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助力宝宝成长

 A芝兰之室 2017-09-24



音乐对孩子的智能发展有积极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学者曾经开展了一项实验,证明聆听音乐可以使人的空间理解力增强。另一方面,有研究证实音乐在刺激右脑功能的同时,也促进了左右两半球联络的功能,因此也同时增进了左脑的功能,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智力活动水平。
音乐对宝宝的4大影响

对宝宝来说,音乐的影响可以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影响1:音乐能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音乐能令宝宝的大脑变得更灵敏更协调,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记忆力和感受力,发展他们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而且对宝宝的语言、数理、逻辑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影响2:音乐能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的表达是非常微妙的,音符的排列略有不同,就能创造出完全不同的乐曲。虽然只是一组声音,转瞬即逝,但它却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存在,它留给我们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所以,音乐对宝宝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任何别的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影响3:音乐能养成宝宝的高雅气质。

音乐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宝宝从小受到美好音乐的滋养和浸润,会慢慢地变得更为宁静优雅,更懂得欣赏艺术的美,对生活中的美好也会显得更加敏感和陶醉。


影响4:音乐能带给宝宝快乐。

音乐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慰藉,所有的宝宝在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都会露出开心的表情,有些还会随着音乐而手舞足蹈,这是他们不需要任何学习就能得到的快乐享受。



不同时期享受音乐

不要以为音乐要等到宝宝出生后才有用,根据英国研究人员发现,妊娠30周后,胎儿对外界声音有明显的反应。一听到音乐,胎儿心率就增加。因此,当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欣赏音乐了。


胎教时期

胎教音乐有两种,一种是给准妈妈听的,优美、安静,以E调和C调为主;另一种则是给胎宝宝听的,轻松、活泼、明快,以C调为主。准妈妈在怀孕期间,适合选择旋律温和自然、有规律性的音乐。如大自然的河川、溪流声,虫鸣鸟叫声。对于胎宝宝来说,古典音乐(特别是巴洛克音乐)的节奏和妈妈心跳相近,所以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音乐对胎儿和新生儿都有启发和安抚的作用。


一般来说,准妈妈所选择的胎教乐曲要相对固定,不要经常变化,反复听几首曲子可以使胎宝宝易于记忆。若在室内母子同听,乐曲的音量以75-80分贝为宜,时间每次为20-30分钟,每天可在固定时间听两次。


0-2岁

这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可以选择一些抒情、优美、欢快的音乐放给他听。每天固定一段时间让宝宝欣赏音乐,渐渐地,宝宝听见优美的乐曲声,会表现出安详、舒畅的情绪。妈妈最好能将宝宝抱在怀里,给宝宝轻轻地哼唱。也可以让宝宝坐在膝盖上,握住宝宝的小手,随着音乐的起伏上下比划、打拍子。或者在宝宝的摇篮周围挂上彩色的风铃,风吹过或者宝宝一动,风铃会随之发出好听的声音。这样会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即使是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也能迅速吸引转移宝宝的注意。


其它的敲打玩具,如拨浪鼓、小铃铛等,也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将这些小乐器在宝宝身边摇几下,让宝宝感受声音的刺激,并随声音的来源转头。当宝宝大一点后,让他自己尝试敲打,或者跟着父母的引导来模仿敲打,有助于培养宝宝的乐感,刺激左右大脑的发展和互相合作。


2-3岁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2-3岁的宝宝语言能力开始发展,通常喜欢简单欢快的儿歌,而且他们往往会再三要求妈妈重复放一首最喜欢的歌。这个时期妈妈可以选一两首宝宝感兴趣的儿歌,如《摇篮曲》《小燕子》等。歌词里有使宝宝感到愉快的内容,他们听或学唱的兴趣就会日益浓厚。当然,如果妈妈能亲自教宝宝唱,宝宝会倍感亲切与快乐;或给宝宝放音乐,妈妈陪着宝宝一起听,一起念,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的宝宝比较活泼好动,可以尝试一下跳跳“亲子华尔兹”。大人可以播放有节奏的华尔兹音乐,然后抱着宝宝,伴随音乐一起起舞。一开始可以大人抱着宝宝,让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转圈等。当宝宝听到音乐自己会摆动身体时,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感了。动听的音乐加上快乐的舞蹈,宝宝的音乐细胞就在转圈圈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