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业者必须学会“讲故事”,而不是学会“忽悠”

 京城客家人老黄 2017-09-24


创业者必须学会“讲故事”,而不是学会“忽悠”

1、讲故事的原因

(1)产品或服务需要一个故事,来提升消费者的品牌共鸣,加强品质的感受。

例如:biangbiang面的故事核心:“一点飞上天,黄河两边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长,东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了车车走咸阳。”故事通过讲述秀才的遭遇和造biang字的起源故事,让人们对这个面食记忆加深,基本吃过一次的人必然知道这个“biang”字的故事和面点产品。【biang字见下图】

创业者必须学会“讲故事”,而不是学会“忽悠”

(2)项目需要一个故事来描述自己的起源和价值的体现。

例如:阿里巴巴的项目起源,源自马云境外认识了互联网上可以卖产品,B2B也可以来到中国。从阿里巴巴的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描述出项目的起源和自身期望达到的价值体现。

(3)故事在产品过度营销的今天,不易反感且易于传播

在广告畅行的今天,故事更多被营销者用来“过度”包装产品,这也是“一谈故事就是忽悠”的言论来源。但是,创业故事更多用于描述产品真实特性,解决特定需求,存在故事的戏剧性手法,不存在功能的过度夸大。【并不是所有创业者都不夸大自己的产品,但投资人也不傻】

创业者必须学会“讲故事”,而不是学会“忽悠”

创业状态

2、讲故事的方法(套路)

一个好的故事,往往嵌套了创业产品的需求和应用场景。客户的核心需求,通过在故事中简短描述产品特性,进行快速矛盾体现,将需求解决。总结有以下几种故事的体现形式:

(1)个人经历的情感引入

通过创业者自身的切身经历,将消费者的需求具象化、集中化,通过不断寻找出路,坚持与放弃的情感矛盾斗争,最终找到解决方案。

例如:一些共享充电宝的故事,将自身在商城逛街,缺少稳定电源,漏接重要电话,留有了终身遗憾,进而转画面到共享充电的使用场景(解决方案)。

(2)行业专家的痛点攻克

很多创业者是某个行业的专家或深度从业者,对行业痛点引发的消费者集体恐慌或无奈有深刻改革的意愿。通过描述行业痛点和专业分析解决方案,引导消费者认同产品,达到推广和产品印象加深的作用。

例如:快车、专车的起源,来自于出租车行业的地方垄断,以及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调,垄断使出租车的服务水平长期无法增长,而供需的失调将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引爆。

(3)用励志的奖励情感或失败者的同情情感,加深项目印象

励志者和失败者都具备投资人和消费者所关注的热点内容,因此很好的将失败经历或励志经历进行包装,提高产品的含金量,从而获得消费者关注和认同。

(4)特殊群体的小众市场需求

特殊人群或由爱好、性格等定义的群体,往往具有共性的市场需求,但是由于过于小众而不被市场关注。很多创业都是从小众市场的特殊存在入手,进行故事的编纂和需求点的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