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十年前水口、码市、大圩、涛圩的真实场景,总有一幅让你热泪盈眶

 360YC3301 2017-09-23

上世纪70年代末至整个80年代,江华瑶族自治县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为了江华发展变化的动力。

                                                                                       ——图文作者秦平生



老县城水口,永不磨灭的记忆


这是70年代末拍摄的江华县城,影像纪录有了彩色。

这是在原县文化馆后面老党校路上拍摄的水口县城一角。




八十年代的水口县城新街




六,七十年代,能与家人,伴侶去电影院看场电影,那是最幸福而又温馨的文化享受。

这是江华电影院,江华电影院于70年建成,是当时湖南省标准最高,设施最好的县级影院,七十至八十年代,这里是水口镇最热闹的文化中心。那个年代,江华电影院所拥有的舒适座位,霓虹灯等先进的放映设施和场所,让外地来江华的人咋舌羡慕,也是江华人民最引以自豪的谈论话题。




水口老街,八十年代,随着文革的结束和改革开放兴起,古老的水口镇街道出现了兴业生机,一些广告牌和大大小小的客栈也应运而出了。




老街,是我珍贵的童年回忆,几十年来,只要一眯上眼睛,我就会想得起街道哪户挨着哪户,住着哪家!  全是木屋建筑,小时候,小伙伴们抱着街道两边的木头柱子经常玩起“磨磨子”“打牢”“躲迷藏”等的游戏,可惜,这一切被九十年代一场大火全毁灭了。




这是1994年水口老街的火灾现场




八十年代的江华一中学生正在操场做课间广播操




七十年代的江华一中学生正在上化学实验课




这是八十年代水口江华一中的教师宿舍。当时拥有这样一套宿舍是非常舒适的,当然,30年前的宿舍是不能跟现在的商品房居室相比的。




1980年11月25日,江华人民隆重集会,庆祝建县25周年,很多人会问,江华是十年一大庆,为什么又搞二十五年县庆呢? 这确实是江华破天荒的逢五县庆。




其实,这次二十五年县庆是江华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次大庆,它宣告了文革中的县革命委员会政权形式的终结,通过新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江华人大常委,成立了新政协。

图为新一届江华人大常委委员合影。




瑶山人民在水口举行盛大游行,庆祝县庆25周年,庆祝新一届县人大,县人民政府成立。




江华人民在熟悉的六一桥上,隆重而热烈地为新一届县人大和县政府挂牌。

从此,江华将再次创造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上个世纪江华老乡赶闹子


江华人把赶集叫“赶闹子”,最有名气的有: 靠广东方向的码市闹子,靠广西方向的河路口,涛圩闹子,白芒营闹子,靠近县城水口最热闹的则是大、小圩“闹子”水口县城则天天是闹子。

图为:是距水口镇最近的小圩闹子。小圩闹子乡脚广,赶闹子时,集市上经常水泄不通。




小圩闹子上,什么都有卖,打铁的,理发的,敲猪敲鸡的(阉割) ,尤其是农具犁铧,萝筐斗笠粪箕,一些易消耗的农事用品,最受人们欢迎! 图为集市竹木市场一角。




这是江华大圩闹子,一条街全是商户的遮阳遮雨布笼罩,非常亲民化,遮布下面,人头攒动,大街小巷,赶集人川流不息,我有几十年没去大圩了,不知道大圩集市街上还有没有这种过街遮布了。




这是江华码市集镇,也是非常热闹的集市,可惜当初我去拍摄时,没有赶闹子,街道行人并不多。




码市全景是很难拍的,从新铺的大山里一走出来,就看见一展平坦的码市地域。




八十年代,码市新建的一座大桥,把整个码市连成了一个环形集镇,同时也带动和促进码市的城镇发展。

图为80年代从新大桥看码市全景




这是涛圩集市,八十年代的涛圩集市自行车最多,那个时候,家庭几乎都拥有自行车。




姑娘们在集市上的盛装最抢眼,赶集像是相亲走人家,我也不知道花蓝里装了什么,看她们手提花蓝,一群群地在转悠转悠,不知是看热闹还是找什么人。




江华邻近广西有二个大闹子,一个是白芒营,一个是涛圩,这二个闹子是湘桂商人们的最爱,货品多,流通快,有人说,闹子上什么狗屎东西都有卖,什么狗屎东西都卖得完。可见这二个闹子的商品销量之大,人流之多,为丰富人们文化生活,70年代涛圩镇便建了一个新礼堂供人们看戏看电影开大会,图为涛圩礼堂,应是当年江华西部乡镇最好的楼堂馆所了。




七十年代末,江华的农村代销点已开始遍布农村集镇,当时的口号要求是致富光荣,其实当时政策放开,瑶民们卖木材确实有钱了,一些洋音响开始流入江华。

图为在江华边远山乡小鲁桂的一家农村代销点里,一些穿着时髦的瑶族姑娘小伙正在选购双喇叭录音机。




八十年代,江华逐步取消票证制,人们购买生活用品再也不需要布票,粮票,油票了。

图为一位瑶族妇女在集镇上扯布准备做一套新衣裳。




购买力明显強了,民族商贸网点也多了,江华县商业局改名为民族贸易局了






客姑妹,赶歌节


江华的过山瑶,平地瑶根据各自居住环境,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所展示的文化风情也有所区别,虽有区别,但唱歌则是民族共同爱好。

图为岩口铺1976年的歌节现场



单车是那个时代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家庭富裕的标志,年青人相约为伴,也可以在公路上显摆显摆,还好,那个时候公路上车辆不多,如果是现在,那就麻烦了,公路将无法通行,当然,八十年代农村自行车增多,从另一方面看,说明农民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






平地瑶的歌节主要是二月初一赶鸟,六月初六尝新两个主要节气,每逢这天,不用广播,不用邀请,人们会自动相伴到特定的地方去唱歌。

歌节是非常非常热闹的,到处都是人,有唱歌的,有来玩耍的,也有相亲的。

图为1976年岩口铺歌节现场。




这是歌节地点




歌节上,没有要求一律和不准,但姑娘们的服装却绝对整齐和一律。




这一堆姑娘肯定是一个村子里的,她们正在张望,等待,期望有男孩子主动找上门来搭讪,当然也会害羞地要推迟一番。噢,看看,旁边还带有小学徒!




终于开唱!




歌节上,听歌做鞋底,搓麻线两不误




当然,歌圩也需要有搭野棚唱大戏的农村剧团前来助阵,每年的歌节是白芒营,岩口铺宝昌洞一带瑶民的一件文化盛事!






穿瑶服、长鼓舞……


说瑶族服饰,江华保存得最原始,最好的还是两岔河乡,七十年代,每年有搞美术的朋友要来江华搞人物写生,我都要带往两岔河,由于两岔河不通班车,每次去都是联系手扶拖拉机前往,这可害苦了许多老画家,虽然颠跛难行,但总比走30多里路强啊。

图为是两岔河瑶民唱瑶歌欢迎我们。




80年代,这几个瑶家妹妹还是两岔河学校的学生,她们的瑶族服饰和人都非常漂亮,我邀请她们到附近山上的茶园拍几张照片。




平地瑶的服饰也是很有特色的,图为这是一位当年戴着凤冠出嫁的姑娘。我应邀参加她的婚礼,但我始终没看清楚过这个姑娘的真面目,如今30多年也过去了,姑娘最少也有50多岁了




平地瑶姑娘善于使用织机,那个时候,好像几乎家家都有织机,她们的手真巧,织出一种叫“八宝”的布毯,非常厚实,实用和美观,人们称为“八宝被”八十年代我在涛圩买了一床,现在都还非常保暖和好看。




笑比哭好,这是80年代在大石桥鹧鸪塘村拍摄的一对双胞胎,当然,我不知这对双胞是男双还是女双,如果现在看到这二个儿童,绝对是30多岁并上40岁的人,他们如看到这张照片,一定会感谢我给他们童年留下这张珍贵的母子合影!




这是80年代在白芒营车夏村的一位师公,据说他有法力。他将指导和保护爬刀梯的弟子。




这是八十年代在江华白芒营车夏村举行的一次爬刀山,过火海的民间法会,吸引了附近几千村民的驻足观看。




在法师引导下,上刀山的徒弟口唸着师公的咒符,顺着锋利的刀刃赤足爬梯而上,场面惊险,那时,我是第一次看这样爬刀梯。





在江华,传统长鼓舞打得最好,最规范,大家公认是江华大圩文明山村的李根普老人和赵明华老师,他们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名录,可惜,江华鼓王李根普已于前几年逝去,只剩下赵明华老师了

图为八十年代,李根普和赵明华在村子里为乡亲们表演长鼓舞。




在江华平地瑶村子里,还有一种不太常见的长鼓,这种长鼓有二米多长,需要两人抬着击打,当地人称“赛鼓”,意思是用鼓来比赛。

八十年代,省民委的奉大春同志(江华人)回家乡试敲这种大长鼓。




在江华涛圩,河路口一带,还有一种用手鼓和羊角配合表演的舞蹈,专家告诉我,这是“羊角短鼓舞”

这种舞蹈靠芦苼来伴奏,音律虽然单调,但也好听,演出时,节奏还算整齐好看。

图为八十年代,上游乡瑶民们在表演“羊角短鼓舞”。




人龙巡游也是平地瑶的传统节目,一般由十几个小伙子勾肩搭背组成。这是八十年代拍摄的大石桥鹧鸪塘村的人龙表演。




江华的长鼓舞是需要传承的,七十年代开始,江华瑶小在民委支持下,开始了长鼓舞的教学实践课,学校还拥有一支学生的长鼓队,此事引起了湖南电视台的关注,湖南台派出了摄制组专门采访了这支小学生长鼓舞队。




未完待续

……


特别鸣谢:秦平生老师

秦平生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