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从庄子出发探寻孤独(2)

 百科知识博览 2017-09-23

或许是寻根意识的作祟,一直以来,我们都对人的起源或人的本质这种问题兴趣盎然。然而,在达尔文那部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发表之前,除了某些诸如赫胥黎这样的叛逆之徒,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从“万物之灵”的群体中剥离,甘心与“猿猴”同根。

何况,各种各样的创世神话,以宗教、以传统、以迷信、以偏见、以暴力等种种方式,赋予人类一种令人震惊的盲目自大:因为我们是神明匠心独运的杰作,我们肩负着神的使命来到尘世,所以我们要替神明管理自然万物,这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

不得不说,这种曾经的主流论调,如今已经失去了市场。那些热衷于推销此般论调的声音,不是已经枯朽,就是在枯朽的路上。尽管现在的我们还没能完全放下自己的“高贵”身段,但也开始扭扭捏捏地意识到,我们高贵的背后,也有一段“不忍回首”的往事。因为我们在成为人之前,同样是一种无毛、两足的直立动物。

世上本没有人,后来才出现了人。虽然这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跨过了几百万年的时光,中间忽略了许多真假难辨的有趣学说。不过,在没有其他更有信服力的理论出现之前,我选择相信达尔文。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以人的面目出现在世间的时候,并不是单枪匹马的孤胆英雄,而是风雨与共的一个群体。很明显,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单靠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就算是出于生物学意义上“基因保存”的基本要求,雌雄异体的人类也无法像细菌那样实现分裂生殖。

这样以来,彼此之间的交流,就不再是一个“应该不应该”的理论问题,而是“不得不如此”的现实问题。当然,最初的时候,这种交流肯定不是语言文字,因为完全没有。

记得有语言学家在探究语言的演变时,提出过许多有趣的见解。印象深刻的一个是,人的语音系统和鸟类的语音系统最为密切,人类很可能是从鸟类那里“剽窃”了某些核心要件,从而搞出了自己的发明。之所以对这个观点留有印象,是因为庄子的《齐物论》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疑问,即“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这里的鷇音,就是刚出壳的鸟叫声。

庄子质问那些动辄宏论滔滔的思想家,你们自以为说的话和鸟叫不同,但真的有那么多不同么?

我当时想,世上有那么多种动物,为何庄子单把人话和鸟叫相比呢?现在,这个语言学家至少给了我一种解释,无论是不是胡说八道,我都很高兴。但高兴的同时,也感觉之前看《庄子》或者先秦的一些著作的时候,大概漏掉了许多东西。也许在那个不那么“科学”的时代,动物不仅仅是动物,而且还打上人类的烙印,承载着人类的某些观念。比如马(公孙龙的《白马论》)、比如牛(比如庄子的《养生主》、孟子的《梁惠王》)。这也许跟它们当时的重要性有关,比如马对于战争,牛对于祭祀和农业,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话题扯得有点远,拐回来接着说。

要说的是,尽管当时还没有语言文字,但这些“不会说话”的原始人类,一定有其他的交流方式进行代偿。事实上,即便今天语言文字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交流方式,其他的交流渠道也仍然顽强地残留着。比如文学家告诉你眼神是一种交流,心理学家告诉你微表情是一种交流,人类学家告诉你肢体动作是一种交流,日本的女忧还告诉你,做爱也是一种交流。

这说明,人类复杂的交流系统中,交流方式远不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是在不断“淘汰”或者说“挤压”了其他的方式。这同样也符合拉马克“用进废退”的学说,正如瘫痪的人肌肉会萎缩,其他的交流方式如果长时间闲置不用,大概也很难摆脱“萎缩”的命运。所以有时候看一些绘画(眼),听一些音乐(耳),做一些运动(身),静静地体验某种无言的东西(意),我个人觉得是挺好的事情。

无论如何,人类自始至终以集体的形式出现,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这个集体想要在酷烈的环境中保存下来,除了孟子所说的基本的求食、生殖本能之外,交流的冲动也紧跟其后,这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过去的思想家们,之所以忽视了交流的地位,并非因为它不存在或者不重要,而是源自我们的“自然而然”和“熟视无睹”。某种情况下,因为事情发生的太过自然,所以缺乏引起注意的特质。心理学上,注意是研究问题的开始,不能引起注意的东西,是得不到思想垂青的,何况那时候也没有研究的工具。一个与此类似的例子是空气,空气当然很重要,但在拉瓦锡之前,并没有太多人对空气究根问底。

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是,如果一种行为几百万年间重复进行,不断改进,那么会不会对基因造成反作用,从而在生理结构方面造成改变?这种结构的改变,会不会进一步改变这种行为的发展速度或方向呢?(这可能是一种循环反馈和控制)。

我相信,会的。

还有一个跟孤独主题相关的重要问题。但凡交流,都是为了传达信息,而这种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信息损耗,一如阻力降低了速度,玻璃吸收了光线。或许,单单是损耗还不那么可怕,更可怕的是误解。误解常常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场景,当一个野人向同伴叽叽哇哇乱叫,本来是危险示警,但同伴却理解成了“前面有好吃的美味”,这种情况下,除非有特别的幸运,否则悲剧就很难避免。

信息传递有损耗,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一个人发出100份的信息,接受者所能按照原意接受的,总是介于0-100之间。信息损耗、无法解读、错误解读,都分别为交流障碍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黑格尔曾说,概念的自身,同时也包含着对概念的否定。同样,交流的行为,也包含着对自身的反叛。因为只要交流行为发生,信息就无法原原本本的被完全接受。

尽管存在着交流障碍,但我并不认为,人就必定会产生所谓的孤独感。也许这个时候的人,还没有自我的意识;也许仅仅越过障碍的那些信息,就足够使用;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最终意识指向,都是同样的一点:生存。无论如何,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是不会认为自己“孤独”的。

总起来说,交流的障碍,只是孤独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如果我们可以把孤独比喻成一棵树,那么交流障碍也许可以视为土壤,但仅有土壤长不出孤独的树,至少的至少,你还需要栽下一棵树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