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索沃的阿族和阿尔巴尼亚的主体民族是一样的?为什么两国是一样的民族却不合?

 寒器 2017-09-24

目前科索沃地区的所谓阿族与阿尔巴尼亚国家的主体民族阿尔巴尼亚族是一样的,但二者要合并为一国的可能性却非常小,原因在于科索沃地区历史渊源的复杂性和国际形势。

科索沃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内陆山区,从考古材料和语言学证据上看,科索沃最早的居民就是当今阿尔巴尼亚人的直系祖先——古代伊利里亚人,处于部落组织阶段的伊利里亚人从罗马帝国到拜占庭帝国早期,都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主人,(在晚期罗马帝国史上,还出现过几位族源伊利里亚人的皇帝呐)。

然而,到了公元六世纪中期开始,诸多外来民族开始大规模进入巴尔干半岛,哥特人、匈人都曾奴役过科索沃的土著伊利里亚人,而其后斯拉夫人更是举族迁入巴尔干,在他们的强大压力下,伊利里亚人被迫避难于巴尔干西北部的山区,正是在那些“边远地区”的岁月中,伊利里亚人诸部落于公元11世纪逐渐形成了现代阿尔巴尼亚民族。

但此时包括科索沃在内的巴尔干半岛东中部广大地区已处在斯拉夫人的一支——塞尔维亚人的统治之下,他们在其著名君主斯蒂芬·聂曼加、斯蒂芬·米鲁廷、斯蒂芬·杜珊等的领导下,对周边诸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杜珊就曾自封为“全希腊和塞尔维亚人皇帝”。

看似已经无望回到故乡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却由于历史的演变,而再次获得了机会。那就是来自小亚的奥斯曼突厥人入侵了巴尔干,公元1389年6月28日,已经分裂的塞尔维亚各诸侯国组成联军与奥斯曼帝国决战于科索沃平原,结果大败,此役后,塞尔维亚彻底丧失独立,而奥斯曼人当局为了有效镇压他们在民间不断展开的小规模反抗,有意识地招募了大批来自山区的阿尔巴尼亚诸部落的士兵及其家属,将之迁入科索沃地区,以信仰伊斯兰教为条件,给予高于普通塞尔维亚民众的待遇,这才是现代科索沃地区阿族的来源。

近代以后,随着自诩为东正教解放者的沙皇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激烈角逐,塞族与阿族也各位其主,斗得你死我活,形成了难以化解的民族矛盾。在南斯拉夫建国后,铁托政府为实现想当然的各族平等,有意扶持科索沃地区的阿族势力,其结果反倒是导致了阿尔巴尼亚族分裂势力的膨胀,直接导致了后来的内战悲剧。

在北约直接武装干预下获得实际独立的科索沃阿族,一直想求得与阿尔巴尼亚母族国家的合并,但却一直遭到该地区第二大民族——塞尔维亚人的坚决反对,考虑到周边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等国政府的态度,北约也绝不会支持这种合并,保持现状是目前唯一正确的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