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合奇胜天舒: 【重述:NAV法估值强势龙头内房错在哪儿】NAV是一种盘点清算方法,只考虑现有项目,...

 zhaode 2017-09-24

NAV是一种盘点清算方法,只考虑现有项目,未来若干年全部变现、还债后的价值折现。该方法完全不考虑新拿地。但事实上,开发商只有新拿到一块地,就很可能增加NAV,因为这块地预期是有一笔开发利润的,除非拿地极贵,房价不涨就没法盈利甚至亏损,拿这样的贵地会损害NAV。另外,房价普涨时,NAV会随之大涨,房价普跌,NAV也会大跌。

对于强势地产龙头,显然在拿地成本上是有巨大优势的,基本上拿地就有预期利润,就能增加企业NAV,即使房价小幅下跌也不会亏损。比如恒大童世界,地价1000左右拿的,随便卖个均价1万,降到7000也赚钱。这些地,拿到就是赚到,NAV就在增加。

基于以下几点基本假设,NAV不适用于强势龙头。

[假设1]房地产新房开发是永续行业。未来长期维持10万亿市场空间是大概率,总销量或会缓慢下降,但全国均价也必然缓慢上升,即使会有周期波动。

[假设2]行业继续集中,玩家越来越少,前两三名的天花板可以达到万亿,并能较长时间保持住。

[假设3]中国政府有能力在5~10年内保证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经济危机。良好的经济基本面会保证房价不出现暴跌。之后,即使出现经济危机,果断时间也能恢复,比如美国、香港。

基于上述基本假设,强势地产龙头,必然是不断销售兑现利润,同时不断拿地增加隐含利润的过程,NAV必然是不断增长的(除非将来小于分红后)。所以,你用NAV法给强势地产龙头估值,就是很荒唐的,过去错的离谱,现在也不适用。

NAV应该用在什么场合呢?
一是用于弱势房企,很少再拿地,随时可能退出行业的。用NAV给他清算。
二是用于虽有拿地但成本较高的房企,能否赚钱全靠房价继续涨的。
三是引入战投时,比如现在的恒大。

战投要入股,主要根据已有项目的价值即NAV。至于以后继续拿地产生的新价值,战投进来后共同投资共同分享。当然是要给战投们留利润空间的,不然谁跟你玩。

但是战投入股价不等于公司现在的内在价值。因为恒大的内在价值30~58是隐患了未来几年的成长预期的,是考虑未来不断拿地销售盈利的。内在价值大于现在的NAV是正常且合理的。

其实,如果股价远远高于战投入股价,老股东是不乐意被稀释的。但恒大股东,之前恰好没这个问题,因为去年的股价远远低于NAV,乐得人家“高价”入股。股东、战投皆大欢喜,这要拜呆会计们错用NAV法严重低估恒大价值所赐。

$中国恒大(03333)$ $融创中国(01918)$ $万科A(SZ0000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