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极格陵兰变红了,背后是大灾难的开始

 昵称413468 2017-09-23
2017-09-23中国气象爱好者87评

在地球的南北极,这里常年严寒,它们是地球水循环的一部分——水汽在南北极变成雪,最后化为陆地上厚实的冰层储存起来,这里储存着巨量的淡水资源,随着气候变暖,这里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也随之升高。

点击播放GIF/5013K

据外媒报道,近日在寒冷的格陵兰岛,一些探险者发现格陵兰岛的景观发生了奇怪的变化,这里不再是一片洁白的冰雪,雪地变成了奇怪的血红色,就像是格陵兰岛“流血了”,这一现象让众多网友惊讶不已。

格陵兰岛的“红雪”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科学家们早在200年前就发现了这里特别的红雪。它的出现与格陵兰岛的一种藻类有关,因为这种藻类含有红色色素,因此附着在雪的表面便使雪变成了红色,一些科学家把它叫做“西瓜雪”。而格陵兰再一次出现红雪可不是什么奇观,它可是大坏事的开始!

一些研究者指出,红雪的出现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一般来说,白色的冰雪具有很高的反射率,这也使得其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但是红色的雪则不同,它会降低冰雪反射阳光的能力,从而使得格陵兰的冰雪加速融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阳光加速积雪融化,融化的积雪滋生出更多的微生物,反过来继续加速冰雪消融。

今年格陵兰岛的红雪景观尤其突出,卫星数据显示,在1900平方公里范围内都有红色的雪出现,这将使得格陵兰岛的积雪融化得更加迅速,可能比以往要加速17%。这一原因可能源自于2017年剧变的气候,这里的藻类在气候改变中加速生长,从而产生了规模巨大的红雪。

尽管藻类并不起眼,但现在,它可能成为格陵兰冰川加剧融化的重要推手之一。格陵兰岛是拥有众多冰川,更有北半球最大的冰川,一些科学家此前估计, 若是整个格陵兰的冰川全部消失,全球海平面将升高7米(23英尺),将有更多沿海低洼地带的人们面临危机。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