:不,如今九江、南康都被叛军所占,我们若是越过南昌,去救援,到时候反而被南昌守军短了我军后路,腹背受敌。我们不如直接去攻打南昌,叛军精锐倾巢出动,城内守备必然空虚,而我军现在士气正盛,攻必克!到时候宁王收到消息,南昌被攻破必然会从安庆撤军来救,到时候自然解了安庆之围。

手下将军听得心悦诚服!个个叩拜,全凭大人差遣!

(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精锐悉出,守备虚。我军新集气锐,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

-----《明史·王阳明传》

一生伏首拜阳明(三)——平定宁王之乱(下)

平定宁王之乱(下)

王守仁即刻点兵出发,兵锋直指南昌,期间又收拢其他各地兵马,总兵力达到八万人(虽然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

到了南昌城,城上守军果然惊慌失措,这时手下先锋大将伍文定前来请命攻城。王守仁却摇摇手,说:不急!

这位王大人,行兵打仗颇得孙子兵法精髓,兵者,诡道也!

攻城之前,王大人保持了之前的优良传统:信息战,也就是散布小道消息。

“朝廷这边有三十多万大军,而且都是精锐部队”;

“宁王那边已经被朝廷官军团团围住,不久就要被歼灭!”

“只要现在放下武器投降,朝廷不会追究你们的责任!”

城的守军本来就怕的要命,现在听了满天飞的谣言,更加毫无斗志,许多士兵都换成百姓衣服准备跑路。

此时王守仁看到南昌守军的斗志已经彻底瓦解了,于是召开了攻城军事会议。

正德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王守仁下令准备攻城,攻城时间选择了深夜。正是人最困的时间,不过早在白天,王守仁就下令官军除了部分警戒的人员,其余的全都在大白天睡觉。等到了晚上,一个个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精神抖擞。

在战斗打响的前一刻,最后的动员会上,王守仁一改往日慈眉善目的形象,满脸杀气对众军下令:“此次攻城,我将亲自督战,志在必取,一旦开始攻城,只许进,不许退,有临阵退缩者立斩不赦!”

这边趁着夜色,士兵们沉默着冲过去,准备开始攻城,一直到了城墙下,也未遇到一点抵抗,士兵们都很诧异,等架了云梯,爬上城楼,却发现楼上一个守卫的士兵都没有!

王守仁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战前散布的消息效果这么好!以至于敌人连交战的勇气都丧失了,都趁着夜色作鸟兽散了!

就这样王守仁戏剧性地拿下了南昌城。

再说说安庆那边,宁王用不到一天时间在没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就拿下了九江城,在安庆打了十几天,安庆城还好好地杵在那!这得亏安庆都督杨锐和知府张文锦,在叛军到达之前就做了充分准备,而且这两位也不是吃干饭的,守城是把好手,任你宁王在城下叫骂,我自岿然不动,有本事就来攻啊!宁王气的要发疯,却又无可奈何!

安庆能撑到现在其实是出乎王守仁的意料的,按照王守仁的预料是,宁王早就到了南京城下与南京守军对峙。不过这个出乎意料是惊喜,对王守仁来说是惊喜,对朱宸濠来说就是惊吓了!这边南昌被围攻(估计传话的这小哥一看到王守仁的旗号就跑来报信了,等他跑带安庆城下宁王大营的时候南昌城早就被王守仁攻下了)。

宁王一听老巢要被端了,直接急得跳了起来,马上要全军回师南昌。这时宁王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悔不该当初没在南昌城解决掉王守仁,悔不该听信了传言,贻误了战机。其实这位朱王爷也真是点背!如果没有王守仁现在估计早就在南京的大殿龙椅上坐着了,哪用得着在安庆城下吃土喝风。

宁王要回军,这时手下总算有聪明点的,说:王爷咱不能回去,王守仁围南昌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了,现在南昌在不在咱们手里都不好说,为今之计,只能绕过安庆,直取南京!拼死一搏!尚有一线希望。

然而朱宸濠这次又是铁了心了要回南昌,就算是死也要死之前拉着王守仁垫背!

于是朱宸濠下令,全军掉转方向,目标,王守仁!

安庆城里杨锐和张文锦,一看叛军退了,心知王守仁那边得手了,怎奈手下兵少将寡,又艰苦守城守了半个多月,实在没有力量去支援王守仁了,只能默默地遥望西方,王守仁,你自求多福吧!

叛军回军南昌的消息传来,王守仁手下人都劝他坚守南昌,宁王已是丧家之犬,现在又急于求战,我们只需要等他们疲惫了,其他各路兵马一到,宁王必败!

然而王守仁又做出了出乎意料的决定!出战!

一生伏首拜阳明(三)——平定宁王之乱(下)

平定宁王之乱(下)

战场选择了在鄱阳湖,当年朱元璋在此大败陈友谅,从而奠定了一统天下的基础。王守仁选择此处成为朱宸濠的葬身之处,也算是向洪武大帝致敬了。这两位自宁王叛乱伊始就开始互相较劲,现在终于要面对面的较量了。

红方选手:王守仁,著名军事家(别的称号在这也用不着)。

蓝方选手:朱宸濠,明朝唯二的造反藩王(造反失败的那个)。

双方第一回合

结局很惨,朱宸濠被揍得很惨。

王守仁收到凝望撤军的消息之后,马上派遣伍文定等在宁王回军的必经之路黄家渡设伏,朱宸濠果然从此处经过,与伍文定打了个照面,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朱宸濠急忙指挥叛军进攻,伍文定诈败,叛军不知是计,尽遣轻骑精锐一路穷追猛打,怎知刚去追诈败的伍文定,后面辎重部队就被王守仁给收拾了。前军这边收到消息,火急火燎拍马回头去救,前面伍文定调转枪头,杀了个回马枪,叛军死伤无数。朱宸濠挺幸运,躲过了此劫,不过估计他现在没心情效仿曹阿瞒三笑诸葛亮无智,周公瑾无谋了。宁王第一次与王守仁的正面交锋失败了,损失了很多士兵,很伤心啊!不过朱宸濠,不要太伤心了!这不是你最后一次失败,你还会接着输呢,而且这次不是最惨的!更惨的还在后面呢!眼泪还是留到那时候再流吧!

第一回合,王守仁胜。

朱宸濠很不服气,收拢了残兵败将,又将其驻守在九江、南康的精锐也尽数调来,准备与王守仁决一死战。这会朱宸濠聪明了点,陆战我打不过你,我在水里跟你打总打得过了吧?于是朱宸濠仗着自己水军众多,战舰也比王守仁的大,又用金银重赏,组成敢死队。准备与王守仁展开第二回合的较量。

很快,第二次战斗打响,叛军冲击很猛烈,又有水军炮火支援,官军左支右绌,难以抵挡,不少士兵开始后退。王守仁大怒,提剑上前,连斩了数名后退的官兵,王守仁手持长剑凌然而立,鲜血顺着宝剑滴下来,大喊:有敢违将领退缩不前者,斩无赦!士兵们一看,后退就是死路一条,还不如去跟叛军拼命,就算死了朝廷还能追赠个烈士啥的,家里还能得点抚恤金。于是个个奋勇杀敌,叛军又被打退了。

第二回合,王守仁再胜!

接下来朱宸濠做了件蠢事。联舟为方阵,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战船连在一起组成方阵。熟悉吧?三国时期,曹操铁索连船,被周瑜一把大火,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而今天朱宸濠竟然想到了铁索连船,三国志没看过吗?三国演义总看过吧?(据考证,三国演义成书于洪武年间)某位大贤说过:不读书就没文化,没文化害死人啊!虽然两次打退叛军,但是想一举消灭叛军还是很困难,王守仁这边正发愁呢,一看这阵势,乐了:我要是不烧你,都对不起罗贯中!

朱宸濠连续吃了两次亏,心理阴影面积无限大,一天正在大营里开会骂着手下无能,忽然外面惊呼:火!火!火!

这不是什么发起攻击的暗号,而是真正的漫天大火,朱宸濠出了营帐,望着自己在烈火中焚烧的战舰,知道这下彻底没了翻盘的希望,也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第三回合,只有王守仁站在擂台上了。

而朱宸濠早已被五花大绑。

宁王之乱,正式平定!

(当然,后来正德皇帝朱厚照下江南,让把朱宸濠放了,自己又平了一次,然后功劳记在了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也就是皇帝本人)头上了,此乃后话。)

相关链接:平定宁王之乱(上)一生伏首拜阳明(二)

五百年出一圣人 一生伏首拜阳明(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