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自由中发展——一篇自我的人格分析

 徒步者的收藏 2017-09-23

虽然《人格心理学》这门课已经学了至少三、四遍以上,但是就个人而言依然不能很好地回答“人格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人格如此复杂,在心理学里的理论流派又如何众多,就人性而言根本难以给出一个定义。然而,很感恩的一点是,每一次学习,都能让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了一些进展。所以,在此也想以自己个人的人格特征与成长作为基础,来举例说明自己对人格心理学各派的认识吧:


一、类型与特质论的分析:




如果按照最最基本的气质类型理论来分析,我是属于“一般胆汁-抑郁质”的类型。虽说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但是知道这个结果以后心里还是多少有些郁闷。毕竟,自己本身一直有些羡慕多血质的机敏和粘液质的沉稳。当然,胆汁质的直率和抑郁质的丰富创造力也是在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是随着年龄的成长自己在性格特征上越来越圆滑、世故。

 

后来,我又学习了特质论,也在陈国鹏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精神质(P)一般,但神经质(N)的分数却相对较高,而内外向的倾向(E)又不明显,这也印证了之前通过类型论量表测出的结果。于是,我最明显的人格特征无疑就是“敏感”!

 

想想自己从小到大,确实在这一点上非常突出。因为敏感,带来不少挫折;也因为敏感,得到不少收获。所以,个人以为类型与特质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直接显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让人明白自己身上最典型的表现是哪些。当然,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也造成了在原因等深度剖析上的局限性了。


二、对精神分析的认识:



其实,最初自己开始学习精神分析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好感。主要是当时自己对心理学的认识,还没能深入到潜意识的层面,所以看待心理动力学的咨询方法总有些难以接受——不做任何的提示,光让对方天马行空地遐想就能解决好心理问题吗?于是,如同埃利斯当年个性一样的我,转而寻求了简单又见效快的“合理情绪疗法”。但是,我却不能回避自己的身上充满着精神分析理论的印证。

 

按理说,敏感而又喜欢遐想的个性,应当能活出一个非常灿烂的童年。然而,我的童年虽并不缺衣少食,但绝对不是这样的一个生存环境:父母当时都是双职工,便把我托付给了奶奶抚养。而那时老人还要照顾一个中风瘫痪并伴有严重痴呆的爷爷,结果照顾我的目标就成了“只要吃好、穿好、不惹事,就是好孩子”。再加上父亲是个典型的胆汁质气质类型,每天忙碌工作回来,哪怕听到一点点不如意的事情就会对我施以打骂。在需要建立信任的口唇期,我过早地断了奶;在需要学会自主的肛欲期,我又没能得到很好地释放……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真的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听话、内向,有时还带有些懦弱的孩子”,尽管这并非父亲最初的本意,更非我个性的本质。

 

人们常以为,内向的孩子就是与世无争、内向的孩子就应该安安静静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恰恰相反的是,在童年的我身上的这个外在特征,并非是一个讨人喜欢的表现。所以,老师常常因为我“反应慢”而责怪,同学们更是因为我看上去“好欺负”便爱招惹,父亲又因为我这种在他看来“不够像男人”的表现而迁怒……回想自己从幼儿园到中学毕业,似乎整个童年到青春期都经常在焦虑、担惊受怕中成长着。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至我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心理学以后才告一段落。

 

实际上,成年以后的我处处可以见到童年时的一个个情结所留下的痕迹。包括现在往往爱随处展现自己个性的特点,也是童年长期压抑的体现。当然,有时候也不免会像小时候一样呈现出焦虑的情绪,因为那时的自己实在是经历了太多的负面评价与失败。按照弗洛伊德的话说,这些都是“死本能”在起着作用了,而客观上我的内心也时不时会隐隐有一种“破坏欲望”。倒不是说真的去做什么破坏的事,只是相当排斥那种墨守陈规的风格,喜欢创新、也喜欢接纳那些另类的人。这可能就是童年时没能一展所长的补偿吧。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让我之后在了解了心理动力学的精髓以后,非常容易学习他的各样技术,特别是解梦术和自由联想,因为这两个技术是精神分析的基础和精华所在,更是在我自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依稀记得小时候常常做一个梦,就是从小身处的奶奶家里那种石库门的楼房,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深不可测的迷宫,我顺着自上而下的滑道一直下滑到了底楼,却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往上爬了——这就是童年的我:始终渴望超越那个环境,却发现自己始终无法离开“底楼”的现实!

 

这实在让我意识到,精神分析虽然在今天越来越不再成为心理学的主流,可是它仍向一个深不可测的大海,向我们开启着人心中那些神秘的本源。或许,在这个充满浮躁的社会背景下,只有执着而耐心的人才能有精力去不断探索个中的奇妙吧。


三、对行为主义认识的变化:




应该说,在过去学习应用心理学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对行为主义一直不太有好感。原因就在于,在自己的印象中传统的行为主义无非就是把人当成畜类一样对待。甚至于,一度不认为“行为主义理论”应当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不就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建立、改造外在的行为吗,哪里有考虑心理因素了?这一点,正如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巴甫洛夫至死不愿意说自己是心理学家一样。直到这几年,才渐渐有了更新的认识。

 

不得不承认,在自己成长道路中有太多行为主义理论的见证。奶奶曾经对我说,小时候母亲正是使用了在奶嘴上涂辣椒油的办法迫使我断了奶,但这也使得我至今吃不了太辣口味的东西;包括从小父亲厉声喝斥后的责打,亦给我造成了一个软肋,那就是对巨响声音的恐惧——无论是放鞭炮还是卖爆米花那每隔几分钟就会有一声响,甚至是气球突然爆裂带来的声音,都会让我心惊肉跳,更不要说什么枪炮的声音了。好在自己最终躲过了服兵役的压力……这一切岂不都是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学习到的吗?

 

不仅如此,就是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认识也不外乎类似的学习过程。以至于,当看到别人的家庭关系、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和我不一样时,还觉得十分奇怪。我并不明白,从小到大家里人已经通过耳濡目染让我深深建立起了属于自己家庭的一套生活模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我们家一直提倡全家人在一个桌上吃饭。而最初还不会自己吃饭的我,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时,便觉得家庭的生活本该就是如此。通过这样的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过程,就慢慢也变得如此。直到与其他人在一起时眼见他们不同的家庭生活,才发现原来这并非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以前,我很少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解释以上这些经历,因为这些完全可以用其他学派阐述得一清二楚。但等到自己真正面对临床接案,发现行为治疗的技术有其他流派不可替代的方便与快捷时,才知道这也是不能回避的事实!记得有一位督导老师针对我的“巨响恐惧”说“为什么非要刨根问底找原因呢?直接用系统脱敏慢慢适应才是最直接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那位老师可能没有更进一步说明一个重要的前提,同时也是我目前对行为主义开始有更新认识的原因:那就是信念在其中的作用!说到底,无论经典条件反射里的刺激信号,还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强化物亦或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外在观察对象,都是在让个体建立起对这些强化物的信念!说到底,“强化”的过程就是建立起信心的过程。正如《心理学与生活》一书中提到670年代对经典条件反射的更新实验:为什么让小白鼠光吃糖精就能代替药物的功效?因为之前药物+糖精的捆绑,正是为了让小白鼠的机体建立起对糖精的信念。

 

综上所述,在现在的我看来,行为主义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似乎并不像是一个能够单独存在的学派,而一旦从这条思路上去钻研,不得不和另一学派牢牢结合在一起,那就是认知学派了。


四、博大的认知心理学:




虽然认知学派是自己所学的第一个心理咨询技术(REBT),可是到今天才发现,自己对于这个学派原来是那么陌生!这一点,实在有些和目前心理学研究以认知为主导的潮流有些不相称。但是,不得不说,认知可以说是在一个人的个性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同精神分析学难以去佐证的潜意识论相比,认知心理学在现代科学的理论体系下显得实在是更有说服力。认知形成的过程,是可以用实验模型去证明的、也是有说服力的。人对于自己看问题方式的看法,或者称为“元认知”,实在是主导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成了作为咨询师的我在临床咨询中分析来访者问题常用的切入点。而许多并不需要太过于深入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认知分析和矫正加以解决。

 

不过,个人以为如果从心理咨询的角度来看,只是使用了认知心理学极小的一个部分:对于认知偏误的识别和矫正。事实上,整个认知结构博大精深,如果能应用到临床上关注每一个认知形成的环节而加以改进,只是这一点恰恰是临床应用的专业人士所欠缺的地方了——正如我一样,搞临床咨询的,往往在理性思维方面不及基础理论的专业人士强悍,这一点也是不能尽数了解认知心理学精华所在的关键。比如,著名的凯利“认知构念理论”,就很少为许多一线的临床咨询师所知。

 

而且,使用认知咨询往往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挑战:“正确的认知”本身就是带有一定主观性的。所以,认知咨询的大师们在风格上往往都有些“咄咄逼人”的印象,尤其是那个被称为“老妖”的埃利斯。他把“不合理的信念”分成三大类: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的苛求。但是,这个判断又如何证明其“标准”的合理性呢?可见,认知咨询本身就是带有很强烈价值导向的。虽然这在每个流派都有不同人性观的前提下本无可厚非,但对咨询师本身来说、特别是国人浓浓的“说教”文化传统下,这无疑是一个试探。

 

所以,基于这一点,个人以为认知心理学的系统,更适合那些偏理工科的专业人士去学习和研究,就文科出身的人来说,往往只能使用其中一部分理论,而难以认知结构上有一个清楚的掌握了。当然也正是为此,我本人对于那些在认知心理学上有钻研的,一直是保持非常尊敬和钦佩的态度!


五、人本主义的奇特:




这些年,越来越感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强大和帮助。这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偏好,说到底自己也是在几大流派的游历中慢慢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核心人性观。而客观上,没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会否认,人本主义的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咨询的基础,其他各大流派都不得不以该理念作为铺垫。哪怕是当年最“妄自尊大”的精神分析,也形成了风行一时的“自体心理学”。归根到底,当年的马斯洛和罗杰斯无疑是洞悉了人性的核心:自尊!

 

没有一个人生来就是应该寄人篱下、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上天让每一个人降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有人不得不过着卑躬屈膝的心态生活,只不过是他没有发现自己的价值而已。当自己无法排解这种压抑时,就带来各样的心理问题与困扰。而心理咨询的核心,就是帮助他发现这种价值,从而寻找到尽展所长的方向——这也是我对人本主义的主要认识。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至少可以发现在学习心理专业之前的时候,都是在价值条件中接受着有条件的关注。以至于后来相当一段时间都几乎迷失了自己。直到今天才真正体会到“找回自我”的宝贵。而过去一直难以接受人本主义的立场,是因为错将人本主义认定为“和稀泥”,而这实在与自己历来的风格不相称。直到真正了解了其人性观以后,就明白人本主义并非只是“吴语软侬”的咨询。据说罗杰斯本人越到晚年就越发显出其咨询风格的犀利。如今差不多有这样一个共识:凡是强调人的自我价值与成长,都会被归入人本主义的范畴,包括之后的罗洛.梅和当代欧文.亚隆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只不过在方式方法上,他不会像认知咨询那样直接把自己的观念加给来访者,而是在开放式的交流中让对方慢慢接受这种人性观,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所在罢了。

 

从这个角度,貌似简单的人本主义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深”又有难度的流派。因为世人的本性太喜欢先入为主地判断人,而一个人身上的问题又往往会表现得最突出,恰恰是来咨询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有问题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关注他的积极面、去发掘他的自我价值,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今天,我都在不断地操练中,不是操练如何接纳对方,而是操练自己不断从无条件积极关注的视角去看待人,特别是那些为现实中大多数人看来不堪的、一无是处的人。

 

不过,正因为人本主义这种“有容乃大”的理念,使得在具体的技术上变得有些模糊和随意。当我最初看到人本主义学派的心理咨询技巧时,发觉几乎没有学到什么系统化的技巧。除了每一个咨询师都必须掌握的倾听、同理心以外,似乎就没有什么特别的系统流程了。这一点,也使得人本主义可以为各家所用,但对他本身来说却缺乏独立发展的特色。所以,个人以为人本主义更像是一种文化理念、一种价值观,而在不经意间渗透到其他人格流派,甚至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写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悟:要说对人格的认识,最大的感触就是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如同一个多姿多彩的小世界。将来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塑造,只有自己能够把握。且不论教育的理念应当如何,客观上包括父母和老师在内,也没有人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命成长究竟该往哪个方向去。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做的只是把各种知识和方法告诉大家,让大家能够在这个框架内收获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感恩上苍给自己这样自由成长的机会,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指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