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养好生命钟——平衡期养生,建成大厦创辉煌/朱金才

 天地虚怀xia 2017-09-24

 

  一、人到中年要大修

  人经过青年,进入壮年、中年、更年期,在此统称为中年期。人到中年,新陈代谢进入平衡期,其中壮年期是青中年的过渡期,更年期是青年与老年的过渡期,时间对生命钟的磨损日益严重,要保养好生命钟,推迟更年期的到来,预防未老(岁月年龄)先衰(生理年龄)。

  人到中年当“大修”。人到中年,正是事业上比较成熟的时期,却又是体质状态由盛趋衰的转折时期,生理功能逐步下降,某些老化的症状开始显露,因此,我国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人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这就是著名的“中兴论”。

  现代研究表明35—55岁是长寿关。医疗部门统计资料表明,各种癌变、心血管疾患和意外伤害构成中年人的三大主要死因。生活中许多中年人常常自我感觉良好,忽视了身体健康。一旦发现病魔缠身,便为时已晚,只得失在“关口”之下——中年早逝,给事业、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斩将过关在此时,过了此关,长寿有望。掌握了中年便掌握了长寿的钥匙。

  无疑的,我们不提倡“活命哲学”,在我们的寿命年龄观念中有“社会年龄”。青年时期已经辉煌过的,应该争取再度辉煌,更加辉煌。闯事业在青年,成大业在中年。青年时期尚未辉煌过的,应该争取在中年辉煌,因为有了比青年人成熟的思想、经验和智慧。

  但是中年人最辛苦,外有工作、事业,内有妻儿老小。如果说,青年人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兼顾养生,那么中年人应该工作、养生并重,老年人则把养生放在第一位,兼顾工作。

  首先,要加强修性养生,调控好情绪。中年人正是处于“多事之秋”无论是来自自身的,还是外来的各种情绪活动心理总不免要反映出来,对于变化的情绪心理,有时会出现适应,有时会出现不适应。这时,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稳定住自己的情绪,使变化了的情绪适应于生理基础的需要。医学研究表明,情绪心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引起病变的,但如果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每个中年人应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活动心理的各种常见特征(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自信用自己的力量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稳定的平衡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要学会用辩证法看问题,从而要达观快乐。学会自我调节和多一些幽默感,善于从身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沉重的工作、繁忙的家务事中创造自己所需要的乐趣。遇事不躁不怒。即便得了病,也要尽力消除一切精神上的紧张,使情绪活动心理放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控制心理的节奏。中年人虽然心理情绪比较稳定,个性、行动比较持重,道德、品质比较成熟,但由于中年人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上,心理、情绪也容易出现一些波动。当遇到矛盾和问题时,要控制好自己心理波动的节奏,善于把绷紧的心弦放松,把激昂的音调放低。做到“心平气和、沉着冷静、耐心稳重、不骄不躁、不卑不亢”。最好无怨无愤,如果有了不要积累不要憋,要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发泄掉。女性还不妨偷偷地痛哭一场。最近美国的威廉·胡拉伊博士提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见解:“女性经常哭泣,可以使身体长寿。”其理由是,悲伤时流出的眼泪中,白蛋白的含量高,这种白蛋白是由于压抑而产生的物质,哭泣可把这种压抑物质从体内排出;哭泣可以消除压抑,使悲伤化为乌有。所以说,在发怒或悲伤时,不要抑制自己的感情,不如让它发泄出来,这样倒可以消除心头的压抑,从而使女性获得长寿。但这是发泄,而不是去加重悲愤。若是愈哭愈伤心,愈哭愈愤慨,就有害而无益了。劳累时可以休息,但千万不要想“要是有场病休息多好,”这种暗示多了真会招来某些疾病的。

  其次,要调整工作的节奏,该快则快,速战速决,该慢则慢,莫“久”莫“熬”,(见《之道》的《莫“久”莫“熬”健康之道》)。中年人事业心和责任心强,总感到8小时工作时间不够用,常常起早、熬夜、加班加点地工作,这种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做不能持久。除特殊情况不可避免的情况外,也应设法调整一下,例如利用乘车时、开会前闭目静养几分钟等,对于恢复体力、振作精神也有益处。要学会利用空闲隙练功养生。把气功养生与工作结合起来。(见《之道》的《全天候养生术》等)。

  要掌握好科学用脑时间,以免虽冥思苦想,却毫无收获。据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验证实,按照人体生物钟的规律,上午八点,大脑开始进入严谨、周密思维的黄金时期。这个时间应安排一些逻辑性较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自下午一时,大脑的生理机能进入低潮,需要稍事休息。从下午两点起,大脑功能又会活跃起来,这时宜分类整理已收集到大脑中的各类信息。晚上八、九点则是记忆的最佳时间,应以记忆思维为主。

  第三,要掌握好生活的节奏,注意劳逸结合,节制房事。生活不规律是中年人健康的大敌。中年人一定要养成定时起床、定时睡觉的良好习惯。这一点很要紧,因为除了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合理的营养外,抓紧时间休息,是养精蓄锐、恢复体力的有效措施。中年人一定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每天至少要保持6——7小时的睡眠,最好有20——30分钟的午睡。如果没有条件,可利用午饭后十分钟时间打个盹儿。

  要学会科学地睡眠和休息。睡眠的深度和姿势,直接影响睡眠的效果。这一点,在人进中年之后显得更为明显。晚上九点到凌晨两点是深睡眠的最佳时间,这时睡眠效果最为理想。睡眠的方向则以朝地球磁场方向、双弯曲右侧卧姿最为合适。中年时期有了性的经验,而且身体成熟,激素分泌适中,有些人为了欢乐,性生活过于频繁,则于身体健康无益。

  第四,要积极开始进行健身运动,防止“发福”。中年人最不可缺少的是运动。如果不活动,最容易发生肥胖。如果出现贪吃、好睡、不愿运动,就不是好兆头。一旦发胖、减肥不易,而且发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诱因。四十岁以后的中年人,要特别注意运动。因为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第五,要细心体察自身健康状况的微妙变化,衣食住行、起居运动、感觉反映都不可以掉以轻心。最好是定期全面体检,或有侧重地单项检查,力求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第六、要简化你的生活。

  要爱护自己的肝脏。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肝脏也容易闹毛病,特别是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与青壮年相比,显著增高,对老年期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人到中年,应该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肝脏。1、营养要充足、齐全。肝细胞对各种营养素的缺乏十分敏感,尤其是优质蛋白、糖和维生素B族和C的缺乏,都会引起肝细胞的损害。所谓“营养不良性肝肿大”就是其中之一。相反,营养素充足、齐全对肝脏还有保护作用。所以,中年人应该满足优质蛋白、糖和多种维生素的需要。日常生活中,要天天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或鱼类、蛋类、乳类,条件较差的可以多吃些大豆制品。糖类应由米面等主食中摄取,维生素类主要来自新鲜蔬菜和水果。有些人进入中年在饮食上马马虎虎,经常随便凑合,那是在糟蹋自己的肝脏。2、讲究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病毒性肝炎也是中年人的多发病,而且一旦罹患,病程绵长,比青年人更容易变为慢性。因此,中年人更应该讲究饮食卫生,不吃来历不明和不洁净的食物,坚持饭前便后洗手,不到食品卫生差的饭店就餐,不可食用毒变的粮食、花生。3、美味勿多食,酒不多贪。人到中年,由于活动量少,以及内分泌的变化,容易发胖。肥胖后,脂肪易在肝脏积蓄,形成脂肪肝。因此,中年人不要贪吃美味佳肴,而要时刻注意预防肥胖。身体已超重者尤应注意适当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保持出入平衡。已经肥胖的人应该控制饮食,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酒精是肝脏的死对头,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可损害肝细胞,会导致肝硬化。据统计,酗酒者肝硬化的发病率为一般人7——8倍。患过肝病的人,贪杯尤深,可引起肝病复发或加重,甚至会诱发肝昏迷,危及生命。因此,中年人必须改掉酗酒的坏习惯。

  中年人应防眩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年人因为生活和工作负担比较重,如果不能做到合理安排,劳逸结合,就容易造成神经系统能失调,而经常感觉头晕、头痛、头胀、记忆力减退,身体无力等;经常头晕的中年人,还要考虑有无眼睛疾病,比如有无屈光不正、眼睛近视、眼睛配戴度数不准,以及隐性斜视等。有时候虽然眼睛有点问题,但是白天因为工作忙,精力集中,加上自身调节,不觉得头脑发晕,到了晚上,由于白天疲劳过度,眼睛的毛病就表现出来了,因而也会出现头晕。

  其次,要注意有无高血压和低血压。高血压虽然多数见于老年人,但近年发现不少中年人也患有高血压,不过因为症状比较轻而被忽视了。还有个别的中年人,由于营养欠佳,加之又经常加班加点地熬夜工作等等,都有可能诱发低血压,影响大脑供血不足,引起眩晕。

  神经学专家认为,大脑分中年人发晕多属神经性眩晕。在日常生活中,应以进行综合性防治为主,尽量做到家务、工作、娱乐,有张有弛;不酗酒,不抽烟,少情欲,加强营养摄取,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些药物。因其它疾病诱发头晕,则应到医院诊治。

  人到中年须防膝老化。俗话说:“人老腿先衰。”在40岁以后,如果上下楼梯时膝关节部疼痛,就应想到膝关节是不是老化了。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会逐步失去灵活及活动范围变小,这是因为人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幅度总比关节可能完成的幅度要小得多,年轻时代的关节面是光滑的,而到中年后则关节面开始纤维化。加之膝关节是支持人体重量和行为的主要关节之一,由于重力作用,关节面上的软骨遭到破坏,周围的肌腱和韧带逐渐失去弹性,关节间隙变窄,骨刺形成,有时还有关节积液,即发生了退行性的病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关节老化。美国的老年问题专家指出:对20多岁的人来说,如不积极参加运动的话,每10年预计可丧失50%的肌肉组织,到80岁的肌肉的力量可能要比在25岁时下降55%。但专家们仍然认为这种情况并非是无可挽救的,只要经常参加运动,一个人的关节活动能力降低的速度可得到明显的减慢。前苏联的医学专家认为,坚持进行各种多轴运动则能保持和增长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增强膝关节的功能,特别是与膝关节有关的肌肉力量,是防止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彭祖论生导引功对预防各关节与其是膝关节老化作用很大。日本的有关专家设计一种体操,只要常年坚持练习,就可达到上述目的。具体做法如下:采取仰卧位腘窝下面放一个10厘米厚的小枕头。让两侧小腿交替上抬至膝关节完全伸直,然后再放下。每次做20到30次。利用每天早晨醒来和晚上睡前的时间各做一次。10天左右肌力便可明显增强。但须注意不要坐着或蹲着做膝部伸直练习。中年稍后,便是更年期,是中年、老年的过度期,会发生更年反应,要积极乐观,不沮丧,不消极,不要概叹“老了”、“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了”。

  二、人到更年闯大关

  更年期是新陈代谢由中性平衡走向消极平衡的过渡时期,人体由中年期走向衰老期的变更时期。体内发生一系列变化,不仅产生一系列不适应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烦躁,失眠不安,易动肝火,眼开始发花,毛发开始脱落,浑身有莫名的痠疼,而且动中生乱,容易产生遗传信息编码启用的混乱,内分泌紊乱而产生内分泌物质对人体调控的紊乱,心神不宁而失去意念信息对人体的正常控制,因而容易产生激烈的病变,有精神失常而自杀的,有产生癌变而无法救活的,有心脑血管发生病变的。调查,女子45岁左右、男子55岁左右是人生一大关,闯过这个关就比较安全了。

  要加强中年后期的养生,推迟更年期的到来,并为更年期的平稳过渡创造条件。

  更年期尤其要加强修性养生,保持积极的情绪,预防、消除消极情绪。心放宽,量要大,切忌自生烦躁,怨天尤人。“风物长宜宽眼量”,以保证平稳过渡的精神条件。

  更年期要加强健身活动,及早开始气功修炼,以便人体较好地自然调控,平稳过渡。

  对于更年期综合症可以进行食疗。

  桑椹膏:用桑椹子500克加水煮烂去其渣,或不去渣,但须将桑椹子煮得极烂,另加冰糖200克用文火收膏,每日服二次,每次服一匙,用开水冲服即可。用于治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健忘多梦等症状。

  杞子黑芝麻粥:用枸杞子15克,糯米50克,加水500克煮,待米开花成粥时加白糖适量(喜吃甜者可多放)及黑芝麻粉20克(黑芝麻应先洗淘净晒干,炒熟磨粉后备用),慢慢调匀,再用文火烧一会,待锅中粥微滚后停火,用盖盖紧,焖了——5分钟后即可吃,可经常食用。可治头晕目花,大便秘结体弱乏力。

  石决龙牡粥:用锻石决明(鲍鱼的壳)30克,锻龙骨30克,锻牡蛎30克,加水300毫升,煎1小时去渣取汁加糯米100克,加水600毫升煮成粥,再加红糖适量,再用文火烧一会,煮滚即可停火食用。补钙明目。

  淮小麦红枣汤:用淮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9克,共煎汤代茶,用于心烦不寐,夜寐梦扰、哭笑无常、胆怯易惊、心悸怔忪的患者。

  桑菊茶:桑叶一撮,菊花5朵,用滚开水泡茶或煎汤代茶,治头晕头胀、烦躁失眠、视物不清、口苦耳鸣者较好。

  人参杜仲酒:取人参一支,杜仲30克,浸于白酒500克中,二周后即可服用,每次一盅,一日1——2次、治体虚乏力、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失眠健忘。

  清蒸杞子甲鱼:甲鱼一只去内脏,枸杞子45克,放入甲鱼腹内,放入葱、姜、糖、料酒等放火上清蒸,蒸熟后吃肉及汤(连杞子肉一起吃)治阴虚内热、潮热虚汗、月经不调。

  绝经后妇女要有合理的营养。要补钙和维生素D1防止骨质疏松。妇女绝经后体内钙的代谢发生了改变,此时应增加钙的摄入,以免发生骨折。一系列研究表明,绝经前后的妇女最好每日食用钙1.0——1.5克。而维生素D能促使钙的吸收和利用,美国食用机构对51岁以上妇女维生素D的推荐饮食量是5毫克胆力钙醇(VD3),相当于每天维生素D200单位。专家建议,每天早餐时喝些豆浆可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要少茶、咖啡和酒。茶叶、咖啡因会影响钙的平衡,使钙从粪便和尿中流失。另外,酒精象咖啡因一样也会增加钙的排泄。要降低食物中的脂肪热量,可降低乳腺癌、子宫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美国科协向绝经期后的妇女提出下列预防癌症的饮食建议:日常饮食中应包括水果、蔬菜、豆类制品,特别是长吃菠菜、胡萝卜、南瓜、桃子、李子。不抽烟、少饮酒。勿过量吃盐。妇女在绝经前,心脏病发病率远低与男子,绝经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绝经后必须注意饮食,降低血胆固醇的水平。含胆固醇最高的是动物肝脏,其次是蛋黄。妇女通常比男人胖,特别是45——55岁的妇女尤为突出,这是因为更年期妇女体力活动减少,热量消耗低而吸收的热量未能随之消耗。而多余的热量每10年才减退20%,这样,体重必然增加。美国饮食机构对51——72妇女所推荐的饮食中规定每日热量为1400——2200卡为好。如果每天超出200卡的热量,那么一年里将会增加20磅重量。当然,每天摄入热量低于600卡又会导致心脏机能失调甚至死亡。

  绝经期妇女要慎特别是用激素。根据美国联邦健康统计资料报道,大多数绝经期妇女服用雌激素治疗绝经期症状,现在约有15%绝经期妇女定期服用此药,近来研究表明,这有增加乳房癌的危险。但又有材料表明,应用雌激素治疗可减轻绝经期症状,预防心脏病、骨质疏松症(骨质损失、骨质脆而易折),服用雄性激素可感到精力旺盛,性欲增强。看来问题在于服用的数量和时间要适当,过犹不及,这还是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最好的办法是练气功,特别是气功静功。在入静状态中,人体的内分泌含自然进行调控(详见《之道》的《金津玉液说》),这是最安全的,也是很有效的。

  男子也有更年期。男子更年期通常是指50岁以后,这期间由于性腺逐步衰退,生理、心理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神经过敏,易发火,心胸狭窄,沉默寡言,失眠,头痛,性功能减退。首先,要正确认识可能出现的各种症状,明白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保持乐观,注意制怒和防忧解愁;其次,起居生活饮食与营养要有规律,食物搭配要合理,以清淡为主,少吃高脂肪、刺激性食物,应忌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再次,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避免孤独,切忌闭门独居,与世隔绝;第四,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识和决心;第五,更年期症状严重者,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