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雍正通宝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 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故深受收藏者喜爱。 钱局与存世量有资料说是十九局(还需要看更多文献,有待更多资料考证),也确证了雍正通宝其中十五个钱局,个别钱局还一度停铸,故钱局不同,存世量也有所不同。按照存世量由小到大为:宝南,宝川,宝武,宝昌,宝河,宝济,宝晋,宝巩,宝黔,宝安,宝浙,宝苏,宝源,宝泉,宝云。 雍正通宝宝泉局京师(北京)户部宝泉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雍正通宝宝源局京师(北京)工部宝源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雍正通宝宝川局四川成都宝川局,雍正十年(1732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较小。 雍正通宝济宝局山东济南宝济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雍正通宝宝巩局甘肃兰州宝巩局,雍正四年(1726年)始铸,雍正七年(1729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雍正通宝宝黔局贵州贵阳宝黔局(实际于毕节铸造),雍正八年(1730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雍正通宝宝南局湖南长沙宝南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年(1732年)停铸,存世量较小。 雍正通宝宝武局湖北武昌宝武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一年(1733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雍正通宝宝河局河南开封宝河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九年(1731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雍正通宝宝昌局江西南昌宝昌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雍正通宝宝安局江苏江宁(南京)宝安局(实际属于安徽省铸造),雍正九年(1731年)始铸,雍正十二年(1734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雍正通宝宝云局云南昆明宝云局,雍正五年(1727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雍正通宝宝晋局山西太原宝晋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九年(1731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雍正通宝宝苏局江苏苏州宝苏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雍正通宝宝浙局浙江杭州宝浙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