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中国目前的城市用水形势严峻,一方面,国内600余座城市中约2/3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另一方面,水污染、爆水管等事件频发,客观上需要发展智慧水务。当今,全国正在兴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潮,而构成智慧城市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智慧水务也在进入全面建设之中。 其实,智慧水务涵盖了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等多个业务环节,其产业链之长、内容之广泛、专业之复杂,少有人能说清楚其“智慧”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可大概拆分成三个步骤,即感知、判断、执行。 智慧水务系统中的感知层相当于人体的感官和神经末梢,收集流量、水温、水压、水质等基本信息。传输层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通过通讯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传送至服务器,再进行分析处理反馈。数据组合成系统,系统形成具体应用,以实现生产调度、水量预警、设备管理等功能。 由于智慧水务中的智慧供水业务,涉及人类生存与健康,因此处于水务产业链最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今天仅重点介绍智慧供水的方案与应用。 1 解决方案 一个理想的智慧供水方案,是集智能调度、水量监控、管网漏损监测、营收服务、能耗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为一体,它是稳定、开放、安全、整合的系统。但现阶段,智慧水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未出现绝对领先的龙头,较为知名的企业中,智慧水务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不高。因此也造成了,智慧水务标准缺失、技术纷繁、市场混乱。 2 项目案例 在这个混乱的市场,花大价钱搭建的系统实际效果如何、能否接受时间的检验呢?接下来介绍一些鲜活的案例! 建设单位: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效果图片 案例简介 该项目是为新家坡公用事业局供水部开发的一套智慧水网系统,帮助提高新加坡供水管网的运营效率。智慧水网系统通过在管网上安装传感器以获取在线实时水力数据,并提供一系列的水网管理工具辅助管网运行管理,包括爆管、水质事件报警,漏点定位,在线水力建模,阀门操作模拟与仿真,自动分区模型,用水需求预测和负荷分配,以及基于GIS的数据可视化展示等。该项目服务的管网长度约5500km,服务用户达140万。 案例亮点 该项目是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GIS技术、计算机技术、一体式传感器、水力模型为一体的综合性供水运营管理系统,实现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控及定位,同时,兼具水网数据管理与分析、管网资产评估、水力模型建模、优化供水调度、水量预测、水网分区等功能,帮助供水企业提升供水运营效率。 系统的核心优势是实现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在供水行业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漏损监测以及运营决策的效果。基于管网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建模,形成漏损监测模型,分析用水规律或相关操作引发的供水工况变化,提供7天×24小时爆管监测和报警定位,随着机器学习时间的延长,能尽可能的减少和消除系统的爆管/泄漏误报,智慧水系统项目在漏损实时监测和提升供水运营效率方面获得了国际水协的高度认可,并于2014年获得了国际水协(IWA)创新项目奖。 项目效果 经济效益:近两年,智慧水网系统在新加坡案例中监测到的漏损事件有110多例,在预测的爆管高发区域,有效防止的爆管或泄漏约3-5个/千米,据用户统计,有效节约的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约4000万元-5000万元。 社会效益:智慧水网系统的建设对居民用水、供水优化以及水资源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智慧水网系统的实时漏损与水质监测,提早了供水企业对漏点和水质异常事件的发现时间,在用水客户报修之前,供水企业就已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不仅防止了可能引发的更严重的事件,也保证了供水安全;实时、短期的用水需求预测,使供水调度按需分配,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建设单位:江苏中科君达物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片 案例简介 盐城市自来水公司是盐城市区自来水生产与供应企业,拥有城东水厂、盐龙湖水厂、河东水厂,供水能力为 90 万吨/日,服务人口200万。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步扩张,城市供水要求的逐步提高,急需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实现从生产监控到企业所有资源计划优化、多业务集成、高效办公的一体化来满足日益提升的生产运营、企业管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案例亮点 核心优势:以盐城市自来水公司的营销业务为重心,以驻厂式技术辅导为依托,向水厂管理、供水调度延伸,实现水司供水各个职能部门对各个业务环节统一的监控和指挥,提高供水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平衡供水需求,并且依计划实现分区计量。通过对监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科学调度和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创新点:公司高层随时能得到最新、最全的信息数据,可以随时监控各类业务进展情况,不再被动地等待各部门上报的各种报表,不用担心数据是否准确、健全、被加工,不用再面对枯燥的数字。 项目效果 初期实施后,漏损率下降5%,供水管网压力实时反馈系统的应用使能耗节约10%,计量设备的运维周期由之前的主动式运维变为被动式运维,周期由一年延长至两年,但实现了每3个月对计量设备进行一次远程巡检及抄表稽查,人力工作量减少50%。实现了瞬时流量50方左右突变的预警,通过夜间最小流量分析,实现20方左右新增漏点的预警。并且通过分区建设,强化了“预警分析、运维处置、绩效考核”的业务管理机制,解决了之前的各个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 建设单位: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片 案例简介 高平市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智慧水务建设实施之前,存在因为历史问题造成的城区供水不均匀,城区共有三个供水厂,各自进行管理使得在各个供水厂交界区域的居民有很多的不便利,在后期进行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后已经将城区的三个供水厂整合统一管理,建立成为了一个辐射面积90平方公里,供水人口16W人的供水公司。 案例亮点 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实现从数据零星分散向大数据资源集中、从独立设备向物联网互联互通、从系统孤岛向系统全面集成、从业务需求支撑向决策分析支持的转变,以推进高起点、高标准地“智慧水务”建设。 效果评估 在智慧水务管控一体化平台运行之后,有效的解决了公司在之前存在的关于生产调度,管网漏损,电耗过高的问题。 管网漏损率依托于软件系统的水量分析,重点解决了5个高漏损率的区域,使用期间,漏损率连年下降,从25%以上的漏损现已经降到了15%之内。在没有新建水厂的情况下为保证了新增3000余户的用水。供水能耗从每吨水1.6度电,降低了25%。调度管理周期从原来的1-3个小时到现在10分钟之内对整个管网的控制调度。 智慧管控分析根据运行三年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在出现生产或者管网事件之后,分析之前的操作,进行最优方案的分析,并反馈给管理者,给管理者进行处理方案的优化提示。 建设单位: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片
案例简介 江南水务供水管网服务面积覆盖城乡987.5平方公里,供水人口124.8万户,日供水量达到90万吨。项目基于生产数据中心和GIS技术,实现了供水系统包括压力、流量、水质、水厂、泵站、二次加压泵房、管网故障、人员、警报等各种动态信息的深度整合和决策应用,项目还集成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实时调度技术,实现实时的模型分析和调度决策支持,从而帮助水司构建先进的城市供水综合监控、预警、决策和指挥平台。 案例亮点 项目构建了智能水务协同运行总体框架并进行了系统研发,实现了城市供水系统的在线监测、在线模拟、智能调度、应急处置、巡查养护、客户服务和资产管理等智能服务功能。在关键技术方面,项目在水务物联网资产管理、管网在线模型、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水泵真实参数识别等三项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建设部评审中获得了国内领先水平的认定。 项目效果 江南水务于2014年7月进行实时调度系统的测试运行,系统提供实时调度指令,调度人员执行实时调度指令。 运行结果表明,实时调度系统提供的实时调度指令可以满足管网运行要求,指令科学合理。项目组对优化调度算法及系统不断优化,并进行了带泵模型优化调度方案的应用测试。优化调度系统测试运行期间,水厂电耗下降幅度明显。 帮助小湾水厂的“千吨水电耗”降低了9.6%,肖山水厂降低了0.25%,整体千吨水电耗降低了3.93%,提升了经济效益。 建设单位: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效果图片 供水GIS 供水模型 案例简介 瀚蓝环境已建成的供水相关信息系统有:OA、腾讯通RTX、瀚蓝+、营业收费系统、供水GIS、供水SCADA系统、供水热线系统、供水微观模型系统和支付宝、微信公众号服务缴费等。通过对供水管网运营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设置,将供水管网的业务运营与已有的信息系统集成和串联起来,在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未大规模增加的前提下,减轻了企业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运营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智慧水务系统应用的结果覆盖了佛山市南海区1073.82平方公里的范围,服务人口约300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案例亮点 通过供水GIS,一个人,可完成停水方案制作。通过企业OA开发的停水业务审批流程,一个人,可发起停水业务审批。而借助于瀚蓝+的移动办公系统,各级管理人员和停水有关各方可实现流程的移动审批,时效性大为提高。通过供水GIS与营业收费系统和短信系统的接口,在完成停水方案制作的同时,一个人,可实现对受停水影响用户的即时短信通知。 |
|
来自: BGND > 《政策、形势与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