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人生,从放弃无用的关注开始

 富书 2020-06-19

世界上最奢侈的10样东西,你拥有几样?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就看他得意时

拖延症,毁掉你人生的顽疾

作者:萧萧依凡(富书签约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转载请加fushuzhuoluo

主播:宇夕

主播荔枝号:夏宇夕(FM1816582)

有限的人生里,并没有那么多事情值得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去关注,高效人生并不在于你做了多少无用的事,关注了多少无用的消息,而在于生命的密度和时间使用的质量。

01

前几天和一群朋友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感慨同一件事儿,那就是“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不是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在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是一群年轻人在疑惑:谁偷走了我的时间?

很多年轻人都习惯晚睡,晚上11点睡觉,这绝对算早睡的,表面看来,熬夜使每天的时间被拉长了许多。

可是,第二天一睁眼,我们总是想不起前一天下班后都做了些什么,这就像月光族月底盘点当月支出一般,不知道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这并不是说,大家都患了“失忆症”,而是说,很多人回忆起时间消费方式,都觉得时间被随意浪费了,没有实实在在地花在自我提升上,人生毫无收获。

我问过一个晚睡的朋友,晚上磨蹭到12点多才睡觉,都做了些什么。

朋友回答,追追剧,刷刷微博,聊聊天,看看朋友圈,一晚上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是的,这也是眼下大多数人的消遣方式,关注的东西太多,这使得时间变得廉价和低效。

每个人每天不可谓不忙,朋友圈更新提醒的“小红点”等着我们消灭,各种娱乐新闻等着我们点评,手机里各种APP等着我们使用。

我们的时间都被无用关注填满了,以至于忘记了怎么去前进,所以,我们常常在惊奇,那些高效的人生里,时间都是从哪里来的?

我的一个好朋友刘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同时,她是一名职场女性,有自己的事业,她还完美地发展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当地作协的成员。

此外,她坚持运动,每天早上,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在群里打晨跑卡,如果下雨,她就在跑步机上跑;如果天晴,她就去室外跑,从未间断。

生活和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从不见她蓬头垢面,狼狈不堪,我们视她为群里的“正能量”,她却谦虚地说,每个妈妈都是超人。

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妈妈都是超人,很多妈妈只是无用的中年妇女。

02

熟知刘姐的人都知道,她的人生之所以如此有条不紊,高效有节奏,是因为她放弃了许多无用关注,把焦点聚焦在生活本身。

多年以来,刘姐坚持“断舍离”,她不断清理家里的每个角落,把长期闲置的东西送给需要的人或者捐出去。

她曾分享过自己的衣柜照片给我们看,偌大的衣柜里面,四季的服饰极其精简,这是她坚持定时清理衣柜的成果。

那些经常被遗忘的服饰,她会当机立断请出衣柜,不像很多女性,许久不穿的衣服堆满了衣柜,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纠结一番,再扔回衣柜。

这让我想起黄菡老师,黄老师曾被细心的观众问到,她在某综艺节目里怎么总穿同一双鞋?

黄老师回答:“事实上我共穿过三双。生活里,我当季所有的鞋不会超过三双。”

聪明的人,总是懂得给生活做减法,选择越多,注意力越容易被分散,会让时间白白浪费在纠结中。

同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许多人的关注点是多么的无用和可笑,黄菡老师在节目中的诸多经典观点,反倒不如她的穿着惹人关注。

刘姐的“断舍离”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她的手机桌面极其干净,没有赶时髦的APP,不会总是浪费时间去“浅尝辄止”。但是,这不代表不学习不进步。

刘姐家中有一个很大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心理学等各种书籍,她把别人“批阅”朋友圈的时间,用来学习和阅读。

所以,在别人眼里,刘姐从容淡定,从不兵荒马乱,闲暇之际,她读书品茶弹琴,日子过得极其精致优雅。

她喜欢茶,对茶的了解已到了专业程度,每种茶的口味,汤色,她都颇有研究,很多不爱喝茶的朋友,唯独喜欢和她一起品茶,听她娓娓道出每种茶的前世今生,这是一件颇有趣的事情。

03

有时,我们误以为,许多人之所以与众不同,一定是因为关注到了世界每个角落都发生些什么。

恰恰相反,大多颇有成就的人,其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少了无谓的关注,多了专注于自己的人生。

余秋雨先生在《开讲啦》中分享过一个故事,十几年前,他曾走遍了世界上很多古文明遗址,去寻找和中华古文明有对比的遗迹,快走完的时候,一位传媒集团的老总听闻此事,特别感动。

在他看来,余秋雨先生年纪不小了,又有学术地位,完全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件事情,于是,这位老总提出,最后这段路程由他来为余先生开车。

余秋雨先生暗自担心,17个小时的车程,两个大男人四目相对,时间该有多么难熬,于是,他想了一个问题来消磨时间。

他已经离开文明世界半年,不能看电视不能看报纸,这半年时间,他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发生了什么。

因此,他请这位老总给自己“补课”,他心想,半年的世事变迁大约足够这位老总讲十几个小时的。

岂止,这位老总只讲了十几分钟,就把世界和中国这半年发生的事情都讲完了,余秋雨先生相当吃惊。

这位老总认真地说道:“现在所有的信息,当它发生以后的第二天,()连再讲一遍的兴趣也没有了。”

余秋雨先生不禁感慨,过去的半年时间,他赚了,他没有关注那些无用的信息,而是做了很多调查笔记,得出了自己深入学习之后的结论。

因此,他认为,很多信息其实只是消耗人生的“消息”,这些信息随着时间很快就消失在众人视线里,同时也带走了大多数人宝贵的时间。

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