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州女生发明洗龙虾神器 她母校已出400位小发明家

 东行游子 2017-09-23

清洗小龙虾过程相当繁琐,而且还容易被钳弄伤手。

这不,难题终于解决了!湖州的中学生劳逸发明了一款“清理小龙虾的手套”,戴上这双神奇的手套,既能快速去除小龙虾的头部和泥肠,还能方便地把小龙虾体表刷洗干净。最近,劳逸同学的这个小发明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拿到发明专利证书。

“清理小龙虾的手套”的发明专利证书

而劳逸的母校——吴兴实验中学由此成为湖州市首个拥有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初中。不仅如此,这所初中居然还有近400位学生的380件发明作品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是不是很好奇,那双“清理小龙虾的手套”长什么样?这么多“小小爱迪生”是怎么诞生的?走,记者带你去一探究竟。

“吃货”女生发明清理小龙虾神器

小龙虾是很多人的心头爱,劳逸也是如此。平日里,除了爱吃,劳逸还喜欢观察家人或是餐馆服务员清理小龙虾的过程。

初二暑假,全家人去海南旅游。一天晚餐前,劳逸像往常一样观察老板清理龙虾,突然,一个念头萌生——如果有一双手套,能把所有的清理环节一起解决,岂不是很妙?

念头一闪而过,时间很快到了2016年7月。中考结束,劳逸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好好想想那个关于小龙虾的灵感。劳逸把自己的设想告诉了吴兴实验中学学生发明创造指导老师朱忠荣,接连好几周,师生俩反复商量讨论,不断迸发出创意的火花。2016年9月,师生俩成功设计出一款理想的清理小龙虾手套,并于9月30日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劳逸同学

那么,这款手套到底长啥样?具体怎么工作呢?该项发明的指导教师朱忠荣告诉记者,目前手套还在制作过程中,11月份才能完成,届时将拿去参加湖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不过,记者在吴兴实验中学看到了整个设计图纸。

这款神奇的手套包括主手套和副手套。主手套的上部设计了一个可供手指插入的硬质壳体,壳体顶部还有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内有乾坤,里面有弹簧,入口处还有一个活动门,门内侧还装了刀片。这样的话就能在不被钳伤的情况下快速固定小龙虾,还能利用里面的刀片,将龙虾的头部快速去除。此外,主手套和副手套的掌心处都有刷毛,相互搓动能同时清洗小龙虾的背部和腹部。刷洗后的小龙虾活动能力会大大下降,此时再将腹部的虾肠抽除就容易多了。

让朱忠荣感到特别骄傲的是,从2016年9月底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到最近得到授权拿到发明专利证书,仅仅历时11个月。“专业人士告诉我,一般的发明专利从申请到授权需要2年至2年半时间,1年不到就拿到授权是相当少见的,主要原因是这项发明专利属于原创性发明。”

爱动脑筋的劳逸还曾发明过一套“海滨泳场安全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游客溺水的概率,该项目获得了2016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意项目二等奖。

劳逸发明的“海滨泳场安全监控系统”

如今,劳逸已经是长兴中学高二的学生了,因为课业紧张,她说自己还有很多想法没有实践,等将来上了大学会花更多时间着手创新发明。

这么多“小小爱迪生”是怎么诞生的?

吴兴实验中学教学楼的公告栏里,贴满了今年学生发明作品的专利证书。“这仅仅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好多都没贴出来呢。”朱忠荣介绍时满是自豪。

吴兴实验中学的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得从2008年说起。那一年9月,该校在湖州全市初中首创开设《创造发明》选修课,每周两课时,由朱忠荣担任专职教师。从单调的讲课到带着自己发明的小工具上课,学生们被老师的创新所吸引。课上,曾经是科学老师的朱忠荣成了“孩子王”。渐渐地,学生们开始爱动脑筋、爱动手,常常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场和老师探讨,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创意灵感转化成发明作品。到目前为止,参加过创造发明课程的学生人数已达300多人。

朱忠荣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发明作品。

在开设《创造发明》选修课后,学校又陆续开出《研究性学习》《机器人实践》《知识产权》等科技创新教育类拓展性课程。尤其是《研究性学习》,初一、初二每个班都要开设,学校通过报告会形式对课题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并计入学生期末考核,这在全市初中又开了先河。

学生们在上机器人实践课。

一组数字令人兴奋:从2010年3月至今,吴兴实验中学已经有将近400位学生的380件发明作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还有10件作品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得以受理,4项教师的教学创新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学生的发明成果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创新项目二、三等奖各1项,连续九年荣获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项目一、二等奖,其中,一等奖累计有11项,位居全省初中之首。学校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中荣获1项一等奖,在浙江省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中荣获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学生的机器人创新实践成果在近三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中获得人形机器人舞台剧展演赛项目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1项由科技部批准颁发的最高奖。

沈一冰同学发明的“一种气动式甘蔗刨切机”

其中,沈一冰同学发明的“一种气动式甘蔗刨切机”特别值得一提。指导教师朱忠荣介绍,这款削甘蔗的神器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将甘蔗切断、去皮,刨切出来的甘蔗长度差不多、品相也光滑,给不少水果店老板带去便利。这项发明在2016年2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于2016年5月向湖州高源金机械有限公司成功转让,在当年11月的“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喜获发明创业项目金奖。

新学校的创客空间效果图

“科技创新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科创才能的舞台。”吴兴实验中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是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宋庆龄少儿科技发明示范基地。今年年底学校将搬迁新址,一个拥有科创区、3D区、机器人区、无人机区的全新创客空间届时将与学生见面,孩子们将有一个更棒的地方尽情发挥创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