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秋分

 NGC1952 2017-09-23








秋分(Autumnal equinox),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此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夜,南极附近开始为期6个月的极昼。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中白昼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养生







饮食:清润温润为主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地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


秋分时节最重要的当数充足补水。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蜂蜜等。







起居:早睡早起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高气爽,也是锻炼的好季节。但由于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防止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








情志:多走走赶走抑郁惆怅


进入秋天之后,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最后提醒,虽然秋季是养生进补时节,但也需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乱补。不可逢补必肉,多补少出,打破身体平衡补出一身富贵病;也不可只补贵的不补对的,养生进补不是讲究进补的食品越高档越名贵,而是讲究是否对症下药,进补之前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偏寒还是偏热,然后再针对自己的身体制定养生进补食疗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